谢楠晒6岁儿子下厨照:被孩子“养活”的日子有多幸福?

2021-05-19     喵姐早教说

原标题:谢楠晒6岁儿子下厨照:被孩子“养活”的日子有多幸福?

前段时间,谢楠发了一条微博,说:

“今天也是被孩子养活的一天”

小小年纪的吴所谓有模有样的给妈妈做了西红柿疙瘩汤,姿势熟练。

网友纷纷称赞色香味俱全,并力挺吴京谢楠教育儿子方式:“爸妈教子有方,吴所谓太棒了!”

这可不是吴所谓第一次做饭啦!早前谢楠还晒过儿子烙的饼子。

谢楠很早就教会了儿子做饭,她调侃说:“做饭是必备技能,以后就不愁嫁了!”

现在吴所谓不仅可以很好照顾自己,还能照顾好爸爸妈妈和弟弟,又贴心又有责任感,早已是个小小男子汉。任谁看了不得竖个大拇哥点个赞呢!

现在能干的小娃娃可真多。东莞一个妈妈就拍下了孩子在厨房做菜的视频:

一个1岁多的萌娃,穿着尿不湿走路,却依靠着凳子爬到灶台前,先把切好的排骨洗一下,再放水,再使尽吃奶力端到煤气灶上面。

之后洗玉米洗冬菇洗胡萝卜,一起一股脑地放到锅里,然后放盐放油。

整个动作非常流畅,似乎已经做过无数遍,成为一种条件反射。

妈妈说孩子非常喜欢自己做菜,基本上做的菜也能炒熟,味道也没有特别奇怪,只要家长把菜切好,孩子就能把菜煮熟。家长不想给他做,他还不愿意。

孩子最擅长的菜就是炒鸡蛋,而一岁多的萌娃站在凳子上,单手抓起一个鸡蛋,往边上一敲再放到碗里。拿筷子搅拌,这单手打鸡蛋的功夫,我这活了30多年的人都自叹不如。

确实这个小男孩不得了,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炒菜,很多比他大几岁,甚至十几岁的孩子还不如他。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观念:

孩子太小了做不好,等让孩子做了,我还要再收拾会更麻烦,不如我自己做更快更好。

孩子还是学习为主的好,不要因为家务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这些家务自己做习惯了,不想再让孩子来插手。

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大错特错!

正是因为家长这种无微不至照顾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把我们的孩子养成一个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人,即使孩子学习成绩再好,但是生活的技能却是非常的差。

要知道从小让孩子做家务,不仅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成绩,反而让孩子以后更优秀。

那么多大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参与家务劳动了呢?

孩子家务年龄对照表

1-2岁的孩子

给他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

比如让孩子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的孩子

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

请求孩子帮忙拿取东西;

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

自己会使用马桶、自己刷牙、

在爸妈的帮助下浇花、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的孩子

学会自己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

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

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

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

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

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的孩子

熟练掌握前面要求的家务,自己铺床;

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碗筷开始,

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

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

把洗好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

(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

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的孩子

能帮忙擦桌子;

铺床/换床单

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

书包和要穿的鞋,

收拾房间,

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的孩子

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洗衣服,

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01

做家务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即便是家长,也不要在孩子面前什么都代替,要在生活中把这种成长和锻炼机会放给孩子,让他学着自己去做,学会承担以及明白什么是责任。

02

父母引导很重要

有的父母就说了,说得容易,我的宝宝不爱干家务,让他从地上捡起个垃圾都很困难。

请回想一下,你是否曾经有这样的发现,宝宝特别喜欢在大人干家务的时候“捣乱”。比如宝宝会对大人手里的笤帚、墩布、簸箕、抹布等日常用品大感新鲜,会想要去拿、碰、试图使用。把他们抱走,他们就会表现出不高兴,拿玩具替代这些工具,他们也没兴趣,就想要你手里的清洁工具。无奈之下只能遂了他们的愿,于是他们乐呵呵地、颤颤巍巍地、屁颠颠地在家里“大耍”一通,把家里弄得更脏更乱反而很有成就感。

其实这就是宝宝是对大人做家务感兴趣的体现,他们对家务的热情超乎你我的想象。 这个阶段的宝宝如果没有得到家长的正确引导,就会认为做家务没什么大不了,理解不到其中的辛苦,也感受不到付出的快乐,以及对他人劳动的珍惜。

所以在宝宝还小的时候,我们就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是家庭的重要成员,需要分担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慢慢长大后对自己的部分能够完全负责,还能够主动对其他成员需要帮忙的时候伸出援手。

03

父母懒一点,孩子才能学的多一点

父母千万不要总是跟在后面收拾,整理这方面也别太勤快。

总是会有这样一种感叹,新手爸妈会认为每天在看孩子成长欣慰的同时,会感叹每天都太累了。

客厅被玩具摆满了要收拾,卧室有小衣服也要整理,孩子随手放的家里摆件也要重新归位,孩子从小爱动,又不能阻止他,家长只好经常跟在后面收拾东西,不仅会累,而且会影响到他的独立能力以及自我管理潜能。

当家长总是花很多时间去给孩子整理他随手乱丢的东西,以后他只会越来越随意,并且没有意识去收拾,会养成一个懒惰和依赖习惯,这样一来特就没有机会去提升自己的独立能力,遇到事情也不会试着自己去解决。

04

给孩子分配的家务也要有技巧

如果你对孩子说,你要把房间整理干净,这种指令孩子恐怕很难理解,整理房间是什么鬼?孩子不懂,做家务的热情也会大打折扣。

你可以换一种说法,把书摆放整齐,把玩具放回箱子,把鞋子放回鞋柜,这种指令对孩子来说才好懂好实施。

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父母的要求。

另外,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知道他记住为止。

如果你给孩子的扫把比他都要高很多,那孩子打扫起来肯定很难得心应手。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小的扫把和簸箕,小的抹布等,孩子做起来顺手,才会更加喜欢做家务。

05

重在参与,忘记“完美主义”

孩子愿意主动参与家务活动已经很可贵了。但是有的大人却会指责孩子越帮越忙,直接取消了孩子做家务的资格。

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子去做的工作。

其实仔细想想,你小时候做家务不也是从帮倒忙瞎添乱开始的吗?孩子做的不够好,你可以给他做指导和示范。口不择言的批评只会伤害了孩子的劳动热情。

说一千道一万,孩子学做家务,不仅锻炼头脑手足,还能让孩子们树立具有家庭一员的观念和了解劳动的义务。

父母们一点都不要小瞧孩子们,在做家务活这件事情上,给他们足够的自由,他们就会给你足足的惊喜。

END

请将我们设置为“星标”或者点击“在看”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4Zkg3kBAxbFhpvD27x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