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最近嚷着要买辆二手车,结果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劝说他不如直接去4S店提新车。满腔热情被迎头浇灭,他跑来向我诉苦:“怎么二手车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其实按性价比来说,买二手车是用少量的钱买到了超额的享受,绝对比买新车划算。但即便如此,国内二手车的成交量,却只有新车的四分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二手车交易量逐年上升
曾经有人把二手车市场比作一锅汤,一锅味道鲜美,价格还特别便宜的汤。按理说,这样的汤应该大卖,而一开始也是这样的,但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苍蝇掉了进去,发现的人大喊“这汤不能喝了”,旁观的人于是不约而同地扔下手中的碗,再也不敢来喝汤。
所以很多人反感二手车,更确切地说,是反感那些“苍蝇”——
1. 车况不透明:普通消费者,想要真正地追溯二手车的来源,实在太难。平台和中间商不据实相告,二手车车况的判定,一分靠评估报告,四分靠经验,剩下的五分,全靠运气。眼下科技发达,二手车上能做的手脚太多,明明不能再次销售的水泡车、事故车,经过无良商家毫无下限的修复,堂而皇之地在二手车市场流通。作为普通消费者,谁能保证自己买到的是商家宣称的“精品二手车”呢?
2. 价格不清晰:首先,尚未有权威的估价系统,来对二手车的价格进行评价,即便是车型相同车况也差不多的两辆车,不同的商家报出的价格,时常相差甚远。瓜子二手车广告中最响亮的口号便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但实际上,瓜子二手车自己就是中间商,很多在瓜子买过二手车的消费者都反映称,瓜子二手车在购车时会收取车价10%以内的手续费。
3. 立法不及时:据了解,现在有关规范二手车行业的法律法规,是2005年出台的管理办法,时至今日已经不能满足监管的需要,而且也没有统一的第三方监管机构,车市的变化瞬息万变,新的立法又跟不上,消费者的权益不能及时得到保障,如何能树立起对二手车的信心?
4. 售后不给力:很多人抱怨买二手车就是“一锤子买卖”,买车时候说的千般好,反复保证出了问题肯定会负责,结果等真的需要售后,推三阻四还有可能直接选择无视,反正就是车卖出去了,那就与我无关了。虽然新车价格相比二手车价格高出许多,但至少不用担心经销商会跑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多花点钱,也要选择新车的原因之一。
除去坏了整锅汤的“苍蝇”,很多人不喜欢二手车,还是因为心里有道过不去的坎儿:一旦买来的二手车出现问题,心理立刻就会变得非常敏感。
如果你花钱买来的二手车,只出了些小毛病,掏点钱修理好后,跑得很好,这时你不会觉得有什么,毕竟哪怕是新车也会有小问题,更何况是辆二手车呢!但如果你买的二手车,隔三差五就坏一次,为了修它扔了不少钱进去,这个时候你就该觉得是被坑了,果然是便宜没好货。
所以综合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二手车这锅好好的汤,评价却差的出奇。良莠不齐的品质、不透明的信息、尚不健全的机制,都让消费者缺乏信心。或许等到这些问题都能被合理解决的那天,人们才会对二手车再爱一次。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