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眼花缭乱的咖啡滤杯,应该怎么选?这4点你要知道

2019-08-05   纯味精品咖啡

精品咖啡随着"第三波咖啡浪潮"的洗礼,逐渐被人们所熟悉。现在包括星巴克、costa等国际巨头也都加入了精品咖啡的销售行列,而作为私人的咖啡馆,更是将精品咖啡作为自己的特色进行宣传。

现在去泡馆,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手冲、冰滴等等。那么如果自己在家里,如何进行手冲咖啡呢?

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准备好滤杯、滤纸、磨豆机即可自己在家冲出自己想喝的美味了!

而很多小伙伴,在选择滤杯时,经常私信问到我,那么多的滤杯,怎么选呢?

这篇文章,带你了解不同咖啡滤杯的,让你选择一个逞心如意的好玩意儿~!

01 咖啡滤杯的种类

20世纪初期(1908年),滤杯、滤纸被发明,经历了百年沧桑,演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不只是外形的不同,也影响着流速、萃取时间。这导致咖啡的口感每种器具侧重都有所不同。

扇形滤杯(梯形滤杯、台形滤杯)

扇形的下方通常是一孔、双孔、三孔,流速较慢所以咖啡的萃取时间也会较长,要注意的是使用的滤纸与滤杯的贴合程度,若滤纸会贴合下方的孔,那可能会造成流速过慢以致萃取过度,咖啡出现苦味,所以应该选择吻合而非全贴合。

KALITA 101 咖啡扇形

这种形状的设计在 1908 梅利达本茨(Melitta Bentz)制造出咖啡滤纸时一起被设计出来,起初都是单孔的设计,在后来的改良下才会有更多孔的设计出现,几孔决定了流速,需要看每个人对咖啡的需求选择孔数。

锥形滤杯

Hario V60 锥形滤杯

在市面上除了扇形之外最常看见莫过于锥形滤杯,锥形的差异大多数在于杯身的沟槽设计,沟槽是让咖啡萃取液流入杯中的通道,因此沟槽的设计就也影响了流速。像是许多人推荐的 KONO 名门沟槽只有杯身的一半或是一半以下,没有沟槽的地方滤纸是贴合杯身的,造成流速较慢,适合喜欢较为浓厚口感的咖啡;而另外最多人使用推荐的Hario V60则是沟槽延伸至整个杯身,流速较为快,冲出的咖啡口味较为明亮、干净,是个极为推荐的咖啡滤杯,新手使用 V60 可以快速上手。

蛋糕杯(波浪滤杯)

KALITA WAVE 波浪形

波浪滤杯为 KALITA 的专利,配合使用的滤纸像是杯子蛋糕纸的折痕一样,也被称作蛋糕滤杯,但在英文使用的是 Wave ,还是较多人叫他波浪滤杯,利用滤纸的折痕取代倒流的沟槽,因为碰触杯身的面积较小,能让咖啡粉能够被均匀的萃取,不管是新手还是玩家都很推荐的一款,近年来手冲咖啡比赛也常常看见波浪滤杯,而市占没有这么高的原因是波浪滤纸较为昂贵,每一张约是普通滤纸的两倍,也是一个小缺点。

金属滤杯

BARTELLI 金属滤杯

金属的材质能够留住咖啡的油脂。层次、Body比纸滤纸来的多;纸滤纸所虑出来的咖啡较为干净、明亮。金属材质优点在于只要清洗就能够继续使用,而明显的缺点则是咖啡的细粉容易被一起冲入咖啡中,造成杯底都会有咖啡粉沉淀,程度严重的话更会影响到整杯咖啡的口感,能够解决这问题需要一个筛粉器,让咖啡更纯粹一点。

02 滤杯材质差异

材质的差异在于比热,陶瓷、树脂、塑料、不锈钢、金属等等,是锁住温度的效果,像是陶瓷的制作较为厚实,温度控制效果比塑料好,在萃取咖啡时温度维持效果较好,若你因为换了材质而感受到咖啡的口感较苦或是较无味道,可能要调整水温,去练习与器材的甜蜜点。

材质也会影响到价格,如果要冲出一杯好咖啡更需要的是了解器具以及多加练习,也不是说越贵的越好喝,大家一起多多练习吧!

03 买滤杯前需要知道的4点

  • 材质:市面上陶瓷、塑料、玻璃、金属、树脂为主,材质影响的是保温度,萃取咖啡的温度也是影响口味的因子。普遍认为陶瓷是保温度最佳的,可以推荐的方式是在冲煮咖啡之前先温杯,让温度先有所提升。
  • 流速:对于流速的掌控,以及使用的咖啡豆或是研磨粗细度都有关系,扇形与波浪的较慢,锥形的较快一些。
  • 尺寸:若家里是多人使用,那必定要购买较大的,以及配合的滤纸,这些都是采买该注意的小地方。
  • 设计:对于喜爱设计感的朋友,设计也是一个考虑点,每家厂牌都有设计不同的颜色、款式,甚至是特别款,想搜集的朋友也可以参考各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