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孔旭
将军山大渡槽位于舒城县张母桥镇东岗村境内,它横跨舒城与六安交界的丰乐河上,因附近的将军山而得名。它是淠史杭水利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它把长江水系的龙河口水库(今万佛湖)的清流牵向淮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实现了人们“南水北调”的伟大理想。
将军山大渡槽卫星影像(来源 | 谷歌地球)
大渡槽建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历时四年,耗资巨大,工程繁难。据当时的统计资料,光完成土石方就达25.5万立方米,用混凝土超过1.47万立方米。渡槽全长840米,均高14米,槽底宽6米,槽深3米,最大流量达23立方米/秒。桥身为双曲孔钢筋混凝土结构,16跨孔,每孔跨度50米。桥面双栏人行道,可供人力车来往通行。作为水利设施,它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益。
将军山大渡槽旧影(来源 | 《舒城县志》)
将军山大渡槽是舒城县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在建设过程中,我县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的工人、农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排除“文革”的干扰,克服物资供应的困难,励精图治,创造了丰功伟绩。舒城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将永远珍视这一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今天,当我们来到将军山下,不仅为眼前这座宏伟工程所震撼,而且还受到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洗礼。建设者们的拼搏精神,将激励我们子孙后代。
将军山大渡槽(来源 | 聚焦安徽70年摄影展)
将军山大渡槽以它的宏伟雄姿,成为江淮分水岭上一道壮丽的风景线。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将被越来越多的游人所瞩目。在这里,人们既可以饱览“南水北调”的壮举,又可以欣赏自然生态风光。那雄浑高大的桥体,衔南山接北岭,大气磅礴。那一泓渠水滔滔而来又滚滚而去,吞波吐浪,恰似“玉龙飞渡” 。当你伫立桥头,放眼西山,层峦叠嶂,林木苍翠,极目东野,一马平川,金光闪烁,绿涛奔涌,生机勃勃。此时,你的心会陶醉于美丽富饶的大自然,你的思绪会奔腾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将军山渡槽(摄影 | 张为)
“是谁绣出画世界?劳动人民手一双。”人们创造了历史,劳动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出外龙舒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 网易家乡特色内容签约作者)
- 作者:秦孔旭(原文刊登于《舒城文史资料》第三辑)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制作:町甽融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