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是什么?
满语就是满族人的语言,一种日常使用人数约等于没有的语言。
学习满语有什么用?
没有什么用。
大家知道吗?克林贡语(Klingon Language)是构造较为完善的一种人造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克林贡人是科幻作品星际迷航里一个掌握着高科技却野蛮好战的外星种族。克林贡语的发明者是美国语言学家马克·欧克朗(Marc Okrand)。 很多痴迷于《星际迷航》的爱好者甚至使用克林贡语进行交流。克林贡语有什么用吗?没什么用。很多人学习克林贡语就是追求一种“快乐”。
“无用”,就是指没有对功利的过分追求。
拯救濒危语言
首先,语言是思维的外衣(Samuel Johnson),随着一种语言的消亡,我们全人类损失的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而是跟这门语言相关的一切:族群历史,风俗习惯,文化信仰。
满语即将灭绝,我做的就是要拯救濒危语言。感谢计算机科技的高速发展,让做这件事情的成本越来越低。这件事不功利,靠这件事不能赚大钱,纯粹是兴趣。
为什么是满语? 结构上,满语是一门成熟的语言——语法完善,词汇丰富,有文化历史价值。内容上,有大量书面语料和典籍做支撑。
保护濒危语言有什么意义?“语言就是工具,能沟通就行,已经要灭绝的东西就让它自然淘汰。“ ——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调常常出现,认为被淘汰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在中国讨论到对待汉语方言啊(本人是西南官话——川黔片——四川话——成都话母语者 )的态度时,也经常听到这种声音。这种观点是非常狭隘的,缩小了语言的概念,把语言等同于工具,过于重视语言的功能,而忽视了不同的语言是孕育出多样文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和谐,繁荣的世界应该建立在多样性的基础上,每一个物种,每一种语言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去做很多事情,不是用短视的目光看,有没有用处,价值多少;而是要目光长远,并确立一个正确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语言的消亡,是一个损失,我们需要尽力挽救和弥补。
确实,我们阻挡不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处在消亡之中这个事实。因为学习一种语言确实需要太多时间的投入,学会之后也要大量精力维持才不至于退步。但我喜欢把语言比作光谱,如果人类所有的语言构成整个光谱的话,你掌握的那几种语言就是你的可见光。你多会一种语言,就多看到一种色彩。至于你看到一种新的颜色有什么用,因人而异。但每一种语言消失,相当于这个世界对我们关闭了一部分,人类少了一种未知的可能,而当它发生的时候,我们会对这一切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