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论题属于申论综合分析中的四种题型之一,题目一般会要求考生谈谈对某些观点或现象的看法,如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副省卷申论真题——第二题: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材料2”,谈谈你的看法。
1.看题干:题干通常会引出某一问题、现象、话题等;
2.看问句:问句中一般包含着“看法”、“观点”等字眼。
依据评论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对某个人的做法进行评论,如“请对“给定资料6”中所展现的两种不同“孝心”举动,作出比较分析,并谈谈自己的见解。”
2.对某种观点发表个人看法,如“给定资料7中提到“版权保护是知识传播的生命线和护身符。”请根据给定资料7-9,分析其理由。”
3.对某种社会现象发表个人观点,如“给定资料5提到“报复性熬夜”这一现象,请你结合给定资料4、5,对这一现象进行评析。”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三个步骤来进行作答。
下面讲解以201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副省卷申论真题——第二题为例。
1.(是什么)先概括评论对象,表明观点态度:根据对材料的分析,从而了解命题人的观点倾向,进而发表观点。如“新技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填平了信息鸿沟,能否突破社会结构屏障,还需要继续观察。”
2.(为什么)展开具体分析:重点分析评论对象,寻求支撑观点的理由。如“一方面,从理论上说,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有利于……”;“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存在马太效应……”。
3.(怎么办)提出对策:当材料中有提供相应的对策时,需将其概括出来。但本环节不是作答过程中必须的,往往是材料有提供相关内容才进行书写。就本道题目来说,给定材料当中并没有出现有关对策,所以,本题的作答不用回答对策。
1、脱离材料:不顾材料态度倾向,只凭个人价值取向来发表看法与观点。
2、观点片面:观点一边倒,只看到某一现象的优点,或只看到某一现象的缺点,有失公允。
3、言语表达过激:语言表达过于情绪化,失去了身为机关工作人员理性、平和的办事态度。
综合分析题与概括归纳题二者之间很大的一个区别在于,综合分析题往往还要求作答需具有逻辑性,因此,同学们在最后书写答案时还要注意组织好语言,使内容连贯、语言表达流畅、通顺。
本文为申论一点通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申论一点通”微信公众号(ID:shenlun1dt)。
点击文末链接,查看更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