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评析:加强道德建设 弘扬社会正能量

2019-10-09   申论一点通

加强道德建设 弘扬社会正能量

(申论一点通评析:分隔式标题,前一组动宾短语点明举措,后一组动宾短语点明意义。)

培根说:“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古人尚且知道如此,然而,北大弑母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问题一次又一次在警醒今人加强德育建设的重要性。美德不仅是人立业之本,更是强国之基。唯有注重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提高国民素质,大国梦的实现才指日可待。

(申论一点通评析:开篇以培根的名言引出,诠释了美德所蕴含之意,然后转折引出北大弑母案,通过问题分析指出德育建设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最后总结引出文章论点。名言引入+问题分析+论点,开篇引出自然。)

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要以自律为出发点。在北大弑母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吴谢宇虽为高智商高情商,但是其缺乏一定的规则意识。人们常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倘若人才缺乏德行,没有规则自律意识,那么他们在做人做事过程中极容易投机取巧,触犯法律的底线,最终不仅是自己陷入深渊,更会给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带来致命打击。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从自律开始。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加强道德榜样的宣传,辩证吸取中华传统道德精华,去其糟粕,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提高中华人民的整体素质。

(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1,指出应注重自律。本段以北大弑母案主角吴谢宇为例,分析了人才缺乏自律意识给自身、社会和国家带来的危害,然后进行正面分析,指出个人如何通过加强修身自律达成社会和谐目标,最后总结回扣论点。反面案例分析危害+正面论述宣传价值,对比论证,凸显观点。)

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需以学校教育为关键点。“扶正祛邪、惩恶扬善”,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学校的教育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更应是传递道德的场所。然而,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仍然是故步自封的应试教育,片面注重填鸭式教学,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者,甚至是道德缺失者。北大学子弑母案之所以让人如此震惊,根源就在于天之骄子居然德行如此败坏,倘若学校教育方式不改变,我国教育体系不调整,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知识的累积者,那么社会的发展走向将不堪设想。显然,当务之急是要加强道德建设,学校教育更应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必修课。弘扬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提高从善的信心,使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更加坚实稳固。

(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2,指出应注重学校教育。先强调学校教育对于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再指出当今高校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北大弑母案这一恶劣案例,分析原因根源在于高校德行教育的缺失,最后总结指出,应加强学校教育,回扣分论点。意义+问题+案例原因分析+论点,本段逻辑上可行,不足之处在于北大弑母案前文中已多次提到,本段再次引用,反而会凸显出写作人案例储备不足的问题。)

加强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需以家庭教育为落脚点。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起着示范榜样的作用,家长的管教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成才。然而,不幸的是,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将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对孩子的管教过度严苛;还有的家长片面注重孩子分数,而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毫不在意,最终导致孩子出现叛逆逃学,精神抑郁多种问题。诸多问题无不折射出我国家庭教育方向的偏差,家长的错误观念更是让孩子无法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是国家人才资源的巨大损失。那么,若想培养出道德能力兼优的高素质人才,家长就要知识、品德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3,指出应注重家庭教育。先分析指出家庭教育和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然后列举了当今存在的家长对孩子管教苛刻、忽视身心教育所引发的种种问题,进而分析指出其对孩子、家庭和国家的不良影响,最后总结指出家长应同时加强知识和品德教育,回扣文章论点。意义+问题现象分析+危害+论点,逻辑清晰。)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道德建设,必须“内”“外”兼修,使自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进而培养出真正优秀的人才,保证社会道德的列车行驶在正常的轨道上。(共1088字)

(申论一点通评析:结尾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再次强调道德的作用,与文章开头的名言引用形成对照,然后以三个分论点内容总结重申论点,简洁有力。)

(申论一点通总评析:本文以加强道德建设为议题展开论述。本文的亮点有:1、首尾两段都以名言开头,形成对应之势,布局意识强烈;2、结构上采用经典的五段论,内容上三个分论点从自身、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展开也比较合理;3、文章的论述逻辑整体不错,论证方面有正反对比分析,也有问题原因危害分析。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事例不充足,“北大弑母案”被多次提及引用,这样是不合适的,一个事例虽然能够对多个观点进行佐证,但是同时也会反应出事例举证不典型、案例储备不足等问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申论一点通评析鉴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ID:shenlun1dt)。

点击文末链接,查看更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