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先上岗再考证”理解为“放宽教师入职条件”是一种误读

2020-04-27   三水三心

一,消息来源

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官网23日消息,4月2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施部分职业资格“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的通知》,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部分职业资格实施“先上岗、再考证”阶段性措施。

二,消息解读

在通知中,关于教师资格的部分,通知中提到:

凡符合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和教师资格认定关于思想政治素质、普通话水平、身体条件等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可以先上岗从事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再参加考试并取得教师资格。

这里有几个先决条件:

一是针对群体是高校毕业生。也就是说,没有取得高校学历的人,不在“放宽”的范围之内。在此之前,国家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是很明确的,而各地市州或区县,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成都地区的新任小学教师,就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目前研究生已经占了一定的比例。

二是有基础条件的限制。通知中很明确,必须要具有4个条件。一是符合教师资格报考条件;二是必须具备思想政治素质条件;三是普通话条件;四是身体条件。

三是工作性质条件:符合这些条件的,可以先上岗,但后面,依然必须考试——也就是说,“持证上岗”的总原则,是没有任何变化的,这不过是在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的阶段性管理方式罢了。

所以,将“先上岗再考证”理解为放宽对教师入职条件的限制,事实上就是一种误读。

三,原因分析

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需要作出符合条件的“先上岗后考证”的政策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延迟。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今年3月举行的教师资格考试被推迟(见下图)。也就是说,不是不想持证上岗,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举办考试——都没考试,哪里去持证?

第二个原因,是学校工作的需要。

由于每一年,各学校都有教师退休或者其他原因离职,必须要补充教师——可以说,一旦无法获得新生教师,有些学校,开学都成困难,甚至,有学校开不了学。

第三个原因,是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层次的需要。

不懂教育的人,不知道教师队伍梯队建设的意义。笔者了解到,有一所学校,因为在某一年引进了大批的老师,目前,面临严重的老龄化问题:5年之内,将有50%的教师退休,青黄不接,学校必将面临严重的质量危机!

第四个原因,是就业的需要。

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没有开展教师资格证考试,那么,大量的毕业生就无法取得教师资格证,也就不能就业——那么多人毕业就失业,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这不就是刚毕业就失业吗?

所以,个人以为,国家在这个时候采取这样的措施,不是放宽限制,而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正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