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行动》第一制毒村塔寨村的宗族体系是怎么形成的?

2019-05-15     生活秘闻

3000多名警力,109个抓捕小组,海陆空全方位,这并非打击境外势力,仅仅是针对我国境内一个名为博社村的村庄。

14名涉案党政干部、182名网络成员、77个制毒工场、1个炸药制造窝点,缴获冰毒2.9吨,制毒原料23吨,冰毒产量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被称为亚洲特大制贩毒,而博社村也是第一制毒村。

犯罪分子拥有枪支弹药,村庄结构复杂小道颇多,整个扫毒行动尽管艰难,但仍取得胜利。2018年这起历史性的事件被改编,并在2019年开播,它就是《破冰行动》。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觉得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缉毒警察就是那负重前行的人。作为肩负社会责任的一员,缉毒警察在工作乃至生活中,多少都受到了生命威胁。

犯罪分子林胜文企图以金钱收买缉毒警察李飞,这是人民警察受到的诱惑;用PS合成的裸照敲诈宋杨和宋杨之死,这是人民警察本身及亲属受到的威胁;到了后来,各路媒体听风就是雨,或者根本就是愿意做墙头草,哪里热闹往哪里去,在犯罪分子的煽动下对秉公执法的李维民进行人身攻击,这是外部因素,愚昧的人们严重干扰案件调查。

电视剧第一集便是缉毒警察李飞宋杨等人在制毒人赃俱获的情况下仍被村民围困在宅子内,众村民怒吼放人,隐隐有着迫害势头。你说这些村民不知道沾毒品就是犯罪?我不相信,如此在常人看来反常的行为并非夸大,而是真实的故事。

这部剧在我看来最大的优点就是两个字:真实。

就像2013年12月29日电视剧原型的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在这些制贩毒犯罪分子中,老弱妇孺皆有参与,对人民警察展开工作带来极大困难。更别说村民多持有仿制枪支、土制手雷、弓弩等杀伤性武器,稍不留神就会被人海吞没,再出来,已没了生气。

在艰苦侦查两年后,广东省五市公安及边防武警联合出击,此次行动公安干警处于极大危险当中,但这危险,不仅仅来源于制毒村村民。在暗处,头顶“保护伞”盘根错节,“地头文化”极为严重,他们就像一个熔炉,能进来,但很有可能烧死自己。

马克思曾说过: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巨大的利益链使得部分基层人员里应外合充当保护伞,又有宗族势力操控村务,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危险、这些诱惑,更能体现出缉毒警察的大公无私,不畏强权。

我了解到的缉毒警察,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庆功宴照片,警察们聚在一起吃饭,气氛能看出轻松愉快,菜式一应俱全,可他们的脸,全都打上了马赛克。

这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无奈。

他们不能将脸展现在世人面前,在外工作也大多都用化名、外号,联系家人也要极其小心,事后立即删除,干着伟大的工作,却活得像只鼹鼠。

我曾听闻一个故事,一名缉毒警察的女儿问父亲:“爸爸,花是什么颜色呀?”他的女儿从出生到说出这话,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每天在学校和家之间两点一线,她的父亲只有以这种方式保护女儿。

从这部剧来说,团队真实地还原了“三甲”地区的塔寨村、祠堂等地方,并得到了公安部宣传局及广东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有真实警力协助拍摄,在豆瓣上拥有8.5的极高评分。

黄景瑜、吴刚、王劲松、任达华,青年偶像,搭配实力派老戏骨,选角上制作组就为本剧打下基础,人物之间的对白也颇具内涵。从林胜文对李飞说放了自己,他就可以得到八十万,而后李飞开着牧马人出场,看出李飞家境颇丰。到李维民放走香港人,而后知道香港商人是其线人,种种一切都为剧集画上精彩一笔。

缉毒大队大队长蔡永强,在我看来应该同李飞一样,都是剧中为数不多的好人。

有人想问了,蔡永强行为反常,从不正面回答就代表他是好人?

我就说蔡永强和李维民,李维民三问蔡永强,而蔡永强支支吾吾回避问题,说出的话牛头不对马嘴,都是因为他害怕。

他不敢确认李维民到底是哪边的人,若承认制毒村有问题,李维民是反派,那蔡永强很有可能遇害,若称制毒村毫无问题,那么自己又可能被上级彻查,两边选择都不对,只有站在正义一方的人才会回避两边,选择“被对牛弹琴”。不得不说这在我所看到的前六集上是极其精彩的一笔。

这部剧说穿了,就是往深了拍,常人只看见缉毒警察表面,却看不见他们身上的冲动、迷茫、绝望,也看不见他们的血性、坚强、刚毅。

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很多人在替我们背负黑暗,这些缉毒警察,仅仅是冰山一角,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p-TOCmwBmyVoG_1ZIyQ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