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南同名小说改编,由滕华涛执导,鹿晗、舒淇主演的科幻、战争、爱情片《上海堡垒》至今已经上映了四天,与昨天艰难破亿之后,今天的排片仅有7.5%,而票房占比则是惨淡的3.3%。
而《上海堡垒》在国内目前最权威的电影评分网站豆瓣的评分,从开画的4.2分,三天之内跌至3.3分,直逼去年的“烂片之王”《爱情公寓》大电影的3.1分。许多网友评论称:《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大门,《上海堡垒》把它关上了。
这部耗资3亿的“科幻巨制”上映首日拿下了7600万的票房,他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朝着10亿的级别去的,但是如今三天将将破亿,而第四天的截止下午四点票房不到300万,猫眼的预测最终票房仅有1.48亿。
之前我们往往看到一些电影,顶着“烂片”的骂名,却拿着动辄几亿甚至十几亿的票房,然而这种情况放在《上海堡垒》上,却不再适用。是鹿晗的流量不大吗?还是舒淇的票房号召力不够?
相比于从前众多“高票房低口碑”的电影,这部《上海堡垒》似乎也具备高票房的条件-著名IP,流量明星,热门档期等等。但是从《上海堡垒》上映口碑就一直告急,从而引发的从排片到票房的全线崩盘也是在最近的电影中很少见的。
《上海堡垒》主要讲述了未来世界外星黑暗势力突袭地球,上海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以鹿晗饰演的大学生江洋和舒淇饰演的女指挥官林澜所在的灰鹰小队则要迎战外星侵略者,在上海为了保卫人类最后的希望与外星人战斗的故事。
挺简单的一个故事,打外星人。
但是拍出来的剧情真的是让人观感极差,从“无人机,自爆!”到“向我开炮”。再到本人掌纹解锁遗物箱。一个又一个的奇葩剧情,挑战着观众的智商。(为了不剧透就不仔细说了)
而作为一部科幻片,特效部分则是重中之重,这部电影的特效部分让我感觉回到了二十年前,那个还是用突出蓝色调来显示科技感的特效年代。
还有这部以上海陆沉为宣传噱头的电影,影片中上海陆沉的特效在哪?外星人把地球其他地区全都炸的差不多了,观众就是奔着炸上海去的,但是上海的高楼大厦们真的是坚挺,除了冒一点烟,其他毫发无损。只有一个远景楼房像瓦楞纸一样倒塌的场景,有点糊弄的意思。
而且这样一场全球性的大灾难,东京铁塔炸了,英国大本钟炸了,美国自由女神像炸了,法国埃菲尔铁塔也炸了,但是上海沉没之后东方明珠依然矗立,一根毛都没有少。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吗?
最后就是一部电影重点之一的台词问题。
这是一部很少见的绝大部分台词对不上嘴型的电影,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看了一部国外的译制片。
而且,整部电影主角的心理活动全靠旁白解说,这个表现力真的没法吐槽。
这部电影是曾经导演过电视剧《蜗居》,《裸婚时代》以及电影《失恋三十三天》的滕华涛执导的,本是一个不错的爱情片导演,在一部自己并不怎么熟悉的科幻片领域里,想加入自己熟悉的爱情片部分,所以让这部电影的风格变得很诡异。一会儿是不够硬核的科幻,一会儿又是不够唯美的爱情。
本身就导演擅长的风格而言,拍出一部精彩的“倾城之恋”也是可以的,但是就这部电影的特效来说,城是没有倾,而就情节而言,恋又显得不伦不类。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从2013年开始筹备,六年的时间却没有打磨出一个合格的剧本,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毫无诚意。
很多人把《上海堡垒》的票房口碑双崩盘归罪与主演鹿晗,但是我觉得,鹿晗在整部电影中所贡献的演技,不能说精彩,但是相比于谜一样的情节和可笑的设定,除去饱受争议的发型,鹿晗的演技完全配得上这部电影。
总体上来说,因为鹿晗而选择不看这部电影的人,和因为鹿晗不管电影好坏都要去支持的粉丝基本可以五五开。所以鹿晗对这部电影票房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而电影质量方面,本身毫无诚意的剧本台词以及特效才是造成这部电影扑街的根本原因。虽然鹿晗的演技有待商榷,但是那个说着“cut,这条过了”的人毕竟是导演。所以就算让一个演技爆棚的其他演员去演,这部电影也不会因为男主的演技而上一个档次。所以我认为,鹿晗对这部电影的评分影响不超过1分,那么,3.3分和4.3分,有区别吗?
这部电影若是能早上映一两年,可能会因为流量效应而有一定的票房保证,或者这部电影在《流浪地球》之前上映,也有可能会因为国内科幻的羸弱而收获一定的口碑,但是他没有。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里程碑式的一部作品,虽然在情节和台词上同样存在硬伤,但是仍然是一部除去情怀加成和意义加成可以到达6-7分的电影,而《上海堡垒》选择在上映之前,用《流浪地球》的情怀加持自己,却又达不到这样的水准,被《流浪地球》提高了标准的观众们自然不会买账。
鹿晗从出道以来一直以男生女相被人诟病,太过清秀的长相也让众多观众提不起兴趣。但是鹿晗人气巅峰的时候大方公布恋情,以及后来怼黄牛都证明了这个清秀的小男生其实是有爷们的一面,虽然失去了部分女粉,却也让一些路人对他有了一些好感。
而且这部流水账一般的《上海堡垒》上映的时间选在了八月,七月的时候,一场“周杰伦粉丝打榜”闹得轰轰烈烈,一场空前的关于“流量”与“实力”的讨论还正在进行。在这个“天下苦流量久矣”终于被拿到台面上来说的档口,这部电影的主演鹿晗作为流量的代表自然要被拉出来背锅。自华语歌坛的听众舆论疯狂反扑之后,中国影坛对流量演员和不专业的资本多年来扰乱影视创作情绪的反弹顺理成章。
关于流量与小鲜肉这个话题,观众们总是有很多的不满,最多的也就是作品的质量不足以及饭圈的不够理智。
如今鹿晗马上就要三十岁了,也快过了鲜肉的年纪,之后的演艺生涯,就要靠作品说话了。
近年来鲜肉转型最成功的当属李易峰,他的《动物世界》让他彻底的撕掉了小鲜肉的标签。
而再往前推,还有陈冠希的《狗咬狗》。放弃本身干净帅气的形象,出演一个肮脏,邋遢,暴力的杀人犯,让陈冠希从《无间道》和《千机变》里的花瓶变成了实力演员。
希望鹿晗可以从前辈的经历中找到自己演员生涯该走的路吧。
最后说一句,鹿晗的《世界末日》唱的挺好听的,也证明了周董的歌,只要不乱改旋律,都是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