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决定将120多万吨核废水排入大海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一些专业机构计算,此举将使放射性物质在57天内,扩散到太平洋大半区域。
多个国家也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一些人愤慨地指责日本“有小礼而无大义”。
而又有一些观点,认为“影响不大”,并从“专业角度”分析了日本此举的“合理性”。
福岛核泄漏事件
面对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毒药君先是懵。
后是怕。
因为毒药君想起了一部HBO高分神剧:《切尔诺贝利》。
这部立足真实事件,又将故事拍到极致的神剧,当年甚至在评奖中一举打败了《权游》。
更重要的是,这部神剧用极致的影像与故事,展现了核泄漏的恐怖后果。
以及,在核泄漏背后,更令人震惊的谎言与代价。
表相
1986年4月,切尔诺贝利。
伴随一声巨响,天外出现一道强光。
震醒了消防员和她的妻子。
夫妻俩的命运即将坠入深渊。
这声巨响来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控制室负责人迪亚特洛夫还在佯装镇定。
而下属的一句“堆芯爆炸了”,让在场的工程师们彻底懵了。
负责人自我感觉良好,不停安慰大家“我们的操作没问题”。
甚至,他认为这只是普通的火灾,找消防队来灭灭火就好。
于是,剧集开头的消防员接到指令,前往核电站灭火。
在毫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消防员随手拿起地上爆炸后的碎片:石墨。
并猛烈地闻到空气中一股不明的金属味道。
在室外,不知名的碎屑飘荡,毫不知情的人们还在亲热。
危险正漂浮在空气中。
这种毫无防范的后果是什么呢?
镜头转到医院,哀鸿遍野。
护士在毫无防护的情况下,随意丢弃伤员的外套。
一名护士的手上,隐隐不对劲。
这些衣服,早已被核辐射污染了。
情况十万火急。在危险中心,有人莫名吐血。
循环泵室也被炸得一地碎片,工作人员皮肤完全溃烂。
可另一面,高层就这次“普通火灾”,还在开不咸不淡的大小会议。
有人推锅,有人维持稳定。
拄着权力拐杖的老头,指了指墙上的列宁像。
“我们封锁城市,切断电话线,这正是我们发光发热的时刻。”
老头一通瞎鼓舞,结束了会议,还获得阵阵掌声。
当高层被告知情况已经“稳定”时,核科学家列加索夫实在坐不住了。
他指出,爆炸后测出的辐射量为3.6伦琴,是因为这是测量计的上限。
果不其然,找来更大的测量计一测,辐射量直接爆表:1.5万伦琴!
其辐射量相当于48颗原子弹爆炸,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如果不能阻止灾难扩散,白俄罗斯和乌克兰6000万人口都会被核辐射影响。
高层终于有点慌了。
情急之下,列加索夫提出用直升机投硼和砂子,尽管这会产生新的问题。
这个计划以直升机坠毁的代价,艰难实施着。
成功投了20次后,和科学家一同处理此事的官员谢尔比纳松了口气。
列加索夫
但科学家冷水浇头:
置身现场的他们已经受到核辐射影响,5年之内都会死。
官员谢尔比纳瘫坐在椅子上。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谢尔比纳
而另一位独立调查此事的女物理学家,提出了更致命的问题:
水箱并不是空的。
所以,用硼和砂子覆盖的做法,可能引起热爆炸!
留给他们挽救的时间只有48小时,他们需要3位“死士”去排水。
真相
这部剧集就在这种高潮迭起中,看得人神经紧绷。
许多观众表示,隔着屏幕仿佛都感到了那致命的辐射。
因为,令人窒息的画面实在太多:
片头出现的消防员,我们几乎是眼睁睁看着他,一步步变成“活死人”。
画面尺度过大
皮肤因辐射变得溃烂。
夜里因剧痛醒来、咆哮。
血肉模糊,和妻子相见、告别。
直到下葬后,棺椁都要被浇上层层水泥,以防残余的辐射泄漏。
而他的妻子还怀有身孕,和丈夫密切接触,导致孩子出生后不到4小时便死亡了。
还有,当政府后知后觉,下令撤离居民时,一位82岁的老太太不肯离去。
士兵举枪,射死了老太太的奶牛,逼她离开。
为了控制被辐射影响的动物,从未杀生过的新兵,也开始一枪一个,射杀流浪猫狗。
灾难面前,人与动物都命如草芥。
更让人唏嘘的,在悲剧与灾难面前,挺身而出的又总是凡人。
比如官员在动员工人去爆炸现场“排水”时,先是利诱。
但工人都不傻,大家知道此行有去无回,不会为400卢布的奖金舍弃性命。
但当官员提到“如果你们不去,会死几百万人”时。
阿那南科、贝兹帕洛夫、巴拉诺夫。三人自报名字,慷慨赴死。
太过悲怆的英雄时刻。
还有无数人被征召,代替故障的机器,前去清理屋顶辐射量爆表的石墨块。
上层人士的推锅,底层人民的挺身而出,对比太鲜明。
但是,这次惨绝人寰的悲剧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
剧集大结局的法庭审判,揭晓了答案。
时间倒退回爆炸前夕。
核电站的几位领导负责人,在有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威逼下属,要完成核电站测试。
他们眼里早已没有科学和常识。
因为只要完成测试,领导班子会一路升迁。
为此,他们不仅在晚上延迟测试,还在只有一般功率的情况下坚持测试。
甚至被领导威逼操作的工人,此前没有经过任何测试培训。
简直疯了。
此外,追寻真相的女物理学家,还调查到一个关键线索:
az5。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核反应堆的控制室里,都有一个唯一用途的按钮,来急刹或者立即关闭反应堆。
在苏联,这个按钮叫az5。
这是一个保命按钮。
但是蹊跷的事出现了。女物理学家在医院,询问面目全非的核电站员工事故详情。
她得到的答案都是:在爆炸前,他们确实按下了“终极刹车”az5。
但爆炸仍然发生了。
躺在病床上的核电站员工,气息微弱地说:我们没有做错什么。
让人有点心疼。
确实,悲剧并不是他们造成的。
随着调查深入,女物理学家发现az5其实存在巨大缺陷。
当控制棒插入时,尖端的石墨会排开水与蒸汽,导致反应速率非但不减慢,反而加快。
最终导致反应炉爆炸。
也就是说,因为设计缺陷,“救命按钮”az5在关键时刻反而变成了“致命按钮”。
而这一缺陷,早在1975年就被发现,只不过真相一再被掩盖。
天灾与人祸,真是分不开的。
联系日本福岛的核泄漏事件,如果起因是天灾,那毒药君真希望,事故发生后,我们能彻底杜绝人祸。
我们不害怕真相,但害怕谎言。
历史就在眼前,太多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请不要让如切尔诺贝利这样的悲钟重鸣!
正如《切尔诺贝利》剧集开篇,核科学家列加索夫在自杀前录下的遗言,于今天看来,仍然振聋发聩:
“真正的危险是,如果我们听了太多谎言,会再无法分辨真相。
到时我们要怎么办?
只能抛弃追求真相的希望,
而满足于编造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不关心英雄是谁。
只想知道,该责怪谁?”
警钟长鸣,转发本文到朋友圈吧~
(看推荐影片请添加此号,有最新电影、话剧、图书,线下电影活动等多重福利相送!!!)
扫一扫,更多福利等你~
“毒药”欢迎读者来稿,主题方向包含综述梳理、热点评论、影评等,一经采用,稿酬优厚,另有电影票、精选好书等福利相送。稿件投递邮箱:
商务联系微信:muzichichu
-THE END-
对谈大咖
———
罗比特·麦基 | 李安 | 田壮壮 | 贾樟柯 | 宁浩
关锦鹏 | 刁亦男 | 饶晓志 | 董润年 | 李霄峰
五百 | 张大磊 | 吕行 | 侯鸿亮 | 樊路远 | 宋歌
陈祉希 | 许月珍 | 龚朝晖
深度解读
———
金刚川 | 花木兰 | 姜子牙 | 我和我的家乡
夺冠 | 我们:《夺冠》幕后纪实 | 麦路人
异星灾变 | 信条 | 菊次郎的夏天 | 一点就到家
五条人 | 掬水月在手
微信公众号最近更改了推送机制
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
将[毒药]设置星标
多点在看
这样就能更及时地
接收收到我们的推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