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红柿妈妈
对于生不生二胎的话题,一直都是众说纷纭,很多父母还在犹犹豫豫中,蓦然发现身边的二胎队伍越来越庞大了。
“困难都是暂时的,两个孩子刚刚好”
我们这代人是计划生育下的产物,90%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如果遇上家里有两个孩子的,他们还会不好意思的遮遮掩掩。
同学小黎有个小自己两岁的弟弟,可她一直觉得同学们都是独生子女,自己却不一样,从没跟我们提过自己的弟弟。直到毕业数年,我们才知道她弟弟的存在。
三年前她随老公公派到欧洲某国,预计今年就可以回国了。谁知道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暂时不能回国了。在我国疫情最严重的阶段,小黎也非常从容,因为她的父母还有弟弟在身边照顾着,生活很有保障。
倒是小黎的老公特别着急,老公是独生子,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虽然自己事业小有成就,可母亲一个人在国内,总让他特别担忧。
如今遭遇了疫情,婆婆成了社区的空巢老人,小黎的老公更是常常彻夜难眠,憔悴不堪。
随着疫情全球发展,此时我国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小黎的父母开始很担心女儿,幸好小黎的弟弟可以每天让父母和姐姐视频,一家人心总是连在一起的。
可小黎的婆婆却独自在家抹眼泪,她不会给儿子视频,只能偶尔接到儿子的远洋电话。这段时间,她茶不思饭不想,一下子瘦了许多。
曾经让小黎遮遮掩掩的弟弟,如今让她很有安全感。以前她坚决不要二胎,可经历这次疫情后,她亲历了老公作为独生子的难处,发出了一条朋友圈“ 困难都是暂时的,两个孩子刚刚好。”
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很多年轻的父母们纷纷认识到:“二胎是一定要生的,即使没钱也要生,过30年你就明白了,困难都是暂时的。”
因为,二胎家庭有这些无可比拟的优势:
1、父母不容易成为空巢老人
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全国甚至全球的学习交流非常有必要,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一旦定居外地,甚至定居国外,那么父母难免晚年非常寂寞。如果老夫妻俩,有一人先离开人世,那么剩下的那个老人便显得特别孤单无依。
父母年轻时可以有底气地说:“一个孩子挺好的。”可老了几个人又能扛得住空巢老人的寂寞呢?
2、两个孩子有商有量
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们遇到任何事情都只能独自面对,甚至为了不让老人担心,常常瞒着老人,自己单打独斗。
而两个孩子的家庭就大不一样了,孩子们长大以后,他们成为了彼此年龄上最接近的亲人,心灵上最亲密的战友。
二胎家庭的孩子们什么事情都有商有量,之前网传的一个段子,就连老人病危时,要不要拔掉氧气管,两个孩子也能有个商量。
3、两个孩子性格更圆融
独生子女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唯吾独尊的生活,性格上难免有些自我和自私。
可二胎家庭往往促进了孩子们竞争意识,他们在互相陪伴,互相帮助的成长过程中,也互相竞争着,这样的家庭的孩子们性格往往被打磨得更圆融,更容易适应社会。
4、父母在压力下自我提升
俗话说“化压力为动力”,毋庸置疑,二个孩子无论在经济还是在精力上压力都会比一个孩子要大得多。但是二胎父母们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往往能化压力为动力。
他们在养育二胎的道路上,不但育儿能力赶帮超,还会不断爆发自己心中的小宇宙,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发动自己的内驱力不断学习和提高,赚钱能力也会节节高升。“ 二胎家庭的父母都是很拼的”,大家纷纷这样感叹着。
二胎虽好,可父母也不要盲目追求,在生二胎之前一定不能逾越这样两个红线:
年龄的红线。
女人的内心再强大,可在衰老面前不能不低头。一旦过了35岁的女性,就成为了高龄产妇,再生孩子就会困难系数就会明显增加。笔者建议,女人即使身体再好,一旦超过40岁最好不要考虑再生二胎了。
精力的红线。
大多数二胎家庭的老大都有老人帮忙带娃,可老二出生后,老人往往身体上已经力不从心。生二胎前,父母一定要评估下自己的工作性质,外出工作一天的父母还有精力陪伴两个孩子吗?如果一人辞职,另外一方可否承担全家的经济压力。这些硬指标很难改变。
宝爸宝妈们,你们打算要二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