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指标到校,初三的家长们一定不陌生,毕竟作为孩子们进入四七九等优质高中的快速通道,拿到指标到校的名额也就意味着提前拿到了好高中的门票,所以家长们对于指标到校政策以及名额分配条件都清清楚楚。
但是对我们初一萌新家长们来说,指标到校可能就没那么熟悉了,那究竟指标到校政策是什么?有什么要求?为什么要从初一开始就准备,今天心田君就针对咱们新初一的家长们来科普一下关于指标到校的相关政策,大家一定认真查看了。
简单来说为了均衡教育,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辅助薄弱学校,由教育局部门将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计划按规定比例均衡分配到相应初中学校的招生名额。
其中指标到校生又分为市级统分指标生、区域指标到校生和区域调剂指标到校生。
依据不同分类,市级统分指标生、区域调剂指标生均须参加中考,区域指标生可以不参加成都市统一的中考,但也有的区域是需要参加中考的。指标生参加中考得到的裸分数只要不低于当年重点线就可入学拿到指标到校资格的高中,这个可以说是非常优惠的政策,一旦获得心仪学校的指标生资格,就可以减轻中考升学的很多压力。
指标生对户籍和学籍有严格的要求,它的类别包括: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市级统分指标、区域指标、区域调剂指标。想要申请指标到校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户籍要在本招生区域内(“5+2”区域作为一个招生区域,其余各区<市>县各作为一个招生区域,全市共16个招生区域);
2.初一年级即在本校按政策规定入学、有本校3年正式学籍且在本校连续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正常转学的,应在本校连续读满2个学年以上、且有本校2年或以上正式学籍;
3.择校生不能享受指标到校生政策(主要是跨区入学、借读生、外地生);
4.德、智、体、美优秀,综合素质评价达到A等、体育达标。
区指标到校的话,也是看重一诊和二诊成绩,以 2018 年各区为例:
锦江区:0 诊 20%+一诊 80%
成华区:8 年级上期末考试、8 年级下期末考试、初三一诊和二诊
青羊区:一诊 40%+二诊 60%
武侯区:综合一二诊成绩
高新区:0 诊 20%+一诊 50%+二诊 30%
所有指标到校生均须参加中考报名,完成体育考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和初中毕业考试。
中心城区:市级统分指标生和区域调剂指标生均要参加中考,中考升学成绩(不含特征加分)不低于“5+2”区域省二级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方可录取。
“5+2”区域的区域指标生不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中考,其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科的初三毕业会考由初中毕业学校自行命题,统一定于5月23日、24日举行,政治、历史科目毕业考试仍参加全市初中毕业考试,学校自行组织的5科毕业考试成绩(包括学生报名号、姓名、毕业学校、学科分及总分等信息的数据库和书面材料)在5月30日前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其余6个区的区域指标生是否参加中考、参加中考后的分数要求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执行。
新六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双流区、温江区、郫都区、新都区的区域指标生是否参加中考、参加中考后的分数要求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公布执行,若不参加中考,则按“5+2”区域统一的时间及流程操作。
中心城区:符合录取条件的指标到校生,均不需要在网上填志愿,由成都市招考办统一组织各招生学校在第一批办理录取手续,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以后各批次、类别录取。
2019市指标到校生分配情况
一般来讲,同一所省二普高的市级统分指标原则上分配到每一所初中学校,不将名额集中到某一所或者某几所初中学校,所以每个享有指标生名额的初中学校一般有多个高中学校分配的指标生名额,而且某一所高中学校为某一所初中学校提供的指标生名额一般都很少,大多在0-3个之间!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成都大多数私立,如嘉祥、成外、实外、三原外国语、树德博瑞、七中实验等,是不会申请四七九等重高的指标到校名额。
为什么指标到校需要从初一开始就准备起来?在很多家长的观念里,升学那是到了初三才需要担心的事,但是指标到校有所不同,除了上述的基本条件之外,指标到校名额参考的重要数据就是孩子在学校的成绩。
2020的家长们如果将指标到校作为孩子的升学途径,那么来初三的几次大型考试都需要重视起来。因为能否拿到指标到校名额,与一诊、二诊的成绩直接挂钩,有的学校还有参考初二期末也就是零诊的成绩!
近两年的指标到校政策几乎是没有变化的,下面看一下19年的指标到校政策了解一下吧:
文章由心田君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中考指标到校,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下方评论区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