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初有些关系很“铁”的朋友,也会在不觉中渐行渐远?

2019-07-29     愚伯的自留地

编者言:为什么有些曾经关系较好的老朋友、老同学、老同事,会在以后的情感世界里渐行渐远,直至成为陌路?其实,人生就像跑步,总有人快有人慢,时间地点都不是阻隔,但是当认知不能锁定在同一个频道,即使近在咫尺,也是天涯遥远……


文:古岸云沙

图:古岸云沙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处于各种各样的关系中,最常联系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就是老同学。以前没有微信没有手机,以写信的方式来维系这份感情时,我们觉得我们的感情是最纯粹也是最真挚的。

现在随着微信与手机的普及,朋友圈的更新,反而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联系也越来越少了。以前十天半月聚一次,现在仨月一年也见不了一次。尤其是一些关系特别好的老同学,反而渐行渐远。

到底是时代变了,还是我们对感情的认识发生变化了呢?

前几天看武志红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一个人活出自己的三十个真相》中对关系的定义给我很大的触动。

他说:我们虽然活在关系里,却不能为关系而活,虽然我们渴望爱,也不能为了得到爱而活。我们要建立自我,为自我而活。既不为关系,也不为了爱。


有时候我们找朋友聊天,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情绪。当这种情绪的回应,得不到情感上的认同,我们基本上就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了。

工作多年,也换过多家单位,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对朋友也慢慢产生了这样的概念——在我的心里,真正的朋友,理应是如此这般:

他们会给你这样一个印象,不管是平时的沟通交流,还是一起合作共事,均会给你一种舒缓自然的感觉,双方都可以彻底放下一切的伪装,丝毫不用设防,同时,他们的内在都装着满满的正能量,每次相逢,都会有别样的欣喜和收获,这种感觉让你忍不住去学习成长,才觉得配和他们交流。

这种朋友,即便相隔很长时间见面,也没有丝毫的生疏感。这,也就是所谓的朋友吧。

但在生活的事实上,有两种关系却让我们渐行渐远。

一是我们不断地掏空自己去支持别人,如果我们得不到内心的滋养,不足够,我们就会被“反向塑造”,被TA的习惯与思想所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啥人学啥样,最终的结果,要么你们同流,要么分开。对于不够好的爱的回应,我们有权利选择离开。我们需要自己独立的生活,不被影响。

还有一种关系是被别人不断地掏空,TA常常会以付出之名,爱之名,牺牲之名去绑架别人,控制别人,不断地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无论你拥有多少物质,你最需要的还是你的心有人看见和交流。然而这种索求是无度的。当你处于这种关系中,你会觉得很累。人一旦累了,你就会不自觉地选择逃离。

好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支持,相互进步的基础之上的。

前几天我写过一篇文章《真正的好朋友是用来相互麻烦的》,很多时候我们相互麻烦,只是因为关系过硬,值得托付。

其实当我们麻烦对方时,一定是在心里思考了很多次,过滤了很多人,考量再三的一次选择。这种麻烦只有你适合去帮助,不会让你去杀人放火,也不会让你太为难,既便有点难度,也必然会全力以赴的能做到。那些我们从来不麻烦的人,永远也成不了朋友。


我刚刚结束了一段长达几十年的关系。曾经我们之间,无话不谈,交心过命的一起走过很多艰难的岁月。她对我很好,因为太好,让我无以为报。她很好,我也很好,只是我们不能再走下去了。她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会与她结束这种关系,她很难受,其实我也不好过,痛哭了一夜,好长时间打不起精神。

但是为什么还要结束呢。我自己反思的结果是在这份关系中,我一直处于被动之中,我觉得很累。没有人愿意负累前行,活着不易,如果不舒服,不如放手,各自珍重。

在另一段关系中,我和朋友多年来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凡是有学习的机会,我们从来不会放弃,两个人常常一起放下家庭与孩子,静心去学习放松玩乐几天,相互交流一些人生的看法,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我的生命中,她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人说:人生就是赶一段路,有些朋友只是顺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散了也就散了。而那些和你在相同轨道上不断奔跑的人,那些不断自我成长并且帮助你成长的朋友,才真正值得你以宝相待。


到了知天命这样的一个年龄段,我们已经不再需要为取悦别人而活着了。我们只需要从自己的本心出发,与让我们舒服的人交往,做喜欢的事,尽量不再麻烦别人。

朋友只会越交越少,不会越交越多了。正像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人生就是赶一段路,有些朋友只是顺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散了也就散了;而那些和你在相同轨道上不断奔跑的人,那些不断自我成长并且帮助你成长的朋友,才真正值得你以宝相待。

在忙碌的城市里,在忙碌的生活中,当你陷入绝境或困顿无助的时候,你会忽然想起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egiRGwB8g2yegND2gi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