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违法辞退来袭,10几万赔偿你确定不要?

2020-01-10     尊而光律师事务所

如果你被公司辞退,是乖乖走人,还是主动维权争取赔偿?

我相信90%的人会选择前者,因为每次我们遇到这样的当事人,他们意难平之余还是会犹豫。

讲真,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赔偿金,它不香吗?

为公司卖命多年,到头来却被公开处刑:辞退常有,补偿不常有,气不气?

对企业来说,总有替补员工,但对员工来说,“被恶意辞退”很有可能是一次人生低谷。

最近年关,我们接到的辞退咨询和赔偿问题超多,大一点的公司处理员工已经游刃有余,弱势者如何兵来将挡,的确是难题。

赵林(当事人化名)在某食品企业工作了10年,去年双方已经开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由于个人发展原因,他和公司协商,调到了武汉这边的分公司A,但工龄以及工龄产生的福利仍然按照总公司的标准执行。

然鹅,辞退说来就来。

去年9月,A公司给赵林邮寄了《解除合同通知书》,说是按公司的相关制度给予的处罚措施,并且将辞退的依据告知了工会。

理由是,赵林在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带关系户小陈入职。

A公司列出了赵林的几大“罪状”:

提供微信聊天截图,说赵林和小陈有过互动;

俩人是同一个学校同专业且同年毕业的,很有可能是同班同学,因为存在利益冲突,不应该录用,赵林却说自己并不认识小陈,分明是知情不交。

面试记录表上写着,赵林就是面试官,并且审批结果为合格;

最后还抛出证人证词,说赵林认识小陈,且具体到了“小陈是其配偶的同学”。

总之,公司用“铁锤”证明赵林的失职,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公司因为工作需要进行调查,你却隐瞒了真相,作出不真实的说明,完全符合我辞退你的情形。

A公司属于非法辞退么?当然。

我们从程序与实体两个方面来看。程序上,需要通过民主程序,如果有工会必须通过开会投票决策,没有工会则要通过全体员工开会讨论规章制度,全体协商一致,并将相应的规章制度公示送达给员工。

虽然A公司确实将理由与依据告知了工会,但我们了解到了,一开始赵林到A公司的时候,签收的总公司规章制度书面文件里,就缺少了《A公司招聘录用管理办法》(这是A公司用以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

实体上,公司辞退员工所依据的规章制度条款要与实体上的事实证据一致。

这也是我们帮赵林维权的突破口。

第一,A公司提供的微信朋友圈互动截图的真实性问题,无法证明微信上的“小陈”就是那位应聘者,对方没有提供原始载体

第二,面试记录表是复试记录表,赵林只有在复试的时候才能接触到应聘者,而且复试具有随机性,更无法证明“此小陈为彼小陈”;

第三,证人证言有异议,证人是A公司员工,与赵林具有利害关系,加之证言有随意性,根本无法证实赵林有说过“配偶同学”类似的言论。

也就是说,A公司想证明赵林在招人的时候隐瞒真相,但又无法提供电子证据的原始载体以及必要的佐证材料。

因此,A公司对赵林的处罚依据并不充分,应该按标准给到辞退补偿金。

基于这些事实梳理,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通过仲裁的方式,我们成功帮助当事人争取到了10几万赔偿。

Ps.由于A公司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赵林的赔偿标准是2N,即经济补偿金=10(工龄)*6000(赵林在劳动合同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2,核算出来是12万。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仅仅只是水面上的冰山,A公司的目的我们抛在一边不予置评,但违法辞退的事情,的确每天都在发生。

公司总能找到花式的理由以身试法,别问,问就是你不胜任工作、工作态度不好、工作效果不OK、公司业务项目调整,你不适合我们的发展战略了......

别信,这些均不在辞退员工的法定情形之列。

众所周知,企业辞退员工,需要视情况而定给出N+1、2N经济补偿,但企业不这么想,他们既想让你走,又不想赔钱。

因为他们想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其次,他们太知道员工维权的潜在成本高,很多劳动者觉得以一己之力无法和大企业抗衡,正面刚也只是鸡蛋碰石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鸡贼”的企业。

他们为了避免劳动纠纷,一开始给HR施压,让你主动提出离职,避免辞退补偿。

这个时候,他们会从你的业务能力上挑毛病,说你工作能力不行,实际上你哪里不行,他们又无法提供证据,总之就是想劝退你,说这是双赢。然而,根据《劳动法》规定,对于末位淘汰员工也应该予以补偿。

50%的朋友在这儿就妥协了,甚至真的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主动放弃。

如果他们发现你并不吃那一套,要求赔偿呢?——开始上手威胁,我们输入搜索关键词,弹出了数量惊人的相关词条。

于是,又有40%的朋友认为劳动仲裁太麻烦,或者觉得自己的赢面太小,止步于此。

这样一来,圆润滚出公司且不带走一片云彩,成了大多数劳动者的结局。

你一旦选择妥协,就是这个下场。

包括我们案例里的当事人,一开始也是非常不自信,也想过“要不然算了”。

但其实,只要证据充分,公司的确存在不合理辞退,在专业人士的介入下,劳动仲裁对劳动者的支持率是很高的,法律会保护我们这一颗颗“鸡蛋”。

所以,当你遇到不公平待遇时,1、千万别签署公司给你的任何协议,避免后续维权陷入被动;2、证据意识,它会在关键时刻助你绝地反击。(劳动合同,社保记录、工资流水,工作群上级对你的评价、与HR或上级交涉时的录音等等,都要注意保存)3、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看看自己有多少赢面。

行业寒冬,不是公司霸权暴力辞退员工的理由,我们希望每一个遭受到职场霸凌的朋友,别在企业与劳动者的博弈中妥协,请站出来勇敢维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69Nl28BxtCz63RL7sL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