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清华,这所中国的顶尖学府,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而每当提及博士,更是会引来旁人赞叹的目光。
可是13年前,却有一清华博士生,不顾眼前下跪苦求的父母,执意剃度出家皈依佛门。
张清光,这是一个再怎么普通不过的名字了,然而现在的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释贤清,又称贤清法师。
十三年过去了,这个一心向佛的人现在如何了呢?
贤清法师
寒窗苦读成博士
张清光,1980年出生于河南商丘虞城县。用寒门学子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了,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家境贫寒。在那个大家都还不算富裕的年代,张清光自小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古往今来,拥有一身渊博的学识,无疑都是令人羡慕的。而如今社会,读书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更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
兴许张清光就是赐给这个农民家庭的出路,他天生就是个读书的材料。张清光从小就聪慧好学,而且记忆力超群,思维敏捷。
在学习上张清光从来没有让父母操心过,从小到大他都是成绩最优异的那一个。
张清光
高考时,他也不负众望,考出了好成绩并且被清华大学录取。都说高考是改变人生的一次考试,而张清光的命运也悄然改变了。
在上大学后他依旧保持了自己的优异成绩,一直读到了博士毕业,并且毕业后很轻松就得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
名校毕业,高薪水高学历就是张清光在别人眼里的标签。可是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的张清光却突然陷入到了迷茫中。
别人求之不得的生活,却令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清华
生活迷茫入佛门
于是,在张清光博士毕业后工作不久,他就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决定皈依佛门,在北京西山凤凰岭山脚下的龙泉寺出家。
一个堂堂的清华博士毕业生放弃优渥的工作生活,要出家当和尚。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不出意外的这个消息也传到了张清光父母的耳朵里,种了大半辈子地的张清光父母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从来没有让人操心过的儿子会做出这么一个惊呆众人的决定。
这个决定无疑惊呆了众人,更惊呆了张清光的父母,自己好不容易种地养大的儿子刚刚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好生活,结果却要出家。张清光父母赶紧坐上火车赶往北京,试图劝说儿子,打消他出家的念头。
出家
为此,张清光的父母甚至向着自己的儿子下跪,不要在这条路上陷得太深,回到正路上来。可是张清光早就有了自己的决定,而且十分坚决,谁也说不动他。哪怕是面对父母的苦苦哀求,他也只是无动于衷,不为所动。
最终,张清光还是在2008年选择在龙泉寺出家,成为了一名僧人。
对于他的这个选择,不仅令父母伤心欲绝,也让整个社会陷入了热议之中,有人说他浪费了多年所学,也有人说要尊重他个人的。但是无论别人如何猜测,如何揣摩,也只有张清光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如何想的吧。
自从儿子出家后,张清光的父母每天都会听到别人对儿子的议论。不时,便会有人询问,你儿子在哪里上班,你儿子找对象没?
但是他们却非常不好意思提到儿子的近况,后来村里的人都知道以后他们也遭受了很大的压力。
张清光
如今成就贤清法师
一晃13年过去了,轰动一时的清华博士生出家当和尚的新闻已经被大多数人所遗忘。张清光已从清华高材生变成龙泉寺的贤清法师,龙泉寺的人口流量也越来越大,这一切都是因为张清光的加入,他让整个寺庙的管理都在慢慢提高。
近年来,在张清光努力之下,龙泉寺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整个寺庙的管理水平也非常之高,大有赶超少林寺的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贤清法师所在的龙泉寺,堪称中国学历最高的寺庙,不乏北大、中科大的高材生。
贤清法师利用新媒体力量来影响大众,劝导人们向善行善。他时常会出入国学讲座,为向往经学人们进行解读。在寺庙期间,除了修行坐禅之外,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读书。
龙泉寺
而对于父母而言,他不能时常陪在父母身边,父母愈发衰老自己却难以供养,心里一直是很愧疚的。是选择放下一切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者选择留在父母身边,对于这个问题的抉择应该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吧。
至于张清光的父母,他们早已坦然,多年来已经接受了儿子出家的事实。张清光父母时常会在农忙之后和闲暇之时,赶往龙泉寺看望自己的儿子。
时间长了父母也就理解了孩子,这是他的个人选择,儿孙自有儿孙福也管不了那么多。
至于当年出家的决定,贤清法师,也就是当年的张光明也做出了回应。原来,张清光早在学习时,在学术研究以及工作经历中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反而越来越迷茫,但最终他意识到了佛教的真相。
张清光
从那时起,张清光对佛教非常感兴趣,而且他也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张清光在长年的学习生涯中接触到了佛学,并为之痴迷,佛学可以让他回归宁静,感悟生活的本质。
他说,对世间生活的观察,令他非常失望。他厌恶人与人之间的曲意逢迎,哪怕是投入科研,为科学做贡献,那渗透进社会每一个角落的逢场作戏的风气也不能让他完全摆脱。
如果要承受这样的风气,那么只会越来越疲惫,逐渐被卷入其中。
自私自利又要肃肃宵征、整日出卖尊严只为一日三餐,这样无耻的社会关系网让他觉得自己受人摆布,而不是凭心而行。
张清光
张清光感到了对于尘世的厌倦,于是选择了另外一个远方,他投身于佛门中修行,希望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价值。或许是看穿了红尘,也许是大彻大悟,虽然自己的决定注定不被人理解。
虽然同样难以舍下父母亲情,但是张清光还是毅然决然选择了这条不被世人理解的道路。
如今13年过去了,张清光也早就已经适应了寺院的生活,并且悠然其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
如果你愿意花费些时间去搜索佛学相关的网站,就会发现能越来越多地看到贤清法师的身影,他已经逐渐在佛学界拥有了显赫的声名。而当年的清华博士生张清光已经渐渐被人所遗忘,贤清法师已然超脱物外,不愿纠结俗事。
贤清法师
而出家后的张清光并不是一心遁入空门不问世事的天外高人,在出家之后,反而将当年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寺庙里来,他对于龙泉寺的管理管理模式进行了分化,使得龙泉寺名声大噪,摆脱了原本寥无香客的冷清场景。
在宣传形式上,贤清大师也不局限于传统的讲授方式。他积极接受并利用自媒体等现代媒介的方式向世人弘扬佛法,劝导人们向善,也希望更多的人在佛法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近年来贤清法师已经是一位佛学大师,有着很多尊崇他的信徒。这些信徒来自五湖四海,但都折服于他的佛法。
贤清法师也经常出席一些佛法演讲,而他的演讲,对于那些尊崇佛法的人而言,都是一票难求。
贤清法师
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贤清法师现在除了是清华大学博士,还是北京龙泉寺国际弘法事务执行长,荷兰龙泉大悲寺副主持,湖南践行国学公益基金会特聘教授。近年来,贤清法师多次参加佛学国学活动。
如17年贤清法师在长沙第26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上授课,为现场的300多名学员作了《佛教与心文化:构建心文化,创造心和谐》的讲座。
18年在长沙国学与教育高峰论坛暨第30期企业家国学践行公益研修班为学员讲授《心效能训练》。
近日,曾被封为龙泉寺笑容最灿烂的贤清法师已经还俗,而在还俗之后他并没有使用本名张清光,而是改名张曙中继续投身于国学和佛学传播中去,完成了出世再入世的修行。
贤清法师
对于张清光的选择,仁者见仁,对此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不管看法如何,我们都要尊重他的决定。
事实上,张清光作为一个拥有清华博士学位的才子,能从寒门学子苦读成为清华博士,一定也有着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张清光也无疑是勇敢的,他虽然不被大多数人理解。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依然勇敢而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诗经中有一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大概是张清光本人内心境界的最好概括。
张清光
将普通人劳碌的一生,与决然追寻心中宁静的张清光相比,当真是令人慨然。他是一个超脱了红尘世俗的人,世间的烟火气息不适合他,他拥有并向往凡人难以理解的自由。
于是从张清光这精彩的人生之中,我们也能看到别样的风景。争名逐利的人对他放弃自身成就而冷嘲热讽,而心思纯净的人却看到他为追求心中所求的洒脱。
或许多年之后,我们身陷世俗之时,又会想起曾经有一清华博士生化身寺庙博士僧,那时候,我们会再一次感叹他的勇气。
参考文献
贤清法师:在困境中提升智慧.腾讯新闻
心的开示 新的开始——贤清法师讲课感悟集锦.搜狐新闻
半路出家.贤书法师
第五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于12月18日在福州正式开幕!腾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512736307_120409334-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