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拉萨通往纳木错湖的必经之路上,也是途中观赏7100米高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的第一个点。基地周围是作为游牧保护区的羌塘草原,不仅有着优越的生态条件,还有一座行者黑帐篷这样典型的藏北游牧文化象征的时尚建筑。
于是,停下车,走进了了这座雪原上的高海拔民宿建筑。主入口处是一个下沉广场,建筑形体从这向两端逐渐升高。起伏的形体,结合建筑立面采用的黑色塑木板,仿佛从地上生长起来的一个黑帐篷。”V” 字型的空间布局,向外打开,仿佛是拥抱着起伏的雪山,尤其是在这里是观看唐古拉雪山的最佳视点——将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整体自然环境。
V字型的两条廊,其中面对主峰的一条是观景平台,另一条是餐厅与藏域文创产品。从入口的下沉广场到最终的心灵邮局,我们内心的状态经历了从谦卑、寂静、朝圣、祈福、感悟、自在到传递这七个过程,我不知道设计者是有益还是无意,7这个数字与人生有着密不可分的机缘。因此,这既是一次面对念青唐古拉山的朝圣,也是一次对自己的身心洗礼。下沉广场的入口希望人们在进入观景平台之前能够保持一种谦卑的姿态,向下走,往内收,回归平静。每走一步,视平线景观就消减一分,最后只剩下头顶的蓝天。推开门,里面是一段狭长的斜步道,除了阳光投下的影子,只有耳边萦绕的风声与牦牛声,心渐渐安静下来了。往前一步,往上升高一些,对远方多了一份渴望。走到端头,你发现自己飘浮于草原之上,视线豁然开朗,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就在眼前。
寂静之后,走到端头,你发现自己飘浮于草原之上,视线豁然开朗,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就在眼前。远望神山、近观草原,云在心头,心在云间。走下观景平台的台阶,是由石头垒成的环形“生命尽头”项目,站在中心体会藏人对自然的谦卑与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为自己、家人、朋友祈福。沿着石头小径步入一号庭院,回头面对念青唐古拉山,感受那份宁静与广阔,深深地吸一口气,品味着这一段旅程。信步走入院边的牛粪餐厅,一股温暖的气息扑鼻而来。这里没有了登山朝圣的严肃,取而代之的是日常生活的朴实与平凡。坐下来,喝一口酥油茶,与同行之人细语交谈,感受彼此的心路旅程,无比轻松自在。
念青唐古拉山是藏人朝圣的三大神山之一,风景很美。而转山朝圣由来已久。笃信佛教的藏人认为:朝圣能尽涤前世今生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并最终脱出轮回,荣登极乐。但对信仰并不坚定的我来说,还是很难理解为什么总是有人,以独有的磕长头的方式俯仰于天地之间,向圣地跋涉。
5月来到行者黑,我被念青唐古拉山的纯净与神圣所深深震撼,山脚下开阔的羌塘草原充满着勃勃生机,孕育了藏北牧民的朴实与虔诚。那一片美丽的天地是上苍的赐福,让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但如果缺少了世人的精心呵护,净土也就不存在。我默默地期盼,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这片绝美的天地,第三级是属于整个世界的。但我更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能把这片美好永远留在心里。
黑帐篷是当地游牧藏民的家,也是游客的家,它是从草原上生长出来的。后来随着设计思路的进一步完善,整个的空间转化成一个微缩的朝圣体验过程,通过静谧地感知念青唐古拉山与羌塘草原的美和力量,激发出游客对天地、对亲人、和对生活的爱。走入建筑,就是一段朝圣之旅 。有如此绝美的风景和特殊的地理环境,我们就想,让来到这个建筑的人,能更深入地体会藏区独特的气息。
踏入建筑,就像开始了一场面对念青唐古拉山的朝圣之旅。内心将会经历七个不同的过程。
这里令你谦卑。建筑的入口位于地面之下,人们到达行者·黑帐篷后,首先必须沿石阶而下,前往下沉广场。这个过程中,他看到的天空会越来越少,而墙面越来越多,整个人都逐渐像被墙包围住一样。内心的感受将会从旅途中的开放状态,逐渐收敛,变得安静。
这里是寂静的。推开门,一段狭长的斜步道,除了阳光投下的影子,只有耳边萦绕的风声与牦牛声,心渐渐安静下来了。往前一步,往上升高一些,对远方多了一份渴望。走到端头,你发现自己飘浮于草原之上,视线豁然开朗,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就在眼前。
这里是朝圣的。寂静之后,走到端头,你发现自己飘浮于草原之上,视线豁然开朗,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就在眼前。远望神山、近观草原,云在心头,心在云间。
这里是祈福的。走下观景平台的台阶,是由石头垒成的环形“生命尽头”项目,站在中心体会藏人对自然的谦卑与对生命的尊重,同时为自己、家人、朋友祈福。
海拔4300米,在从拉萨通往纳木错湖的必经之路上,也是途中观赏7100米高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的第一个点。基地周围是作为游牧保护区的羌塘草原,不仅有着优越的生态条件,更存留着如黑帐篷这样典型的藏北游牧文化象征。
这里令你感悟。沿着石头小径步入一号庭院,回头面对念青唐古拉山,感受那份宁静与广阔,深深地吸一口气,品味着这一段旅程。
这里令人感悟。走下平台,来到了用牛粪和石头垒成的“生命尽头”广场。这个圆形广场不大,中间有一棵小树。是一个给参观者祈福的地方。
这里还是自在与传递,从生命尽头广场旁边的小楼梯往上走,可以直达餐厅。餐厅空间悬浮于地面之上,与观景台一样,直接伸向草原当中。因为它是拔高于草原的,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加持下,用餐者能一边享用美食,一边从高处俯瞰广阔的草原。这种观景体验是很自在难得的。
这里仅仅是一个用餐的区域,更希望它是一个文化交流的地方,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可以在这分享他们的经历和见闻,把他们的所思所想,传递得更远。
在西藏,至今还有不少藏民继续坚持这种生活方式。他们逐水草而居,每当换季,就带着牛羊一起,朝着水草最丰盛的地方迁徙。找到新的地方后,就扎下黑帐篷,开始一段新生活。
藏人们天生骄傲,骨子里确实就藏着勇气和血性。但跟当地人长时间沟通后,你会发现他们特别率性可爱的一面。
藏民非常地浪漫,很会享受生活。建造这里的时候,当地的建筑工人都是带着酥油茶,带着青稞粉一起来的。他们每工作两三个小时就会休息一下,有一个茶歇的活动。就在工地里,喝喝酥油茶,唱歌跳舞一会。甚至拉着我们的驻场设计师一起跳。
其实,建筑上的亮点相比起西藏得天独厚的壮丽景色来说,是非常渺小的。藏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心,也实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西藏,山和水是非常非常神圣的,都是当地人崇拜的对象。藏民们认为,山是父亲,水是母亲。
所以来到这里旅行,都会听到很多山和水的美妙故事,看到他们对山水的崇拜和对生命本源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