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堂的魔鬼》热度还未消散,邓紫棋一首三年前的老歌《画》又火了起来。
那么邓紫棋老歌的在短视频平台上翻红是因为她的歌符合某音“神曲”的特质吗?其实不是的。
内地的大部分歌迷认识邓紫棋还是在2014年,邓紫棋参加《我是歌手》,一首原创的《泡沫》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个小小的身体里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以花式夸人而被人们熟知的山河老师评价她:游刃有余地去展示各个音区,各种表情,各种技巧,长得又漂亮,而且又能创作,而且唱的那么好。
除了《泡沫》,在那届《我是歌手》上,《喜欢你》、《龙卷风》、《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也是惊艳了很多人,同时也都是那年的热门曲目。
自此开始,邓紫棋在内地一路走红。
而她的歌,从《泡沫》到《新的心跳》,再到《光年之外》,再到最近爆红的《来自天堂的魔鬼》和《画》,邓紫棋的歌在以某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一直火爆。
但是仔细听过之后,却发现她的歌其实一直都不符合某音“神曲”的标准。不够洗脑,不够无脑,更不是那种毫无难度毫无营养的口水歌。
其实从短视频平台出现以来,由于产出了大量的口水歌,似乎就被华语乐坛的众多乐迷嗤之以鼻,认为短视频平台滋生了太多的音乐垃圾,导致如今的乐坛萎靡不振。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并不是。
短视频平台虽然给了很多口水歌被广为流传的机会,但是它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流量的平台,同时也是好音乐被发掘的渠道之一。
就如十几年前,网络歌曲盛行的年代,虽然产生了以《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为代表的一大批口水歌,但是通过网络这个毫无门槛的渠道,也让以许嵩,汪苏泷为代表的一批优质的音乐人被我们听见并且熟知。
在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被各种流量粉丝刷的毫无公信力的各大榜单与为了收视率而注重“流量歌手”的电视节目已经无法让许多真正喜欢音乐的歌迷获取到自己想要的音乐了。
这时,短视频平台带着大到吓人的流量做起了十几年前网络在做的事情。
由于一个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红的翻唱一首歌或者一个点击量超高的视频用了一首歌作为BGM被推上热门,再加上转发和跟风的模仿,所带来的听众,或者说流量是巨大的。
那些不够火热的优质的音乐,和人们耳熟能详的优质音乐中间差的,不就是没有被更多的人听到吗?
很多人带着对短视频平台的偏见总是说“这首歌本来就很火了,非要说是某音给它带火的。”
其实每个人关注的圈子都是有限的,可能没有渠道或者说没有机会去关注到这首歌,这是很正常的,但是短视频平台作为一个渠道,让更多的人们听到了这些优质音乐,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吧?
虽然以《学猫叫》为代表的口水歌被众多歌迷诟病,但是能说同样因为短视频平台而火热的《纸短情长》不是优质音乐吗?
邓紫棋的两首老歌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翻红,究其原因,靠的依然是歌曲本身的质量。
当然,邓紫棋公司的不负责任,当年没有做好宣传也有一定的原因。
为什么90年代末到08年左右是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流量这个概念,更没有流量歌手,我们可以从榜单上,电视上和口口相传获得自己喜欢的音乐。
我们看不到那么多的炒作,也没有那么多的综艺,也不了解那么多的歌手,我们从来都是先听到作品,再去知道这个作品是谁的。那个时候的听众,都是因为作品而喜欢上某位歌手,而不是像现在,因为一些综艺给观众们的参与感或者是因为外貌、人设等原因喜欢上某位歌手而去喜欢他所有的作品。
短视频平台正好给了我们重回那个年代获取音乐的方式。
先在一些和歌手无关的短视频中听到音乐本身,再去关注创作和演唱这首音乐的音乐人。
邓紫棋老歌的翻红正是证明了这一点,作为一个比较喜欢邓紫棋的音乐却不像饭圈那样时刻关注她本人的歌迷,在这两首老歌火爆的时候会很惊讶的问上一句:邓紫棋发新歌了?
那些在饭圈里圈地自嗨,只会限制了自己对于好音乐的获取,同时也让本来就已经青黄不接的华语乐坛更加寸步难行。
这种只关注作品本身,而不是更多的去关心歌手上了哪些综艺,有哪些人设,或者是歌手有没有整容这些花边新闻,才可以听到更多的好音乐。
最后引用薛之谦在《吐槽大会》上说的几句话吧。
“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怀才不遇。因为这不是八十年代,不会有一个伟大的诗人在马路边上修轮胎,一修就是一辈子,根本就没有人发现他,你只需要在修轮胎的时候,发一个朋友圈,你的朋友就会知道你是一个伟大的诗人,然后再把你介绍给世人。这个世界上的自媒体,已经足够承载任何一种形式的才华。但关键是你必须真的具备才华。”
从来没有人怀疑过邓紫棋的才华,所以在公司宣传不利的情况下,她的老歌依然通过短视频平台火了起来。
或许,能阻止邓紫棋的,就真的只剩下皮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