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民都在关注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问题,由于开学季已过,大家更关注的是什么时候开始线下开学。但由于学校牵涉面太广,有朋友就提出了问题“如果开学后学校有疫情发生会是什么后果?”。三水三心以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开学后发生疫情”,这其实是将最坏的情况,提前思考——在管理上,我们需要有一种极限思维,就是把问题最坏的一面想到,这就有助于我们未雨绸缪,做好各种打算。
“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其实是做好相应的准备,背后隐含的,是做出决策必须要具有的审慎态度。
如果这个问题再加上一个技术方法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就全面了。所以,下面,三水三心就从这三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开学之后会不会发生疫情,这应该归专家根据掌握的各种信息特别是病毒传播的特点,进行综合判断。作为教育人,我们只能依据正规媒体的报道,来做一些分析。
在三个省5所监狱暴发疫情之前,三水三心根据近期确证和疑似病例的17连降以及大多数省份出现的零增长,乐观判断,除湖北以外,各地将于3月初分批分类开学。但鉴于疫情爆发后,我推翻了原来的看法,因为监狱和学校,都是人员聚集的地方,加之学生及家长的流动性,远比监狱强,更有与学生处与发育阶段,自身防护能力差、免疫机制不健全,更容易造成病毒流行。
所以,开学后暴发疫情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学校爆发疫情,即使只有极个别地方爆发疫情,都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面临的后果,将极其严重。
一是严重的社会反响。由于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若干个家庭,全国2亿多学生背后,几乎涉及到家家户户。一旦学校爆发疫情,社会反响将极大,甚至不排除出现某种程度的集体恐慌!
二是对教育影响深远。那么多年来,教育都是按部就班的,突遇疫情,大规模延迟开学,在我的知识范围中,尚属于首次。由此,极有可能再次全面休课,而开学日期将更加难以确定,中考、高考必将受到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社会都将受到影响。
当然,对于教育方式、手段、场合等,都将产生难以预计的影响。个人以为,如果学校出现疫情,以后的学校,将全面走向微型化,远程上课将成为常态。
三是对决策者的影响。一旦某地出现校园疫情,必将有人因此承担责任——鉴于出现疫情,已经处理了很多人,学校出现疫情的话,处理的范围和力度将大得多。所以,大量的人员下课,就是必然的后果。
就在前天,江苏宣布:3月起,全省初中和高中继续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小学中高年级和特教学校实行居家学习指导,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推行居家生活与学习指导(见下图)。这个时间点,绝不是巧合!
当然,校园发生疫情,对于社会经济,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孩子不能上学,家长怎么办?各个行业可能都将受到冲击。
当然,我们前面说的是最坏的情况,只有做好最坏的打算,把困难想得充分一些,决策才能更谨慎一些,效果才会更好一些。所以,如何避免开学之后校园发生疫情,才是这个问题的关键。
1.谨慎决定开学时间。由于开学之后,必然导致人员聚集(班级教学之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改变),各地在作出开学时间的决定之前,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在某一个区域至少连续出现14天0增长之后才开学,以避免潜伏期的影响。
2.学校做好病毒传播的防护措施。各校、各班要按照专家的指导和上级的要求,做好预案,准备好防护物品,对校园及周边进行彻底的消杀,预设好隔离间,加强对学生体温及其他身体状况的监察。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启动预案。
在管理上,可以采取减少在校时间(比如暂停延时服务)、减少将聚集活动(比如各种非必要的集体活动)、开窗通风通气等等。
在教育上,要及时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意用手擦拭眼睛等等。
3.家庭做好防护措施。
而家庭里,家长要克服困难,为孩子准备好防护物品,如口罩、消毒液等。如无必要,家长自己也不要出入人群聚集地,更不要与疫区人员接触,以免感染病毒并传播给孩子,最后导致校园疫情。
4.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及时处理。
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检查督促措施,及时对学校的防护准备进行纠偏,对防护不力的人,要下得了重手。
而疾控部门和医疗部门要深入学校,加强指导和反馈。最关键的是,要协调各种防护用品和药品,对有新冠肺炎症状的,要建立绿色通道,做到“快发现”“快送医”“快诊断”“快救治”,避免因为学生感染病毒造成严重后果引发后续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