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一家两代人三获诺贝尔,把一生奉献给科学事业

2020-08-27     枕猫

原标题:居里夫人,一家两代人三获诺贝尔,把一生奉献给科学事业

巴普洛夫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

诚然,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物理学家,我觉得这句话是对于居里夫人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她就属于那种“用我的生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

时光荏苒,虽然她已经远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她所传达下来的那种精神,不仅深深影响着她的家族,而且永久地植根于全世界人民的灵魂之中。她和世界上所有的伟大的科学家们一起,创造出了价值,停滞在了永恒。

我无法设想,在近代历史下女性还未完全解放的时候她如何顶住舆论的压力,取得物理学方面的惊人成就;我也无法想象,在战争肆虐的波兰,她为了实验研究做出了多大的牺牲;更无法媲美她对自己祖国的深深爱意,对青年人的种种关怀,对名利的鄙夷。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清楚,这是一个伟大的人,这是一个有高尚灵魂的人。

居里夫人

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早在一百多年前,居里夫人就用她的行动证明,女性在科研方面也可以有属于她们自己的辉煌,她们有这个能力。其所创造的诸多有益于人类的成果,让她们有资格可以和伽利略,爱因斯坦,牛顿等人站在同一个维度之上。

居里夫人,全名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华沙,波兰裔物理学家,化学家。她出身在一个非常普通的教师家庭,不过,居里夫人的一生绝对是励志的一生。

她早早地学会了独立,并且有自己对未来的规划,父母也支持了她的想法。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人家的孩子到资深科学家,一步步都是居里夫人自己努力的结果,她紧紧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从未向它低过头。

从小就是大多数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的她,在1891年九月,孤身前往法国巴黎求学,11月进入索尔本大学物理系。

年轻的居里夫人

进入大学之后的居里夫人,没有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沉迷在这所浪漫之都,而是每天从事自己的研究,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发声,让世界知道,女人依旧可以顶半边天,人人生而平等。

三年之后,她与自己的未来丈夫皮埃尔结识,二人因为共同的志向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共同的研究。

一年后,也就是1895年,大学毕业的居里夫人与丈夫结婚,开始在女子中学教书,在学校里的居里夫人,积极向同学们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并且认为这种观念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应该付诸实践。

她鼓励她的学生参加所有男人可以参加的事业;鼓励学生抵制种种反对女性解放的声音。同时,她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表达男女平等的夙愿。

接下来,就是居里夫人与丈夫皮埃尔在简单的实验室里提炼放射性元素——镭。那时的他们是没有资金支持的,没办法,只好用自己的工资,变卖家具,终于在自己家中支撑起一个简易小作坊。

为了不浪费时间,他们舍弃不必要的社交,夜以继日地工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居里夫人的身体受到了难以挽回的创伤。

居里夫妇

终于,在1903年,因为在放射性方面的发现和研究,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当时的居里夫人差点连提名都没进去。

原因很简单,同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还有一人,此人出身化学世家贵族,他除了引荐居里夫人之外,再没有别的贡献,然而在当时,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被认为是这个人的助手,所有的功劳几乎都是这个化学世家贵族的,皮埃尔不过是跟在他身后沾点光。

身为女子的居里夫人差点没有获得提名。居里夫人怀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依旧在进行她的科学实验。

在丈夫故去几年之后,她因为提纯金属镭和钋再次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次,她站在领奖台上,抛出了她的豪言壮语:“关于镭和放射性的研究,都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这个女子总算为所有女性争了一口气。

历史终究会证明真相,那些鱼目混珠的人,也会原形毕露。对于此,我只想说,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居里夫人

穷且益坚,富贵于我如浮云

自居里夫人成功之后,世界各国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女科学家。这时候,她已经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女性成功人士,她完全可以静下心来,享受这几年的奋斗的成果;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学识和地位,创造出客观的物质财富。

但她不,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发现了镭世人却不相信,那就把镭提炼出来让他们看看,为自己争一口气。

那之后呢?当然是继续躲在实验室里做自己的科学研究了。

然而那个时代充满了对女性的恶意。

居里夫妇在实验室

丈夫去世之后,她与小她六岁的保罗相恋,可悲的是这时的保罗已经有了妻子,不知怎么的,居里夫人写给保罗的情书被有心之人利用,公然发表,她被世人诟病,背上了长达半生的“波兰荡妇”的称号;

战争开始,她毅然决然地决定帮助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大众,她将诺贝尔奖的奖金拿出来购买了战争债券;自学人体解刨学,主动去战场救助伤员;

除此之外,她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战场上的妇女,鼓励所有人抵抗敌人的侵略……

零零总总所有事加在一起,我们可以看出来,居里夫人不是一个轻易向命运低头的人,就像小时候她为了求学远赴巴黎(当时波兰的大学歧视女性),她坚信自己的道义,努力为全人类谋福祉,这是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最值得让人尊敬的地方。

居里夫人

言传身教,我家有女初长成

有其母必有其女,居里夫妇的故事人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居里夫人的女儿也是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这除了她的女儿伊莲娜自身的天赋与努力,我相信与居里夫人的影响肯定有莫大的关系。

作为居里夫人的长女,伊莲娜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极大的数学天赋和科学热情,居里夫妇感叹自家孩子拥有的这种天赋热情。

于是他们决定用特殊的方法培养她,支持她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独立思考的意识。并且允许她进实验室干点微不足道的辅助工作,允许她坐在角落里旁听他们的讨论。

她让伊莲娜学习各种必备的生活、劳动技能,由此锻炼她独立生活的能力。这还不够,还要让女儿学习各种文化艺术、知识,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不仅提起了伊莲娜的兴趣,而且开阔她们的视野,活跃她们的思想,使她们敢于大胆地想象、机敏地思考。

我们知道,一向贫穷的居里夫人连巨额的诺贝尔奖奖金都不屑一顾,将它除了在战争中捐助给国家帮助更多的人之外,把剩余的奖金赠送给了波兰的大学生、实验室的助手、没有钱的女学生、教过她的老师、资助过她的亲属……

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所作所为,为什么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点点财富,但我想,居里夫人留给她子女的财富是无法估计的,上述那么多做人处事的性格与观点,足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伊莲娜最终也没有让自己的母亲失望,她大学毕业后进了实验室,像她的母亲一样,花更多的心思在人类伟大的事业之上。

伊莲娜与丈夫

在丈夫约里奥的实验室,夫妻两开始进行联合研究。一如当年的居里夫妇一样。

1934年,他们在居里夫妇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放射性衰变。恰恰也是在这一年,居里夫人逝世了,她的离去,是全人类的损失。而她的女儿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我相信,是送她母亲去往天国的最宝贵的礼物。

第二年,他们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的灵魂,在她的女儿身上,得到了重生。

居里夫人去世后,伊莲娜担任了母亲创建的镭研究院主任,直至去世。

不仅仅是长女伊莲娜,居里夫人的其它子嗣,也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而且他们都拥有一颗悲天悯人,永不向命运低头的心灵。

1903年,镭的发现,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性诺奖获得者;

1911年,放射性元素镭的进一步研究,居里夫人成为了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诺奖的科学家;

1934年,居里夫人长女伊莲娜获得诺贝尔化学家,又一次为居里家族增添了荣光。

我觉得居里夫人教育自己子女的成就,不亚于她两次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堪称奇迹。

诺贝尔奖

时光转瞬即逝,一百多年过去了,加起来已经有11位女性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项,包括中国的屠呦呦。

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诚如斯言,居里夫人就是一个这样“活着的人”。

用了三四代人的时光,为科学做出巨大的贡献,我们应该秉持这种精神,为人类的未来尽自己一份力,也应该歌颂居里夫人的伟大功绩。

她,和她的家族,都在向所有人表明,“我们终将自己的所有奉献给高尚的科学,无怨无悔,至死方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r8mwLnQBURTf-Dn5ETI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