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摄影大咖来说,拍摄光轨是非常容易实现的一种摄影题材,这种照片给人时光流逝的速度感,也是有别于常规肉眼观察事物的影像呈现,有一定视觉冲击力,让平面照片有动态速度感。那么对于摄影小白来说,很多朋友就比较纳闷,这样的光轨是怎样拍出来的呢?
其实看似特殊的光轨题材并不是什么拍摄难题,只需要了解其道理,再适当应用一点技术就可以实现。
首先我们应该弄明白,光轨照片是用怎样的摄影原理拍出来的?
快门速度是曝光三要素中的一个,另外两个是光圈、感光度,这三者需要配合相互作用才能拍出曝光正常的画面。如果在同样一个光线环境下,感光度固定,光圈开大则快门速度也需要提高才能平衡曝光,如果光圈缩小,快门速度需要放慢才能平衡曝光。
让飞驰而过的汽车车灯留下长长的光轨,就是通过慢速快门来实现的。什么是慢速快门?就是相机中的快门幕帘打开时间比较长,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后,比如10秒、20秒,然后才关闭完成一次曝光。这样就可以把原本是一个点的车灯,按照其运动轨迹形成一个光条,就好像快门打开以后,保持打开状态的过程中,把车灯发出的光绘制在了相机cmos上。其实这个现象如果不好理解的话,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是不是经常会把运动的人、物体拍虚了呢?
这就是因为在这个光线环境下,相机为了平衡曝光自动放慢了快门速度,所以就产生了运动模糊,而如果快门速度更慢的话,这种运动模糊的轨迹就会被记录下来。
因此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曝光原理,那就是快门速度慢会导致运动模糊效果,而极慢的快门速度就会让这种运动模糊变成运动轨迹。
怎样操作实现光轨效果呢?
弄明白了光轨形成的原理,接下来就是怎样实现这个效果的操作了。在任何一台可以手动曝光的相机上都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需要怎样设置相机呢?
首先,我们需要把相机的曝光模式调整在手动M档。
为什么要选择手动曝光,因为我们拍摄光轨需要稳定的曝光参数,如果使用自动、半自动将无法很好地固定曝光。
第二,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如果拍摄慢速快门的光轨,不能让相机保持非常稳定的状态,则拍出来就会是乱七八糟的光线画面,而且需要清晰的部分也会变模糊,这一切都是因为快门速度太慢,所必须要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并且非常稳定地固定住。
第三,选择一个合适的光圈值。拍摄光轨题材一般情况下即需要配合慢速快门,又需要较大景深,所以光圈值不需要太大,f8至f22之间都是可以的,可以根据拍摄的环境和曝光时间长短而定。
第四,测光。用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对所需要拍摄的主体进行测光。这个测光的对象还是比较有讲究的。如果你希望拍摄的画面中主要建筑物保持正常曝光状态,就对这个建筑进行测光,如果希望路面光线为主,那么则对路面测光,总之,测光要有一个参照对象。
第五,根据测光结果调整曝光参数。虽然我们前面设定了光圈值,但是在测光后,我们根据测光结果需要对光圈、快门、感光度进行微调。我们拍摄车灯光轨需要快门速度在10秒至30秒之间,那么结合这个快门速度再对光圈和感光度进行微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B门,用快门线控制相机的快门开合,完全由人来掌控快门速度。
第六,对焦。拍摄光轨需要有对焦参照物,可以是背景中的建筑,也可以是车辆本身,根据需要进行对焦,然后锁定焦点。
最后按下快门开始长曝,完成拍摄后,就能得到一张车流光轨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