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名女性在涠洲岛旅游失踪的事,又刷爆了网络。
女性失联、女性被骚扰被侵犯、女性被绑架、女性被杀......
为什么总是女性?
难道一个女性单独外出就一定等于危险吗?在现在的大环境下看,好像答案的确是肯定的。
那么,凭什么?
2018年8月25日,23岁的赵姓温州乐清女孩坐滴滴顺风车,被强奸杀害;
2017年,出国留学的章莹颖被残忍杀害分尸,凶手在两年后才被判处无期徒刑;
2019年5月24日,南昌一名女子在大街上被持刀杀害;
2019年6月24日,一段女子当街被男子凶残暴打的视频流出,内容令人心寒。
前段时间,关于“针孔摄像头”的新闻又一次上了热搜。自然,偷拍的对象肯定不会是男生的裤底,只能是女生的裙底。
前不久,一个女孩在半夜报警:
“凌晨两点钟,有人在我的床底下动来动去。问他想干嘛,他竟然冲我笑。”
除此之外,各种公共场所咸猪手、各种尾随层出不穷。
坐电梯会被猥亵:
下班回家路上会被压倒:
住酒店会被拖走;
那你说,我待在家,我不出门了还不行吗?
不行。
福建泉州一个独居女孩,被一个自称送快递的男子骗开了门,没想到对方径直把她往房间里拖拽。
在挣扎的过程中,还好被隔壁闻声赶来的大妈救了一命。
如果不是这位大妈,后果不堪设想。
甚至,有些所谓的“霸道总裁剧”,也在助长性骚扰的势力。
例如《何以笙箫默》里的这个吻,今天来看无论如何算不上“苏”,甚至有点恐怖。
一个女孩子下班,走在黑暗的楼梯间,被突然冲出来的男性强吻。
这难道不是性骚扰?
家里、电梯里、地铁里、酒店里、甚至是商场里、卫生间里......
仿佛永远都在有一双《辩护人》里那样猥琐恐怖的眼睛盯在女性身上,无法挣脱。
据统计,国内有7000多万独居人群,其中女性就占了大多数。
在“空巢青年”数目逐年增长的当下,女性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根据周围女性好友和网友建议,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份当代独居女孩生存指南。
无论是外卖、快递还是滴滴打车,此类平台都不要写具体的信息,例如房间号、真实姓名、真实年龄等。
记得去年很多女孩子在“滴滴顺风车”一事之后,纷纷把自己的信息改成类似“男,70后,房地产-建筑”,以此来保护自己,这就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可以问自己父亲、或者男性友人要两件他们不穿的,再不济就淘宝买两件9.9包邮的。
总之,要造成这个家里有男人出没的假象。
不贵,一个200多,可以红外监控,也可以对讲,门外的所有信息,甚至是按门铃、移动这类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检测到。
视频一般可以保存24小时,交一定费用就可以包月。
甚至有比较牛逼的电子猫眼,可以做到只要有陌生人在门外停留超过三秒就会被拍摄,然后发送到相连的手机上。
如果家里装的是密码锁,那么在设置密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
1. 多设几位数,不要只有四到六位(据说最高是十位)。
2. 尽量不要跟出生年月日有关
3. 开完门后要顺手把指纹擦掉
最最关键的,不管你家是什么琐,都最好在自己的卧室里装一个“插销”。
这样一来,即使有人强行开门,也会给你留下更多的时间脱离危险。
双重保护,双重安全。
在韩影《门锁》里,导演就讲述了一个关于现代独居女性的惊悚故事。总之,能不用密码锁就不用,屋里装个插销比什么都安心省事。
如果公司丧心病狂,很晚才放你下班,必须要打出租车回家。
那么这个时候,上车之前先拍一下车牌号发给父母或者朋友,一定要坐后面,包里常备防狼喷雾,要在人多的地方下车,比如便利店、保安岗等。
到小区里,如果怀疑有人跟踪的话就大声喊“爸爸!”,这样一来附近的爸爸们就都会探出头来看是不是自家闺女。
别管会不会吵到人,生命重要。
韩剧《独立也过得好的智恩》里,24岁的女主人公智恩使用的就是这种办法。
去卫生间,看见小孔的地方,就随手用卫生纸堵起来。
乘坐电梯、地铁、公交车时,时刻用包或者手挡住裙摆,注意周围的目光。
在酒店里,如果发现淋浴头、浴室插头、沐浴液、烟感器、空调孔、马桶、路由器等地方有莫名其妙的小孔,请使用“手机扫描法”。
“手机扫描法”:
关闭房间内所有电灯、拉上窗帘,打开手机照相功能,把房间内有摄像头的地方仔细扫一圈,如果发现屏幕上有光斑,就可能是针孔摄像头。
现在电子监控器都卖得特别便宜,买一个放在家里,有任何蛛丝马迹都能观察到。
实际上,在列这些条条框框的时候,社长内心很复杂。
凭什么女性要时刻注意“怎么保护自己”,男性却不需要“管好自己、反省自己”?
时刻感受到的那种恐惧,是女性作为奴隶、作为弱者、作为第二性的标示。
但是,现在的容忍,是为了更好的反抗。
总有一天,女孩们可以想怎么穿衣服就怎么穿,想一个人去哪里就一个人去哪里,不用担心安全,快乐就好。
而在这一切实现之前,就得时刻战斗着。
文/倒映电影作者:映映原创
文章著作权:倒映电影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