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范文评析:无以规矩 不成方圆

2019-11-14   申论一点通

无以规矩 不成方圆

——以规则意识助推中国发展

(申论一点通评析:标题采用了主副标题结合的方式。主标题援引古文,富有文学色彩,副标题直接点明文章核心论点,直奔主题。)

规则是为人处世应遵循的规矩和准则,大到国家社稷,小到公民个人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条条框框的规则保障着中国社会的有序发展,推动国家与民族的兴盛不衰。然而纵观当下,国人的规则意识却日渐式微,很多人满不在乎,更有甚者以违反规则为荣,靠违反规则获得利益,这俨然成为中国发展的悬顶之剑。因此,我们要树立起个人的规则意识,以保障中国蓬勃发展。

(申论一点通评析:先对规则一词进行诠释,接着指出规则对于社会、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然后转折引出当下国人规则意识欠缺的问题,最后总结引出论点,需建立规则意识助力国家发展,回扣文章标题。诠释+重要性分析+问题+论点,开篇引出自然。“悬顶之剑”采用比喻手法揭示了规则意识欠缺的危害,生动形象,令人警惕。)

敬畏规则,提升个人的道德规范。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规则意识不断弱化,在面对利益时往往会选择漠视规则,不仅会出现“中国式过马路”“随意插队”等不良行为,甚至会引发“高铁霸座”“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最终不仅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给他人生活带来不便,甚至让自己身陷囹圄,受到法律的制裁。为此,个人应学会敬畏规则,在生活中以规则秩序要求自身,提升自律,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规范与素养。

(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1,先指出当今社会人们规则意识弱化的现象,然后列举了“中国式过马路”等一系列事例进行举证,分析其对社会秩序、他人生活和自身造成的危害,最后总结提出对策,个人应敬畏规则,提升道德规范,回扣分论点。问题+例证+危害+对策,本段的论证逻辑还是比较清晰的,本段的不足之处在于问题的说明过于绝对,“随着...的不断发展,...规则意识不断弱化”,实际上社会文明整体都在进步,规则意识不断弱化不符合常理,其实只要说明当今社会仍有规则意识欠缺的人即可,言词不用绝对化。)

崇尚规则,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只有在整个社会形成崇尚规则的良好氛围,才能维护现有的公序良俗。就像浙江,面对不礼让行人的驾驶行为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和处罚措施,保障“制度加监管”,凭此在整个社会形成了“车让人”的良好氛围,最终让交通秩序得到大大改善;而反观莆田,地方宗族纽带和家族商帮的悠久传统在当地蔓延,导致整个地区都无视通用的商业伦理和公共规则,假货盛行终成为中国的“假鞋之都”,社会公序良俗荡然无存。从这些鲜明的例子中不难看出,崇尚规则是公序良俗得以延续的保障。

(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2,先点明崇尚规则是维护公序良俗的决定性因素,然后列举了浙江省加强制度监管改善了交通秩序的事例,并用莆田地区宗族纽带和家族商帮损毁规则,使得地区成为“假鞋之都”的反面案例作为对比,通过正反案例对比,总结指出崇尚规则是社会公序良俗的保障,回扣分论点。重要性分析+正反案例对比论证+总结回扣,本段的论证逻辑可行,但是案例选取不够恰当,浙江交通监管虽然引导社会形成了“车让人”的良好氛围,但是这是属于政府行政监管执行的举措,不属于“社会”层面崇尚规则的范畴。)

执行规则,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政府部门在规则的执行上缺乏力度,部分政府官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导致市场秩序严重不公,使得商家将注意力放在搞关系而非经营公司上,严重的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部分学校对于中央提出的政策不加以执行,依旧以培训机构的能力测试作为挑选生源的依据,这导致严重的教育不公,影响中国的人才培养,最终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为此,我们务必重视规则的执行,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必须将政策与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

(申论一点通评析:分论点3,先指出当前政府部门存在规则执行不力的情况,以及部分官员破坏规则以权谋私的现象,并对该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其对商家和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接着又列举了部分学校在挑选生源时无视中央政策的现象,并分析该举措给国家治理带来的弊端,最后总结回扣论点。政府、学校的两个例证,都采用了问题+危害的分析方式,逻辑可行,不足之处在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执行规则”更多的是侧重于政府规则执行方面,学校教育更侧重于社会领域,说影响国家长治久安显得牵强。)

申论范文评析:无以规矩 不成方圆

七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当前中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前行之路却依旧山高水长,我们务必提升国人的规则意识,确保国人学会敬畏、崇尚、执行规则,方能为人民幸福与中国发展积蓄磅礴力量。(共904字)

(申论一点通评析:结尾引用领导讲话的诗句,强调了中国新时代发展的蓬勃之势,指出结合当前成绩,我们依然需要注重规则意识,方可走好前行之路,再次回扣文章论点。)

(申论一点通总评析:本文以注重规则意识为话题展开论述。本文的亮点有:1、标题采用主副标题格式,并以古文为主标题,标题格式新颖,兼具文采;2、文章采用经典的五段论,结构明晰;3、论证逻辑较为恰当,能熟练运用问题、原因、危害的逻辑分析方法,同时采用了分析与例证结合论证的方式。本文的不足之处一在于反应问题的观点过于绝对化,不符合实际;二在于事例选取不恰当,分论点2和分论点3中关于社会和国家方面的例证交叉混淆,削弱了论证力度。)

文章来源于网络,申论一点通评析鉴赏,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ID:shenlun1dt)。

点击文末链接,查看更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