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秦长城东端第一障城——长发城古城

2019-07-23     包头网

 30 年后再回长发城村,完成了我两个心愿。一是长发城学校是我职业的启蒙地,在这里我初为人师,开始了人生的精彩与无奈,一直想重回旧地;二是长发城古城魂牵梦萦,30 年前就在古城边工作,只知有村,不知有城。行走包头古城,解读固阳秦长城,才感受到了这里曾经的辉煌历史,我对长发城古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长发城名称的来历,至今没有知其究竟。长发,我想可能有两种理解,或是美女子秀发披肩,表达窈窕淑女之意;或是表示财源长久,发达兴旺之意。总之是寄托了当地父老乡亲的美好祝愿。

今年夏天,与几位热心学生相伴成行,旧地重回。

曾经的长发城学校已废弃,但部分校舍与宿舍犹在。我行走其间,寻觅记忆,音容浮现,只是岁月如斯,如愿之余尚有了些许的无奈叹息。

古城位于长发城村东北 1.5 公里河槽南一高地上,边长三四百米,城墙夯土修筑,墙体断续相连。城内秦砖汉瓦、陶制盆罐残片、房屋断壁残垣随处可见。



长发城古城内城

城内西北角还有一长方形内城。东西长 60 米,南北长 70 米,墙基宽 14 米,顶宽 3 米,南面有开设城门的豁口。内城突兀雄踞,与大城构成“回”字形城中城。我在小城的城墙及城内行走,感觉到小城的壁垒森严,这里主人的故事给我无限的遐想空间。

内城也就是子城,这种筑有子城的城垣,是西汉初年在北边设郡县时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形制。公元前 154 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景帝提出守边备塞的策略,认为过去朝廷每年派兵卒轮流守卫边境,但这些兵卒不熟悉敌情,不如选派携带家眷前往垦植的人员。于是修筑起高大的城墙和深广的壕堑,在城外和城墙上布置防御工事,再在城内兴筑一座子城,城内长宽各约 150 步。在重要战略地方和交通要道上建筑的城郭,城内的居民不要少于一千户。这项建议后来在武帝时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现今在包头市所见的汉代城址中,有不少城址筑有子城,其规模并非都像晁错所建议的那么大,应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计兴筑的。

古城东去是地势较为平缓的武川县和四子王旗,长发城古城地处东西交通要冲,是屯守险要、传递信息的重要驿站。长发城古障城在秦汉王朝的北疆防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我常常站在阴山顾盼南北。北边是广袤的草原,是古代匈奴帝国建立的地方,南边是广阔的河套平原,秦九原郡郡治所在地,阴山这道天然的屏障,分割了南疆与草原。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在此地域旷日持久的黩武争夺,诱发了长城、亭燧、城障等伟大军事工程的拔地而起。

但两千多年来,长城的存在和发展,与中华民族的成长与融合是紧密相连的,长城既是农牧民族的分界线和隔离带,同时也是各民族交往和经济活动的集散地。长城是民族发展的纽带,也是民族发展的历史物证。

我一直在想,这道古墙在中原王朝阻挡游牧民族南下突袭的历史长河中,真正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呢?其实,历史告诉我们,无论长城何时修筑,无论长城的修筑动机如何,长城都没有能够阻隔大墙内外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及共同发展。相反,胡人汉化、胡汉交融成了时代发展、民族演化的主流。

来源:老方带你游包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stdQNmwB8g2yegNDns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