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首批科创板公司2019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已出炉。截至目前,除杭可科技以外,其余24家公司已经预告了今年上半年业绩。整体来看,大部分公司业绩向好,21家公司业绩“预喜”,占比高达87.5%。
一、募资370亿,平均市盈率53.50倍
根据首批上市25家企业发行的募资额数据,25家企业募资总额为370.18亿,平均募资额为14.81亿,其中募资额最大的是中国通号达到105.30亿,最小的是安集科技募资额为5.2亿。
绝大多企业募资额在20亿以下,只有中国通号和澜起科技在20亿以上,其中澜起科技募资为28.02亿。募资在10亿到20亿之间有11家,募资在5亿到10亿之间有12家。
这25家科创企业的发行市盈率平均达到了53.40倍,其中发行市盈率最高的是中微公司达到了170.75倍,最低的中国通号只有18.80倍。
相比于行业平均市盈率,只有航天宏图(688066)、天宜上佳(688033)和中国通号(688009)3家企业的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水平,其余22家均高于行业估值。
在A股,传统企业发行上市有一个发行市盈率23倍的红线,而在科创板作为市场化发行的试验田,25家平均市盈率为53.40倍,远远超出23倍。
仅有中国通号(688009)一家低于23倍,其余的发行市盈率均超过30倍,由此可见,科创板在上市之后放量上涨的空间将会大打折扣。
由于科创板开板之初主要是受市场情绪和资金博弈所左右,但中长期而言,还要回归到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那么,这25家上市公司的质地到底如何呢?
二、首批企业成长性惊人
根据25家企业的中报预告数据,只有三家企业预计净利润出现亏损,占比为12%,其余的88%的科创企业均为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以中微公司(688012)业绩同比变化最为明显,出现扭亏的良好局面,净利润同比增长288.66%。
在25家企业中,净利润出现暴增的还有嘉元科技(688388),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达到219.17%。
除了上述这两家暴增的科创企业外,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50%的科创企业还有5家,它们分别是瀚川智能(688022)净利润增长90.15%、安集科技(688019)增长77.65%、睿创微纳(688002)增长72.50%、交控科技(688015)增长69.95%及天准科技(688003)增长55.26%。
对25家科创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六成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达到20%以上,其中以瀚川智能(688022)最为突出高达47.29%,其次的是光峰科技(688007)高达45%,心脉医疗(688016)也达到了44.85%。
而在首批科创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0%的只有三家,它们分别是容百科技(688005)为9.13%、中微公司(688012)为7.63%及西部超导(388122)为7.04%。
在7月22日,投资者更要关注科创板开板之后,科创板的投资者结构对于市场波动的影响。
三、开板首日超额收益可期
根据上交所统计,截止6月底,科创板合格投资者有效开户数约为290万户,符合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户数约为320万户。
由于科创板准入资格的投资者人数比较少,几乎没有资金量很小的投资者,它使得科创板的投资者结构“偏机构化”,这就决定了在传统A股市场爆炒新股的现象,很难在科创板重演。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的试验田,在这次25家企业IPO定价过程中,通过市场进行定价,只要这25家企业IPO信息披露是真实有效的、是完整充分的,这时科创板的定价无论高低都将由市场决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科创板新股定价将大幅压缩一、二级市场差价,甚至还可能出现少数新股定价过高的情况。
在7月22日开板的科创25家企业,预计募资348亿元,其中60%--70%获配股份可流通,即有209--244亿元可以流通。
如果科创板开市首日与创业板开市首日的相同换手率,也就是说换手率在80%以上,开板首日的科创板交易额约占A股成交额约4%,约占创业板日成交额的23%。(涨幅越高,吸纳的资金就越多)
对于科创板首日的表现取决于市场情绪和资金博弈情况,而对于中长期走势则取决于股价与公司实际阶值之间的差距及科创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
预计科创板上市首日有望取得较高的涨幅,但由于5个交易日不限制涨跌幅,5个交易日后价格走势趋于下降走势。因此,在首日大涨之后,要注意随后一个月价格回归的风险。
总之,科创板由于具有一些成长性惊人的优质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赋能,在这个市场中将有可能成长出中国的下一代的“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新浪理财师”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文中的信息均来源自市场公开消息,本平台对这些内容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据此操作可能导致的风险。交易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