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位网友询问盐酸二甲双胍和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有什么区别吗?称后者贵!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药物,可谓家喻户晓,而对于西格列汀这个新生药品却鲜为人知!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传统降糖药物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传统降糖药物仍然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开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糖尿病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涌现出一些与传统降糖药物作用机制迥异的新药,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即是其中之一,简单的说,它就是一种酶抑制剂,为什么抑制了该种酶就可以降低血糖呢,后面我们慢慢说。西格列汀就属于该类药物,目前已问世的该类药物有几十种,国内上市的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利格列汀,统称为格列汀类。
西格列汀是一类所谓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的口服降血糖药中的一种,它可以通过提高肠促胰岛激素的水平,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肠促胰岛激素含有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它们主要是在白天由肠道分泌产生,且餐后水平会升高。
这两个肽是不是听起来很绕口、很高深,其实我们在初高中化学或生物课中就知道,简单的说所谓肽就是蛋白质,我们姑且认为就是我们人体内一种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蛋白质。
肠促胰岛激素作为内源性系统的一部分,参与全身血糖稳态的调节。当血糖浓度正常或升高时,GLP-1 和 GIP 通过环AMP相关的细胞内信号途径刺激胰腺β细胞合成和释放胰岛素。在治疗 2 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中发现,GLP-1 或 DPP-4 抑制剂可以改善β细胞对血糖变化的反应,并促进胰岛素的生物合成和释放。
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也增加。另外,GLP-1 还可以降低胰腺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浓度的降低和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产生,导致血糖水平的下降。
GLP-1 和 GIP 的效果是呈葡萄糖依赖性的,以至于当血糖浓度低时,GLP-1 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的作用并不明显。当患者的血糖浓度升高超过正常水平时,GLP-1 和 GIP 刺激胰岛素释放的作用都会增强。而且,GLP-1 不会破坏胰高血糖素对低血糖的正常反应。
GLP-1 和 GIP 的作用受到 DPP-4 酶的限制。这种酶可以迅速水解肠促胰岛激素生成非活性物质。西格列汀可以防止肠促胰岛激素被 DPP-4 水解,因此可以升高血浆内活性 GLP-1 和 GIP 的浓度。对于血糖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水平的上述变化会使糖化血红蛋白( HbA₁c)水平和空腹、餐后的血糖浓度都降低。
即使在体内血糖水平很低的时候,磺酰脲类药物仍然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且导致 2 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出现低血糖。西格列汀的上述葡萄糖依赖的作用机制与磺酰脲类药物是截然不同的。西格列汀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 DPP-4 酶抑制剂,在达到治疗浓度时也不会抑制与 DDP-4 酶密切相关的 DPP-8 或 DPP-9 酶。因此,西格列汀发生低血糖反应较少,对体重、血压几无影响。
看到这里之前的疑问是不是就豁然开朗了,简单的说,我们正常人的肠细胞会分泌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发挥降血糖作用,但是会被一种酶水解掉,西格列汀这类药物就是阻止它水解。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降血糖药物,通过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耐量来降低基础和餐后血糖。它的药理学作用机理与其他口服降血糖药不同。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肝脏产生的葡萄糖、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还可以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来提高机体的胰岛素敏感度。
与磺酰脲类药物不同的是,二甲双胍一般不会引起 2 型糖尿病患者或健康人的低血糖(除非在特殊情况下),也不会引起高胰岛素血症。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不变,但空腹胰岛素水平和白天的血胰岛素反应水平可能会降低。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是将两种作用机制互补的降血糖药物联合起来,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用于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DPP-4 抑制剂的临床应用近年不断增加,其在指南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1、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内分泌代谢分会制订的《中国老年 2 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 年版)》推荐 DPP-4 抑制剂作为老年 2 型糖尿病的基础用药之一。
2、2017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制订的《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荐 DPP-4 抑制剂进入二联治疗主要路径。
3、2015 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的《成人 2 型糖尿病的管理》推荐 DPP-4 抑制剂作为二甲双胍不耐受患者的一线药物。
4、2018 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联合美国内分泌协会(ACE)发布的《2018AACE/ACE 共识声明:糖尿病综合管理方案》推荐 DPP-4 抑制剂作为 2 型糖尿病的一线及全程治疗药物之一。
5、2018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推荐在二甲双胍单药治疗不达标时可加用 DPP-4 抑制剂或其他降糖药;如果患者 HbA₁c ≥ 9.0%,可直接起始 DPP-4 抑制剂或其他降糖药和二甲双胍的联合治疗。
DPP-4 抑制剂既可降低餐后血糖,又可降低空腹血糖。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去除安慰剂效应后 DPP-4 抑制剂约能使空腹血糖降低 0.5~1.0 mmol/L,餐后 2h血糖降低 2.0~3.0 mmol/L。
去除安慰剂效应后,DPP-4 抑制剂约能使 HbA₁c 降低 0.5%~0.9%,平均降低 0.7%,视基线 HbA₁c 水平而定。基线 HbA₁c 水平越高,DPP-4 抑制剂降低血糖和 HbA₁c 的绝对幅度越大。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头对头研究比较不同 DPP-4 抑制剂在降糖疗效方面是否有差异。
有研究显示,DPP-4 抑制剂在亚洲尤其是东亚人群的疗效强于欧美人群。有研究显示,DPP-4 抑制剂可能还有降糖外获益,如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伤口愈合、减少骨折风险。
DPP-4 抑制剂可单药治疗 2 型糖尿病,也可与其他降糖药联合治疗 2 型糖尿病。DPP-4 抑制剂与其他降糖药联合治疗时疗效与单药治疗时相当。DPP-4 抑制剂最常联合的降糖药是二甲双胍,其次是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及胰岛素。
DPP-4 抑制剂还可与两种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组成三联治疗。常见的三联治疗方案有 DPP-4 抑制剂 + 二甲双胍 + 磺脲类、DPP-4 抑制剂 + 二甲双胍 + 噻唑烷二酮类、DPP-4 抑制剂 + 二甲双胍 + 胰岛素。
1、对有二甲双胍禁忌证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及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DPP-4 抑制剂可单药起始。
2、对二甲双胍不耐受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可换用 DPP-4 抑制剂。
3、对于基线 HbA₁c 较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DPP-4 抑制剂可作为起始联合治疗的选择。
4、对二甲双胍或其他降糖药治疗血糖不达标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餐后血糖控制不佳者,可联合 DPP-4 抑制剂。
5、在其他口服降糖药出现不良反应(尤其是低血糖)时,可考虑选用 DPP-4 抑制剂。
6、DPP-4 抑制剂与胰岛素及胰岛素促泌剂联合应用时应注意低血糖风险,可适当减少胰岛素及胰岛素促泌剂的剂量。
7、不推荐在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中使用 DPP-4 抑制剂。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出现疑似胰腺炎的症状,建议停用 DPP-4 抑制剂,并作相应处理。
8、对有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沙格列汀和阿格列汀治疗期间应观察患者有否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如出现心衰,应规范处理并停用这两种药物。
一般建议:用本品进行降糖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治疗的有效程度、对药物的耐受程度给予个体化的剂量,但不能超过西格列汀 100 mg 和二甲双胍 2000 mg 的每日最大推荐剂量。
通常的给药方法是每日两次,餐中服药,并且在增加药物剂量时应当逐渐增量以减少二甲双胍相关的胃肠道副作用。
剂量推荐:根据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来决定本品的初始剂量。每日服药两次,餐中服药。可供选择的药物剂量有:
50 mg 西格列汀/500 mg 盐酸二甲双胍
50 mg 西格列汀/850 mg 盐酸二甲双胍
对于单独服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本品的初始剂量应当提供西格列汀的剂量为 50 mg 每日两次(每日总剂量 100 mg)再加上目前正在服用的二甲双胍的剂量。
对于正同时接受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治疗,现需要更换治疗方案的患者:
本品的初始剂量可根据患者目前正在服用的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的剂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