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要吃西瓜,奶奶只想买“一小块”被嘲讽,老人抱怨:带娃太难

2020-06-09     西红柿妈妈

原标题:孙子要吃西瓜,奶奶只想买“一小块”被嘲讽,老人抱怨:带娃太难

文|西红柿妈妈

生活中,有的宝妈较忙,要外出工作贴补家用,根本没时间全天陪孩子。部分宝妈在不方便照顾孩子时,可能会把孩子交给婆婆带。只是,婆婆带娃的弊端就是,老人可能会比宝妈更宠孩子,也更容易抱怨。

孙子要吃西瓜,奶奶只想买“一小块”被嘲讽,老人抱怨:带娃太难

欧女士上班特别累,于是就把5岁的儿子,交给婆婆照顾。

这一天,奶奶带孙子去逛市场,孙子看见有人卖西瓜,就跟奶奶说,“我想吃西瓜,奶奶,我渴了。”

奶奶凑近一看,西瓜价签是2.5一斤,奶奶抱怨道,“太贵了,你渴了一会给你买水喝。”营业员笑眼盈盈走过来,主动帮忙介绍。奶奶点头微笑,暗示“不必了”。

营业员自顾自地讲,“这西瓜老甜了,超好吃,又不贵,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孙子一听,眼睛瞪得更大了,开始央求奶奶“ 奶奶,我想吃,我馋了。”

孙子萌哒哒的一句话,奶奶于心不忍,“咬牙”问营业员,“能买一小块吗?你这西瓜太大个头了,我就为了给孙子解解馋。”

营业员不太情愿,有点讽刺地跟奶奶讲,“一整个西瓜也没赚您多少钱,切成小块卖,我就没法卖了。您去别家看看吧,我这卖不了您,下次别来了。”

奶奶摸了摸兜里的钱,又看了看孙子,只好劝孙子说,“要不别买了,奶奶这个月给你花掉了1856元钱,退休金都花光了,你妈又没给我钱!这西瓜也没啥好吃的,我回家给你煮点糖水喝,好不好?”

孙子却在闹:“奶奶,我好渴好渴,我就要吃西瓜,我要给我买!”

旁边的人看见后,没笑话奶奶,倒是在嘲讽孙子:“小孙子这么点就撒谎,还渴了,小屁孩分明就是馋了,不买就对了!”

奶奶听了营业员和路人的话,心里挺不是滋味,感慨道:带娃太难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多数家长会选择怎么做呢?

第一种家长:“咬牙”给孩子买,再穷也不能“穷”孩子

多数爸妈大概都这样,太爱孩子了,哪怕自己兜里钱不够,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只要孩子喜欢,很想要,家长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都给孩子摘下来。

比如,有的孩子想买名牌衣服,家长虽没太多钱,也会选择给孩子“装门面”,买一套品牌服装穿。

第二种家长:不给孩子买,还骂孩子一顿

这类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心有余而力不足。也许,家长对自己的表现心里有怨气,感觉不能满足孩子,内心非常自责。只是,越是如此,家长越容易把气,都撒到孩子的身上。

外人看起来,这样的家长不可理喻,但其实,家长内心的痛苦,只有自己最了解。

当然,还有一类家长,就是本能的对孩子充满恨意,认为孩子总是要东西,非常的烦人。

生活里,这两类家长超级常见。但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合适。

孩子提出超出家长能力的要求,家长到底该怎么做才合适?

直言不讳,告诉孩子家长真实的能力

孩子提出要钱,或是要物品,家长满足不了,觉得暂时没能力帮孩子达成心愿。这时候,家长可以直言不讳,把真实情况跟孩子说。

比如,告诉孩子,家里还有多少钱,这些钱要用来做什么安排。或者,告诉孩子,下个月开了工资钱,可以拿出多少来作为积蓄,给孩子慢慢存钱买。

告诉孩子家长的真实实力,这不丢人。同时,孩子更容易懂事,也许就不会再难为家长,提出超出家长能力的要求了。

不责骂孩子,对孩子多份耐心

家长责备孩子,只会让孩子心里难受,甚至还可能使孩子产生误会,误以为“爸妈不爱我了”。家长对孩子多份耐心,认真解释,说明不满足孩子要求的理由。可能,孩子就会很开心地释然,谅解家长的拒绝。

不自责,不抱怨自己的“无用”,有机会弥补孩子

家长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心里的无用感会十分强烈。有的家长可能会自责,甚至醉酒在孩子的面前,哭诉自己的无能。其实,与其有这种懦弱的表现,不如现在好好努力,以后有机会再弥补孩子。

每个家长都有“软肋”,宁肯委屈自己,也不乐意委屈孩子。可是,家长的能力毕竟有限,无限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适度的爱孩子,对于孩子提出的超出能力的要求,不强迫自己去做,做出适合的选择,对孩子或对自己来说,都更合适些。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lWhmHIBd4Bm1__Yfx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