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青年的婚恋困局

2020-01-15     镌刻的时光


1

近年来,“小镇青年”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更是在各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和咨询公司的报告中频繁出现,俨然成为中国新消费经济的主体。

可除了在消费上率性洒脱、不瞻前顾后外,不知有没有社会学家观察到,在离婚大军里,这些小镇青年可能同样已经成为了主力军,贡献了大量数据。

婚姻是座城,弃城而逃的人不在少数。据统计,我国离婚率不断攀升,从2003年起连续15年上涨,由1987年的0.55‰上升为2017年的3.2‰,2018年仍保持3.2‰。

然而,不知这其中城乡家庭各占的比重是多少?一般人认为,城市生活对于婚姻寄托情感归宿、人生价值、社会属性的诉求要高和多,更加重视婚姻形式与实质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因此,结合、分离都是常有之事。

然而,这似乎是一种错觉。

撇开感情账不算,就算看得见的经济账。当前一线城市的普通家庭房产也有几百上千万,牵涉财产的离婚就要面临伤筋动骨、资产缩水,如果遇到官司诉讼,还要支付不菲的律师费。

就算真的离成了,抚育小孩、分担房贷,少一个人的钱包,总归有点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因此,离婚是怎么算账都不划算的亏本生意,因为成本太高,许多人也就这样将就下去了。所以,离婚率也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高。


与大家常识中“封闭、保守、含蓄”的印象相反,小镇青年离婚率要高得多,率性而为的人并不少见,婚姻的稳固性更差。

2

30出头的堂妹不久前离婚了。两人不和已久,男方不顾家,双方家长劝说为了孩子有个完整的家再坚持几年,但当事人双方都不肯退让。于是,快刀斩乱麻地结束了婚姻。

按说中国人特别是内地县城的家庭观念最强,家庭不仅是个人感情的归宿,还代表着个人和家庭的社会形象,然而表妹的离婚在家族里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澜。

一来是表妹夫的不顾家形象已深入人心,二来实在是因为周边离婚的人太多了,已经不是个别的人头脑发热胡闹了,实在太普遍了。

回想十多年前家族里出现的首次离婚,境况大不相同。

大堂姐卫校毕业后顺利嫁给同学,也是县医院领导的公子。婚礼办得极为风光,就连喜糖也是大城市采购,高出小镇酒席好几个档次。3年多过去,没有听到生育的消息,反而大人们低声议论着她离婚了,房子车子都是公婆名下,什么也没分到。


我曾愤愤不平地问,那可以拖着不离婚的,怎么能这么轻松让他抛弃的?长辈们说,那公子新的相好的已经大肚子了,不离又能怎么办?

这无疑是给那时青春年少、爱好幻想的我上了深刻的一课,别光看玫瑰漂亮,小心有刺扎手;别光看两岸风景如画,小心触礁、翻船。

不知是迫于社会压力,还是真的缘分到了,堂姐很快再婚生女,交给父母带着。有时遇见,已经完全代入慈母形象。人们不当面说,可背后还是议论,甚至在她妹妹嫁给一个帅哥后,还会生出“搞不好妹妹会重蹈姐姐覆辙”的担忧。

3

然而,这些为别人操心、担忧的人们很快被生活打脸了。

他们很快发现,小镇女孩子是不愁嫁的,男孩子倒是要愁娶。如果没有在20出头订下对象的话,那么到了25、6岁,就没人愿意把闺女嫁给自家戆儿子了。


初中好友的哥哥20出头开始相亲,看了许多姑娘,要么被拒,要么拒人家。好不容易和一个姑娘想谈婚论嫁,介绍人提出姑娘家要拿彩礼,当付了几万块钱后,姑娘就消失了。

种种打击后,家里有些心灰意冷,可就在大家都觉得此事要耽搁时,好友寒假回家发现哥哥正在相亲对象的居然是自己初中同学,相见乍欢,联络热乎,很快开火结果、结婚生子。


紧接着是婆媳矛盾、家长里短,不断开火战争,那一点最初的好感消磨殆尽后,她哥在老妈怂恿下放言“何患无妻”,草草离婚,留下一岁多的儿子。

初婚就那么困难,何况再婚?数年之后,才与同样离异带娃的女子结合成家。这次家庭关系更加复杂,但被生活教育得有包容心、退让心之后,居然磕磕绊绊地过下去了。

然而,类似的情况并不是一个个案,而是成为一个群体。如果说把婚姻比作公司,那么当公司破产率到达比较高的数值,我们不禁要发问:小镇青年的婚姻怎么了?

4

凡事有果必有因,分析小镇青年离婚率高昂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

一是离婚的成本没有那么高,容易负担。自由是有代价的,富豪们离婚牵涉庞大的财产分割,伤筋动骨、地动山摇。2019年比较大的动作,国外有世界首富-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以460亿美元刷新纪录,国内有当当李国庆与夫人俞渝的撕X大战。

更多的是城市里很多婚姻离不了、过不好,半死不活地吊着,主要是金钱因素,成本太高,离婚太贵,“中年男人说离婚”可成为“炒股票赚钱”并列的世纪谎言。因此,城市里多的是形式婚姻、开放婚姻,还有暧昧和婚外情作为感情的泄口。

小镇青年们就没有这么多顾虑,一套房子不过几十万,大都还是父母帮忙买的。存款股票等细软也不多,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分清楚。没有太多利益的纠葛,切割方便许多,可以更加洒脱地想爱就爱,不爱就放手。

二是随着社会地位的提高、舆论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能力的增强,女方作为家庭生活付出较多的一方,不愿意将就婚姻的较多,离婚大多是女方提出的。统计数据说,70%的离婚是女方提出,小镇青年恐怕还要高。


由于面临小镇男多女少的客观环境,结婚需要付彩礼,娶媳妇是笔不小的开支,因此,男人换妻或多或少会考虑经济因素。

而女人一般对家庭付出比较多,如丈夫一直不如意,很可能就将心中的怨恨之情付诸行动,何况找下家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

如有位小学同学初婚时娶了同镇的姑娘,但那时血气方刚,不懂哄老婆,还想要传统思想压制对方,结果遭受革命,被发了“渣男”牌,吵架后回了娘家,连离婚证都是双方父母去拿的。妻子留下儿子,很快嫁人再生子了,而他独自抚养孩子,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说起来真是有些可怜。

三是感情诚然迷人,但克服感情的多变性也是所有人类无法攻克的难题。“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是美好的愿望,,但“没有人能对一个人在情感上从一而终”是感情的真相。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里,周国平说: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长此以往不复更改,是对人性的天然挑战。婚姻本身就不是一个舒服的状态,需要压抑和束缚人的本性。而婚姻是一种社会组织,本质上需要稳定。这一点矛盾与冲突是所有男女必须面对的,小镇青年也不例外。于是,不乏仍有梦想的中年少男、少女,追寻真爱放弃旧爱的例子。


最近听说一位远方嫂子就丢下20岁的大女儿和10多岁的小女儿,义无反顾地离婚再嫁了。那是个年轻时就风姿绰约的女子,大哥当初因为家境优越的长板抱得美人归,但这么多年可能还是意难平,终于还是舍弃了旧家,认定要与新欢共度余生。

人生苦短,又有谁能说她一定是错呢?

备注:内容来源于《识局》,作者创青青子衿。图片来自于网络。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yIuq28B8wMrh2LiXCM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