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档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
三部偏现实题材且带有浓烈历史气味和主旋律的电影撑起了整个国庆档。
《攀登者》成为了我首选观影的电影,毕竟是国内少有涉及攀登题材的电影,
观影结束之后,可以说是充满了惊喜以及些许惋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
《攀登者》
不可否认,《攀登者》是很多人在国庆节最期待的一部电影。
为什么会期待这部电影?
很简单,我们看看演职人员表,吴京、张译、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王景春以及成龙大哥的特别演出。
光是演员就已经汇聚当今华语影坛演技派、爆款型、新生代实力派,影帝影后也都有,这部电影演员阵容就已经足够王炸。
其次,这是国内少有涉及到登山题材的电影,就像片名攀登者一样,直白果敢。
或许我们能够看到影片聚焦人与自然的斗争,团队之间的协作,人性在恶劣环境下所接受的考验。
而影片当中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主演们基本都是趴着演完的,可以打包票的说,每一场动作戏视觉效果的都极佳,尤其是登山队组拼梯子连接绳子捆绑住大石头抵挡强风那场戏。
电影也呈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无助的画面。
稍微一不留神死神就会将你带走,意外随时发生,必须做好争分夺秒的准备!
除了这些极具视觉冲击足以让人大饱眼福的动作戏份,《攀登者》剧组在细心还原历史的同时还注入了很多极具共鸣的情节。
这一大改动得益于导演李仁港和编剧阿来.
导演李仁港是美术指导出生的,许多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美术设计都是由他负责,与徐克是出了名的老搭档。
作家出生的阿来,善于用小说的方式去讲述那些好的故事。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聊聊电影及其细腻的情感。
观看电影最担心的就是导演强行迫使观众情感代入,但是这部偏主旋律的电影,尽可能的避免了不断重复喊口号的情感宣泄。
反倒是慢慢切入,一步一步引领观众进行情感代入。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登山队员们每个人都带着及其重大的责任攀登珠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解释了自己的使命,有记录影像资料的,有测量珠峰高度,也有故地重游的,在行动地过程中以人物口述的方式来提醒观众他们登山的目的,以此加深人物印象。
等到了一定时机导演就会制造一定的困境来阻扰他们的行动,这时候因为前面的铺垫,触发了观众按耐已久的情感宣泄上,在一个适合的点上爆发出来。
口语化的内容虽多,但恰到好处的表达使得实际行动的效果达到了预期。
避免了太唠叨的问题,给观众留足思考和揣摩的余地,在关键的时候再去引发共鸣。
拿井柏然所饰演李国梁来说,前面导演在这个人物身上花了很多心思进行刻画,他的任务就是确保摄影机能够拍到登山队登顶的画面,在这个过程中用镜头语言突显人物的重要性,促使后面他为保护摄像机牺牲时的情节能够很好的打动人心。
感情戏是这部电影饱受争议最多的,其实拍主旋律注入一些有助于人物成长的儿女情长是不影响的,只是要看怎么把握住这个度。
吴京和章子怡的感情戏,讲真并没有看出任何违和感,反倒觉得两个人CP感很强,而且贯穿全片毫不突兀。
观影前我挺期待吴京和章子怡拍感情戏,导演没有用装嫩的处理方式来处理,而是注重前期给人物做了情感铺垫,让观众能够看到一条完整的感情线,而不是来得莫名其妙的爱情。
从大学时的青涩和懵懂,一直到多年之后的沉稳和珍惜。
两人的爱情成为这段刻苦铭心的历史中精彩的章节。
到了结尾处高潮戏分两个人难舍难分生离死别告白,正好与前面的铺垫形成前后呼应,观众的泪点一下子被戳中。
李国梁和黑牡丹的感情线看似会有点莫名其妙,但也使得两个人物之间产生了联系,形成沟通,为后面李国梁的牺牲加深了情感触动。
女性角色在这部电影里面并不完全沦为了拖油瓶,像章子怡饰演的气象专家徐缨在观察珠峰气象方面,就为登山团队提供了帮助。
没有为了烘托男性角色的强大,而削弱女性角色的存在。
像这一类商业化的探险电影,成败的关键在于节奏,可能因为导演的功力有限,使得影片的节奏有些许散乱,但是影片的支线确依旧很清晰,环绕着登山进行。
影片开头就为我们展现了1960年登顶的戏份,说实话这场戏,给人一种进入到影片高潮部分的感觉,直入主题而且展现了宏大的场面和紧张刺激的雪崩逃生,然后“人梯”协作的方式登上顶峰,很燃很感人。
也从这一刻开始,影片的节奏有些散乱,但依旧推动着主线发展。
这里要先说第一点,视角代入,影片以章子怡所饰演的徐缨的旁白开始,到了中期的时候徐缨这个角色基本掉线,到了后期牺牲,结尾处则由成龙饰演的老年杨光来回顾结束整个故事。
这种跳接式的视角切换,会让观众感受到事件的眼神视角,导演的用意是想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仿佛身临其境。
前期登山前训练的戏份也非常精彩,在给新人介绍珠峰环境时那段还是很有意思的,展现训练过程也是快节奏毫不拖泥带水,完完全没有浪费的镜头。
铺垫了一个小时终于上山,因遇到困难,往返大本营两次,有些、、爬山过程也着重去展现,使得我们能够看到登山队的不易以及自然的魄力,导演巧妙地制造了一种一波三折的效果,极具说服力和视觉观感,完美地展现了登山队受阻时撤退的细节。
临近结尾高潮戏份,闪回戏份和触动人心的生离死别,将这个难得的题材进行了升华
我们看到了登山队怎么与珠峰抗争,并且是那种快节奏果断不拖延的叙事,而看到了这些平凡人的感情生活是怎么样。
《攀登者》的感情戏份成功的做到催泪,证明导演在这一块拿捏住。
《攀登者》在观影前我们已经知道了电影的结局,但还是会期待在这个过程人物所经历惊险,甚至为他们捏把汗。
导演充分利用了这两个小时讲了一个精彩的冒险故事。
《攀登者》的好就好在导演抓住了观众的口味,杜绝自认为聪明的去展示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对电影感到惋惜的是侧重点要是更多地放到登山上会更好一些,将情感戏和登山戏的比重对调一下。
这部电影还是非常值得看,虽说存在一些小瑕疵,但精彩的动作场面和演员精彩的表演确实很值得到影院感受一下。
我们就当作这是一次新题材不完美的试水吧。期待中国电影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