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存选
舒城县千人桥镇南的张湾村,在湾地与上阳圩田交接处,有一泓碧水。其水长约500米,最宽处70余米,略呈月牙形。风和日丽时,在西边的旱地与东边的水田之间,碧波粼粼,水草萋萋,凫鸟戏水,游鱼荡波,风光旖旎,别具风情。当地村民一直沿习古称,把这泓碧水叫做“洗马塘”。
洗马塘(摄影 | 束文杰)
相传,洗马塘与太岗村的“马药井”、舒茶镇的“天子寨”,同为曹操留下的历史遗迹。
天子寨雪景(摄影 | 张为)
据史载,东汉末年,吴主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失利后,孙曹议和时,两主以舒茶南关口小关为界,关北为曹魏,关南属孙吴。
张辽威震逍遥津(摄影 | 束文杰)
当时,江淮地区久经军阀混战,田园荒芜,十室九空,一片凄惨景象。为了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支撑统一战争的需要,曹操在江淮地区广泛实行军事屯田制度,委派典农功曹邓艾具体负责组织军人,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种植粮桑。他本人还在小关口东侧,后来被称作“天子寨”的高山上,开辟山田,建筑营寨,亲自督阵,以备孙吴。
天子寨风光(摄影 | 张为)
军事屯田制度推动了经济发展,有效地医治好战争的创伤。江淮大地,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繁荣富庶,军粮丰盈,远非中原大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象可比。其时,曹操基本上消灭了北方群雄,中原局势渐趋稳定,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他虽然在赤壁大战中吃了败仗,但是统一全国的雄心没有泯灭,仍然积极在做新的南下进军的准备。为了适应南方地理、气候条件的需要,曹操从朔方、西北调集大批马匹,让邓艾在江淮水乡蓄养、训练。于是,给马匹健身、治病的药马办法,让马匹习水、洗马的训练措施,便应运而生,而至今尚存的“马药井”、“洗马塘”,就是那时的历史遗迹。
荷塘(摄影 | 束文杰)
数年后,曹操带着大业未竟的遗恨,去世了。但是,他广泛屯田,安抚流民;训练战马,增强军力的举措,有效的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社会的安定,从而使中原大地尽早地从动荡的灾难中走出来,恢复元气,渐趋繁荣,也为后来全国的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他的业绩,仍不失为伟大的历史功勋。
曹操(摄影 | 束文杰)
现在,洗马塘隶属于一家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家庭农场,它仍然发挥着蓄水、灌溉、养殖的功能。当徜徉在郁郁葱葱、果香飘逸的园林中,我们漫步洗马塘畔,凭吊古人遗迹,穿越近两千年的时代风云,仿佛看到了历史伟人的高大身影,也仿佛听到了他们奋进的隆隆的脚步之声。
(出外龙舒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 网易家乡特色内容签约作者)
- 作者:陈存选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