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娜
前两天看到一则微博热搜,郎朗教小孩弹钢琴,“你要咣咣咣砸得我脑袋都得掉”,大裤衩子+魔性的表情动作+土味东北话,笑得我眼镜都快摔烂了……
但你知道我感触最大的是什么?
是激情。
对艺术的激情,对事业的激情,对生活的激情。那份激情是最大的感染力,看到这个视频我整个人都振奋了,心里琢磨着,哪天一定要去听郎朗的现场。
据我观察,其实大部分人到了30岁之后,普遍处于肾上腺素分泌不足的状态,有些人可能20几岁就有所表现了。缺乏激情的表现是什么呢?对什么事都无精打采,不再抗争,不再分辨,爱咋咋地。
俗称,佛系了。
有激情的人生是多么可贵。我想起刚毕业那年,在大庆油田培训,每天上课都很无聊,昏昏欲睡,主要是讲课的老师太无聊了,照本宣科,完成任务一般。
印象很深的是一个中年女老师,她讲的一门课程听起来也极其无聊,关于职场中的待人接物,我已经准备好了偷偷看小说,却被她走进来的气场点燃了。
她要求我们热烈地鼓掌,发自内心的高兴。
敷衍是不行的,皮笑肉不笑是不行的,真不真心一眼就看得出。我们只好拼命调动情绪,认真地高兴起来。
结果可想而知,那堂课在老师的带领和感染下,每个人都交付出了真诚的参与度。课程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那种振奋感,那种对平凡工作和生活的热爱,却一直流淌在我的记忆里。
过了30岁你会发现,热爱生活太难了。
听过了,见过了,吃过了,体验过了,所以中年人很难再像少年那样,对每一天保持新奇和冒险。更何况,许多人的工作和生活都谈不上创造力,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维系着不温不火的家庭关系,好像已经耗尽了全部的力气。
人是需要新鲜感和变化的。
我有时候琢磨为什么狗血八卦那么多,可能就是因为多数人的生活太过庸常和乏味了,如果事业上没有改变的可能性,那么人性便趋向于在两性关系里寻找激情——毕竟这是最廉价,成本最低的方式了。
拥有做事业的激情是不一样的。辞职后的这三年,我几乎一想到三年前的重大选择,都要感谢一遍当年的勇敢。写作+创业,逼迫我每天保持充沛的激情和创造力,保持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好奇,然后不断精进。
不懂我的人,要么看到的是辛苦,要么看到的赚钱多,其实回头对比过去的人生,我最大的感受还是:我现在有了真正在活着的感觉;最高级的快乐,是创造的快乐。
有一次我看帕慕克的采访,这个超级富豪作家在欧亚交接的地方,拥有一座很大别墅做工作室,他说我很幸运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使命和热爱,那就是写作。
我记得他眼睛里的星光熠熠,真的,找到自己的使命和热爱,真的是极大的幸运啊。
愿你也拥有咣咣咣的激情啊。
以及,别害怕去寻找。
END
原创不易,点个“关注”哦~
作者:李娜,坐标北京,一个水瓶座文艺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