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大江大河的中国,到底有多少好喝的茶?

2020-06-06     艾格吃饱了

原标题:拥有大江大河的中国,到底有多少好喝的茶?

安利 3 款茶

老茶树的味道

和茶山风土的味道

饱记精选 X 三联生活市集

茶这件事,喝得轻便,菜场里的柴米油盐酱醋盐,就是中国人寻常的日常。

喝得郑重,就看茶山的水土,当地的气候,甚至茶园所处地带的微气候;看茶的品种,芽头的挑选,制茶的手法,有些茶需要有陈化的时间……层层递进,最终得到一杯甘爽好茶,品一品,清香作引,复杂多层次而平衡的滋味在口中也在心头。

春天,我们在茶马古道的起点、四川雅安蒙山,挑海拔 800 米以上的茶山,委托有经验的茶人制作了一款蒙顶甘露:

当时我们说,川茶在今日,是真正被低估的。

明前特级蒙顶甘露,芽头娇嫩,入杯即如落雪般沉底,娇嫩又馥郁的清香扑面而来

上月,和三联生活的朋友聊起蒙山茶,他们说,咦,这么巧,我们专门做了一款“唐茶”,要不要让饱记的用户试一试?

饱记几乎不代销其它品牌的产品,今次和三联生活市集合作,以茶会友,大家一起品品茶,听三联聊一聊唐茶的故事,若是好奇也不妨试试。

图:三联生活市集,三款茶的“唐茶合集”

唐代名品茶有40余种,分布在现今区划的11个省中。它们被唐人唤作:碧涧、明月、芳蕊、山露芽、香雨……古人实在太善于表达,仅仅是听到这些茶名,也感觉口舌生津,感受到充满雅致的滋味来。

这也是当我知道这个春天,我们以顾渚紫笋、恩施玉露、蒙顶黄芽为线索,寻访散落千年的春茶味道时的第一感受。按经历过的岁月来看,这三款茶绝对算得上是“传统老茶”。当唐代先辈为茶的滋味所俘虏,初尝试人工栽培这类植物时,它们正当红。

—— 《唐茶穿越指南》,《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4 月 14 日

唐·张萱《捣练图》局部,令人一窥盛唐美好生活。

三款茶,皆为唐代名茶,蒙顶黄芽是老川茶翘楚,顾渚紫笋为唐代贡茶,恩施玉露是中国蒸青绿茶的代表,其蒸青技术传至东瀛发扬光大。但三联茶品部门的朋友制唐茶,并非只停留于此。

他们心目中的“唐茶”,是传统老茶树品种,栽种于风土上佳的茶园,以传统工艺制作:

顾渚山深处自然生长的小茶苗。图:三联生活茶品总监陈重穆

讲老茶树,自然有新茶树:国家农科院在 在各个茶产区,都以群体种 (也即俗称的老茶树)育成 无性繁殖的新品种,优良品种的特性能稳定遗传:

茶是农产品,国家改良品种,无非是为了稳定品质和产量,帮助茶农更好生活

与新品种相对,剩余少量群体种老茶树,则被小众爱茶之人重视起来。

蒙山高海拔产区的老川茶茶园。图:三联生活茶品总监陈重穆

但也不是老茶树产的茶,就一概都好。

以种子繁殖的群体种茶树生命力强韧,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往往采取变异的方式来自我调适,而有着更鲜明的“风土”韵味。

群体种茶树若是种在好的山场,成茶的香气滋味往往层次丰富,且带有相当浓厚的当地风土味道,十分迷人;但如果将它们播种在普通茶园,其表现则相对一般,甚至不如其它无性系强势品种。

——三联生活茶品总监陈重穆

什么意思呢?无论是新品种还是老品种,都需要栽种在好的环境里,所以并不能单一追求老茶树,还需要去看风土好的茶园:

传统工艺,草纸闷黄的蒙顶黄芽。图:三联生活茶品总监陈重穆

三联生活的朋友说,如今茶农漫山遍野种植新品种,而 四川蒙顶黄芽浙江湖州顾渚紫笋湖北恩施玉露相对杭州、福鼎等都属弱势产区,茶农甚至广泛种植龙井 43 号和福鼎大白,群体种老茶树能栽种在好茶园里的更少。

因此这三款致力于让传统的风土去承载传统茶种的茶,就挺少见的了。

好不好喝?我们办公室最喜欢的是蒙顶黄芽,香气清甜,茶味甘醇:

单芽茶,芽头直立舒展,好看

典型的黄茶和黄茶汤色,茶毫丰富:

产于海拔 1400 米茶园,三联请了“中国制茶大师”张跃华制茶

干茶能明显看出丰富的茶毫:

需要说明的是,要论外形匀整度和色泽,老茶树的干茶有时没有新品种的好,请留意

恩施玉露,是唐代蒸青茶之代表,清嫩鲜香,不过小心不要久泡,会有涩味:

上投法冲泡,芽叶立即沉底,说明芽叶肥壮紧实,不是“空心芽”

顾渚紫笋是唐代贡茶,因其“鲜茶芽叶微紫、嫩叶背卷似笋壳”而得名:

以上,就是唐茶的故事。

喝茶,说茶,聊聊天,这也是中国人的日常了。

艾格吃饱了 X 三联生活 唐茶合集 ” 可以戳图购买。

闻 佳

就是那个研究员嘴里

“挑剔的老板”。

关于食物,不是比你懂得多一些,只是比你花了更多的冤枉钱。

阿 兔

是不吃兔兔的阿兔。

拿铁与啤酒爱好者。

摄影风格在浓油赤酱与清新爽口间徘徊。

文章转载请加微信“baojiclub”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PYzi3IBnkjnB-0z5Z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