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摄影照片”这种信息载体会过时吗?绝不会

2019-10-29   卷太郎摄影坊

人类的文明传承需要载体。

从人类有文明记载开始发展到现在,记录文明的载体也在不断演化。符号、文字、绘画、音频、图像等等,这些信息载体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法,让人类文明得以保存、传承。到了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幅度提升,信息载体也更加多样化。影音视频作为信息量最为丰富的载体成为了很多人喜爱的信息承载形式,因此很多人高呼未来是视频的时代,曾经广为接受认可的单帧照片将会成为历史,照片摄影师都来改拍视频吧!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分别来看看照片与视频的各自特色。

照片作为一种静态、单帧图像的信息载体自诞生之日就被广泛认同和接受。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影像还原的方式更加直观、客观、真实地记载信息,比口口相传的文字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艺术化的摄影创作照片在美学角度也有很大价值。在信息获取、记录、传播方面比传统文字载体更有效率。因此,图片在纸媒、书籍、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介上均是一种主流传播载体。照片可以与文字、图形设计等载体很好地进行结合,并且适用于全媒体传播,生命力极其强大。

那么视频这种载体又有什么特征呢?视频集合了动态影像、声音、文字等多种有信息载体形式,信息内容承载量非常巨大,每秒钟视频所能传递出来的信息要比传统文字、照片多N多倍,可以让观看视频的受众接收到更为丰富、生动的信息,且可以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让信息受众可以更加形象地感知信息本身。

这样看来,视频的优势确实非常明显,如果信息传播的硬件、通道都已经更为先进的情况下,视频确实可以成为更受欢迎的信息载体,那么它就可以代替照片了。是这样吗?

可以说每种信息载体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谁也替代不了谁,我们未来的信息传播载体是一个多样化的形式,并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照片仍然具有传播效率优势

照片这种信息载体并不由于网络带宽增加、网速提升而影响到其地位。虽然在互联网时代,曾经因为网速、存储空间等问题,照片确是除文字外最为合适的一种载体,但随着网络升级,这种优势将更为明显,而不是减弱。我们如果留心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就可以明显感受到照片强大的生命力。比如我们想要将旅行中的美景快速分享给朋友,您是会选择拍一张照片传发出去,还是拍视频呢?显然照片获取、传播的速度更快,并且也可以完全胜任这个信息传播要求。而视频在获取、传播方面都需要消耗更多时间,而起到的传播目的是类似的。

照片传播载体更丰富

视频这种信息载体必须要使用特定的硬件才能接收、观看,具有屏幕的观看设备、存储空间、传播网络缺一不可,而照片的载体则不受这个限制。除了可以用屏幕类设备查阅照片外,纸质书籍、杂志可以刊登照片,户外展板可以喷印照片,各类物体上均可以印制照片,应用场景比视频要丰富很多。

照片查阅更方面

不管在何种介质上,照片比视频都更容易查阅。寻找一张照片的速度要比寻找视频快速很多。在手机、电脑上可以通过观察照片缩略图就能轻松找到一张照片,而视频如果不打开观看则很难找到相应内容。纸质照片整理成册,朋友、家人在一起时可以随手拿起就查看欣赏,不同时期的照片可以快速按时间段回顾,而视频由于每段均有一定时长,这种随时查看的便利性荡然无存。

照片制作传播技术门槛更低

虽然软件、硬件、网络发展速度超级快,使得各类信息载体制作、传播技术门槛都在大幅下降,但是拍照片与拍视频相比,仍然要简单很多。即使你不懂得摄影技术,但是也可以通过自动化的设备轻松获取照片,但视频则很难。看似很多设备,比如手机之类的可以轻松拍摄视频,但是视频并非原始素材就可以直接传播的,至少需要一定拍摄技巧让画面“能看得过去”,需要一定后期剪辑技术,让画面“有序呈现”,这就有一定技术门槛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去折腾视频,而照片在这方面的优势巨大。

照片创意性更高

照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非常良好的群众基础,也有上百年的发展演化历史,以照片为载体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一张好的照片,不仅包含了形式上的美感,内容上的信息传递,还可能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而视频更注重记录性,在创意性方面虽然也有很大作为,但这种创意性更偏重小范围专业人员。

所以说,在未来的5G时代,网更快了,信息传播效率更高了,视频将大有作为,但照片却绝对不会被淘汰,也不会过时,还将以主力传播载体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