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背后:消防员十八九岁的青春容颜被一道道疤痕覆盖,让人心疼

2019-08-04     河北好书

近日上映的《烈火英雄》,赚走不少观众的眼泪。这部电影的故事原型是2010年的辽宁大连新港油罐区火灾。当时,一条输油管线爆炸,引燃10万立方米的油罐,瞬间火光冲天。

消防员站在几米外灭火,就像站在随时会爆炸的炸药桶旁......可以说,消防员每次出任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别人逃离火海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冲向滔天烈火,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生存的希望。

不过,对于消防员的真实工作场景,普通人还是知之甚少。你知道可以用炸弹灭火吗?你知道什么是轰燃吗?你知道为什么出动了灭火飞机,还需要人工扑火吗?

退役陆军上校八路(本名张福远)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写了《烈火兵王》这套书,向退出现役的中国消防兵致敬。八路说:”我曾经目睹了被烈火烧伤的官兵被送到医院救治。他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甚至十八九岁,青春的容颜被一道道如同老树皮的疤痕覆盖,让人心疼。

为什么出动了灭火飞机,还需要人工扑火?

在《烈火兵王》这套书中,作者八路将专业的消防知识穿插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中,让读者欲罢不能。

书中主人公张小南是一名消防新兵,在执行一项特殊任务的时候,来到了黑水监狱,不料遭遇了森林火灾。扑灭森林大火最有效的办法之一便是砍伐树木制造出隔离带,阻断大火蔓延的路径。经过仔细观察,张小南确定火源位于监狱后方,且监狱位于火源的上风向,所以火势向监狱方向蔓延得较慢,这为他们砍出一条隔离带留下了较为充足的时间。

不过在火灾救援中,情况是瞬息万变的。防火隔离带还没完全建好,风向就发生了变化,监狱的方向变成了下风向,山火向监狱迅速蔓延!无奈之下,张小南他们放弃砍树,立即撤退。幸好此时支援力量及时赶到,采用站在云梯上用水枪灭火的方式,大家整整奋斗了一夜,监狱周围的大火才被扑灭。

虽然监狱保住了,但是山火还在快速向纵深蔓延。张小南和他的同伴顾不上休息,又搭乘运输直升机空降到山火后方。在他们砍伐树木的同时,一架灭火飞机低低飞到山林上空。从飞机腹部喷洒而出的阻燃剂,就像一场从天而降的橘红色的雨。这种灭火飞机造价昂贵,装备的数量非常少,而且起飞和降落都需要专用的机场,所以出动的频率不可能太高。

虽然灭火飞机抛撒的大量阻燃剂让大火的蔓延速度有所减缓,但这只是暂时的,这就好比往煮沸的水中加入一杯冷水,沸水会暂时平静下来,但只要火不扑灭,水就会再次沸腾起来。所以即便出动了灭火飞机,还是需要消防员人工扑火。

使用炸弹灭火,你听说过吗?

就在张小南他们奋力伐树的时候,天空飘来一片乌云,给人工降雨提供了时机。炮兵部队火箭炮营的官兵,早就接到了消防和气象部门的请求,希望他们配合实施一场人工降雨,所以他们立即调整火箭炮的射向,对准空中的乌云发射了一枚枚装有催化剂的火箭弹。

下雨了!一场人工降雨虽然没有将山火彻底浇灭,但是火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这时,张小南他们接到命令,要求他们迅速接近火场扑灭余火。既然已经下雨了,为什么还要派人去扑灭山火呢?因为人工降雨不会持续太久,所以消防员要争分夺秒抢在山火再次肆虐之前将其彻底扑灭。

书中插图

张小南和另一个小伙子毛皮冲锋在与山火战斗的最前沿,他们挥舞着铁锹扬起土,覆盖着地面上的火苗。二人越战越勇,不知不觉已经和其他同伴拉开了距离。他们没有注意到,不知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前面的火重新旺盛燃烧起来,更加糟糕的是,他们身后也燃起了熊熊大火!他们被大火包围了……幸好班长江淼带领人员在火海中撕开一个大口子,将二人救了出来。最后,在灭火直升机的配合下,山火被成功扑灭。

作者八路说:“这个故事的创作是在查阅了大量森林救火案例后开始的。书中所讲述的方法在现实中都已经实现。比如今年2月大理的山火救援中,就大量地使用灭火直升机从洱海中取水,然后飞到火场上空进行灭火。还有一种更加不可思议的灭火方式,那就是使用炸弹灭火。这种炸弹在爆炸后会大量消耗火场周围的氧气,从而使火势减小甚至是熄灭。当然,这些技术手段是受一些客观因素限制的,比如火场周围是否有理想的取水场地。”

为什么轰燃这么危险?

八路指出,在森林火灾救援中,山火面积大,气象条件复杂,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比如风向和风力的突然改变会使本来安全的区域变成危险的地方。很多因素也是无法事先预测的,所以消防救援才危险重重。

在《烈火兵王》这套书中,张小南的中队长就是在一次火灾救援中牺牲的。人流涌动的地下超市内,突然燃起熊熊大火,人们拼命涌向安全通道,而消防员却在烈焰中英勇逆行。张小南、毛皮和中队长来到储货间外。由于担心里面有人被困,张小南打开了储货间的门。就在门被打开的瞬间,发出了轰的一声巨响!张小南不知道,这个储货间装满了杀虫剂,大约有几千瓶。

书中插图

每瓶杀虫剂都是一枚小的定时炸弹,因为杀虫剂中含有大量易燃物,遇到高温会爆炸,遇到火源会燃烧。火灾中的高温促使杀虫剂发生了爆炸,而在张小南打开门的瞬间,大量氧气涌入,从而又引起了轰燃。情急之中,中队长推开张小南和毛皮,自己则被强大的冲击波击倒,最后不幸牺牲。

八路说:“我是怀着敬畏之心写这套书的,致敬退出现役的中国消防兵。在别人逃离火海的时候,消防兵却义无反顾地冲向滔天烈火,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生存的希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但同时,他们也是一个个普通母亲的儿子,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为保证知识的准确性,这套书写了三年

八路介绍,“从2015年开始构思到完稿,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时间拉得比较长,甚至超过了选题的结题时间,后来又申请了延期。主要是因为这是一个严肃题材,虽然在用孩子们容易接受的故事方式去表达,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需要非常严谨。所以,写作的过程也就更艰辛一些。”

作者八路为退役陆军上校, 少儿军事文学开拓者

为了写这套书,八路查阅了近年来的火灾资料。“特别是看到一个个年轻面孔消失在火海之中,那种窒息感犹如自己被困于火海之中。”

书中内页

在一次住院过程中,八路目睹了被烈火烧伤的官兵被送来救治。“他们都是二十来岁的年纪,甚至十八九岁,青春的容颜被一道道如同老树皮的疤痕覆盖,让人心疼。在家里他们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在军营他们却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要把他们的故事写出来。”

写作这套书需要很专业的消防知识,而八路并非消防专业出身。于是,他找北京消防的朋友借来十多本厚重的消防教材和消防设备资料。比如《灭火战术》《森林火灾的救援》等,这些资料非常权威,是相关专业的教科书。

这套书之所以写了三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八路用了大量的时间来阅读这些教材和资料。同时,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所以才保证了知识的准确性。

在采访的最后,八路向记者透露:“我正在跟出版社沟通,计划进行消防宣传校园行的公益活动,到小学进行消防安全讲座,并无偿地把《烈火兵王》捐赠给学生。希望他们通过阅读消防题材的作品,从此开始关注消防,远离火灾,远离危险。”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贾立芳

编辑/贾立芳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AkOXmwBUcHTFCnfP-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