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4岁高女士,3个月内体重减了11公斤,听到了这么有效果,确实很有吸引力,但这效果背后可能是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
高女士体型没有过胖,也没有糖尿病家族史,并未想到血糖问题,以为只是累了,一直到身体受不了挂急诊。就诊时血糖38.1mmol/L,已经是正常值的6~7倍,血糖迅速升高,她三个月来体重从64公斤变成54公斤,造成她腹痛、呕吐挂急诊,在急诊抽血检验确认酮酸中毒,住进加护病房降下血糖,再转到一般病房才出院。因此,最终减重的结果并非是减肥有成,而是糖尿病所引起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转到一般病房后,营养师进行进行评估饮食,她每天吃7~10份的水果(每一分量的水果就是女性拳头大小1个≈八分满饭碗的切块水果),每日喝半糖珍珠红茶700c.c,还有含糖豆浆约500c.c,每日三餐饮食形态以水果为主,几乎不爱吃肉、鱼、豆、蛋类食物,水分平均每日约1000c.c左右,主要是喜欢吃水果,想通过每天水果餐进行减重!
特
别
提
醒
糖尿病和糖尿病高危人群,不宜用水果代餐,因为现在的水果甜度都很高,大家以为是健康蔬果餐,却在不知不觉中摄取过多糖分。打个比方说:一杯200c.c的橙汁就是用4~5颗橙子所制成的,很容易就会超过摄取的水果分量!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家族遗传,还有肥胖、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妊娠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患者没有以上危险因子,但是因为不健康的饮食,造成代谢问题引发糖尿病。从患者的饮食习惯,分析是水果太甜吃太多,还喜爱喝含糖性饮料,造成糖分代谢问题。
正确的健康饮食一天应该两份水果,而一份水果大约一个女性拳头大的分量,她一天却吃7~10份,相当于21~30颗方糖;另外她天天一杯半糖珍珠红茶,半糖相当于7.5颗方糖,还喝含糖豆浆,450cc的含糖豆浆就相当四五颗方糖,这些糖分都不断增加血糖浓度。
糖尿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是血糖过高却已经慢慢影响身体,如果空腹血糖超过5.6mmol/L,就是高危险群,应该进一步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正常值为5.7以下,超过6.5时没有症状却已经亮红灯,若能及早介入血糖控制,透过饮食、运动及体重控制,就能避免或推迟得到糖尿病。
一般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得进行一次的健康检查,其中包括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若有疑似高血糖情况,医师会进一步建议执行耐糖量测试,评估血糖表现及胰岛素分泌情况;若是已确诊为糖尿病,定期每三个月至半年内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再次确认血糖控制状况,及早介入血糖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高女士其实很喜欢吃水果,希望能借由水果餐来进行减重,经过住院期间医疗团队的整体照护支持下,最后血糖稳定出院了,出院前希望营养师能为她设计一套健康安全的水果餐点,既能满足自己的口欲,又能符合健康原则。依高女士身高体重及活动度,建议每日摄取1700大卡、饮食要点如下:
1
忌含糖性饮料,建议每日喝白水、茶等共1500c.c。
2
水果每日摄取2~3分量分配在每一正餐中或是餐与餐中间。水果类型多选择低GI性的水果(甜度低的),如猕猴桃、圣女果、苹果、柳橙、葡萄柚。(每一分量的水果就是女性拳头大小1个≈八分满饭碗的切块水果)
3
鼓励每餐正常摄取100克的米饭、粗粮饭(熟重)或是2两的熟面条等主食量,确保每日正常的摄取能量所需。
4
每餐能确保1碗以上蔬菜量(熟重),增加膳食纤维,稳定饭后血糖。
5
每餐摄取鱼肉豆蛋类食物1~2单位(一单位豆鱼蛋肉类=1颗蛋=80克北豆腐=140克内酯豆腐=35-40克豆干、干丝、腐竹=200毫升无糖豆浆=40克肉类/鱼类/海鲜生重),适量摄取到蛋白质,确保能量及维持生理机能所需。
6
饮食烹调部分多使用植物油,多选择蒸、煮、烤等形式,适当用油煎、油炒,避免油炸。每餐烹调用油控制在5~10克。
作者 刘兆坤 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