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无论是刚开户的菜鸟,亦或是久经沙场的老炮,对这句警示语早已耳熟能详,听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可是“投资有风险”这句话,忽略了两个重要的字的——人人!
没错,投资“人人”有风险。
有人说这不是废话么,别急!之所以加上“人人”这两个字,是因为乍一看投资有风险这句话,会让人误以为投资这件事本身是有风险的,从而忽略人的因素。然而我们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事在人为。
所谓的风险,无非就两种,一个是市场风险,一个是自身风险。90%以上的股民,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市场风险上,每天痴迷于预测市场的涨跌,而很少花时间来关注自身的风险。要知道,看清市场容易,看清自己难啊。
大家身边有没有这种人?如果股票赚钱,巴不得让身边人都知道,并认为这是自己的眼光好、技术好;可如果是亏钱了,要么抱怨股票垃圾,要么抱怨庄家不给力。总之,赚了的话,都是自己的功劳,亏了的话,都是外部的原因。自己拉不下来粑粑,就怪地球没有吸引力???
因此,最近这几年,我也做了适当的调整,由外转内。几乎不怎么关注K线图、趋势图这些外在的、可直接观察到的因素。更愿意喜欢花时间和精力,来琢磨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终推动市场走向的力量。
佛家有个词叫——着相。意思是说执着于外相、虚相、表象而偏离了本质。事实上,很多股民都是着相了的,整天被突破、金叉、放量、中继、盘整、箱体、支撑、压力等迷惑着内心,浪费着精力,想想真是有点可悲。
如果你高估自己对炒股的真正理解,那恐怕只有风险降临了,你才会知道风险。如果你想知道真正的风险来自哪里,去找到一面镜子并站在镜子面前。这就是风险——你从镜子中看到的这个人。
因此,投资有风险这句话,是正确而又不全面的一句警示语。它会让投资者误以为风险来自于市场,从而忽略最终作出决定的是人的因素。真正有风险的是我们自己,市场只是为我们服务的工具而已。
交易者只关心价格,从本质上说,他们买卖的是风险。
市场允许风险从一个参与者转移到另一个参与者。这实际上就是人们创造金融市场的原因,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永恒的功能。
市场就是由一群相互买来卖去的交易者组成的。有些交易者属于短线帽客,只是想一遍又一遍地赚取买价与卖价之间的价差;另外一些是投机者,他们试图靠价格的变化来赚钱;还有一些则是以规避风险为目的的企业。
价格变动取决于市场中所有买者和卖者的共同态度。
共同态度变了,价格就会变化。
共同态度可能会有“自促”作用。
在交易世界里,人类的情绪既是机会之所在,也是最大的挑战。掌控了它,你就能成功。忽视了它,你就危险了。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交易者,你必须理解人类的情感。市场就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恐惧和弱点。作为一个交易者,你要从这些人类情感中寻找机会。
价格的波动足以把一个克己自制的绅士变成一个大哭大闹的可怜虫。
研究表明,人类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容易犯下系统性的错误。在紧张情绪中,人对风险和事件概率会作出糟糕的判断。有什么事能比赚钱或赔钱更令人紧张呢?
其他人的错误判断就是他们的机会,也知道这些错误终将在市场价格的变化中出现原形。
在市场中,很多机会就源自于这些根深蒂固的人类特征。
人类的情绪和非理性的思考可以制造出一种重复性的市场模式,这种模式便是机会出现的信号。
更重视已经花掉的钱,而不是未来可能要花的钱。
研究表明,损失的心理影响可能比赢利大一倍。
对交易行为来说,损失厌恶症会影响一个人使用机械性交易系统的能力,因为使用这类系统的人对损失的感受要强于对潜在赢利的感受,一个人可能因为遵守系统的法则而赔钱,也可能因为错过了一个机会或忽视了系统的法则而赔掉同样多的钱,但前者带给人的痛苦要远大于后两者。
在沉淀成本效应的作用下,一个人在作决策的时候习惯于考虑已经花掉的钱。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倾向于卖掉价格正在上涨的股票,却保留价值正在下跌的股票。
投资者不愿意承认过去的决策并不成功。
在交易世界中,即使是正确的方法也可能赔钱,甚至有可能连续赔钱。这些损失会导致交易者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决策程序,于是对自己一直在使用的方法作出负面评价,因为这个方法的结果是负面的。
人们往往会因为其他人相信某件事就随波逐流地相信这件事,这被称为潮流效应或羊群效应。价格之所以会在泡沫行将破裂的时候仍然疯长不止,部分就是由这种潮流效应造成的。
交易者往往会在一个有效的系统刚要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将它抛弃。
有些交易者对他们的特殊风格推崇备至,以至于其他任何风格都难入他们的法眼。我没有这种偏见。任何有效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固执地坚持一种方法、排斥其他所有方法是愚蠢的。
殊途同归,所有有效的方法都有一些非常类似的特征。
在趋势结束之前,趋势是你的朋友。”趋势的结束和逆转对你的账户和你的精神都是一种残酷的打击。
一般来说,趋势跟踪系统的衰落程度大致接近于它们的回报水平。所以,如果一个趋势跟踪系统的期望回报率是每年30%。那么在衰落期内,你的账户可能从高点下跌30%。
反趋势交易的赢利源泉:市场的支撑与阻力机制。
波段交易(本质上与趋势跟踪交易相同,只不过它瞄准的是短期市场动向。比如,一次成功的波段交易可能只会持续三四天,而不是几个月。
每一种交易策略都有更适合自己的市场环境:也就是说,当市场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运行或处于某种特定状态时,这种策略更为有效。
趋势跟踪者们喜欢平静的趋势。
反趋势交易者喜欢稳定中有波动的市场。
波段交易者喜欢波动性的市场,不管有没有趋势。
不要去预测市场的动向,而是会寻找市场处于某种特定状态的指示信号。
优秀的交易者不会试着预测市场下一步会怎么样;相反,他们会观察指示信号,判断市场现在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
如果说股票交易是博弈,比别人越少犯错误,你就越有可能成功
按照博弈论的说法,股票交易是一种现实博弈,现实博弈的特点是只要比别人少犯错误,同时犯错误时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可控,久而久之,你就是成功者。
选择了股票行业,就注定了随时都会跌倒,既然注定是如此,就应该选择做思想上的朝圣者,向着自己认定的“期道”进发。朝圣者式跌倒,因为心里有个坚定的目标,所以虽然跌倒了,还是会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每次跌倒的地方也都更接近目标。
股票交易是现实博弈:比别人少犯错误
股票交易是让人上瘾的危险游戏。零和博弈是残酷的,但股票市场连零和都不是。由于本质如此,市场一定会用各种方式证明大部分人是错的。市场瞬息万变难以把握,要在其中生存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握自己,用自身的修为去控制欲望和情绪,从而理性地做出决策、执行决策。
决策容易执行难。我们都崇尚知行合一的理念,对应到股票投资上,理解市场是“知”,操盘是“行”。知易行难的意思是说,知与行之间的距离远不止千山万水,股票交易尤其如此,这可能是因为股票是浓缩的人生,所以也浓缩着犯错机会。
人们常说,不要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但对做股票的来说,这句话基本上就是笑话:谁没有在同样的地方反复亏损过?西方人也有类似的说法:一只狐狸不能两次掉进同一个陷阱,一头驴子不会两次在同一个地点摔倒。但在股票投资领域,对大部分操盘手来说,从错误中及时汲取教训,并确保下一次不再犯,基本上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若以上述谚语为标准,股票市场上人人都是知错犯错的“惯犯”,都是一千个耳光也打不醒的蠢人,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失误两次的狐狸和驴子,正如古人所言:“明明知得,又明明犯着。知得是谁,犯着又是谁。”
成功操盘手大都挨过无数次市场的掌掴,掴的方式还不仅仅是赔钱,而常常是爆仓。为避免屡犯,有些人甚至把戒律写在手背上,每次下单时都会看到。虽然如此,一进入交易状态还都是会故态复萌,为此不少人有自责感,甚至认定自己比驴都蠢,不是做交易的那块料。其实投资者真的不必过分苛责自己,因为能悟出一切但管不住自己,基本上是投机交易者的常态。
同样是屡屡犯错,但有心人能够透过这些“前科”,发现自己犯错的概率正在慢慢降低,犯错的“收获”也在慢慢增多,这些人终究会明白:成功的交易者需要缜密的思考,需要严苛的约束,需要内心的强大,更需要犯错的成本。所以,许多优秀交易员都是饱经沧桑,巴菲特说60岁才懂得投资,应该是不无道理的。华尔街有一个说法,做投机这行,平均年龄50岁才小有成就,60岁可能扬名立万,70岁或许大功告成。年轻是要付出代价的,好在年轻是最大的资本,他们可以用时间换空间用学费换经验,但这所学校学费高昂,交不起学费的优等生比比皆是,因此要珍惜每一次交易机会,珍惜每一张失误的单子,这些都是自身增加修为和提升境界的基石。
同样是屡屡跌倒,不同的人是有不同姿势的,这些姿势可分为三类:乌龟式跌倒、不倒翁式跌倒以及朝圣者式跌倒。乌龟式的跌倒,是一旦跌倒就无法翻身,只能仰躺待援;不倒翁式的跌倒,是总是不停地跌倒而且常常是在同一个地方,但每次都不屈地爬起,然后换个方向,继续开始下一轮的跌倒和爬起;而朝圣者式跌倒,因为心里有个坚定的目标,所以虽然跌倒了,还是会爬起来继续向前走,每次跌倒的地方也都更接近目标。选择了股票行业,就注定了随时都会跌倒,既然注定是如此,就应该选择做思想上的朝圣者,向着自己认定的“期道”进发。
巴菲特说:“我们并不担心犯错误,我所考虑的是未来如何做到不同。”股票投资者都是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都会杂念丛生甚至欲望萌动,所以大多数人都有重复犯错的经历,并且以后还会继续犯下去,“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这个标准,在股票市场上没有人能够达到。不过,按照博弈论的说法,股票交易是一种现实博弈,现实博弈的特点是只要比别人少犯错误,同时犯错误时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可控,久而久之,你就是成功者。
如何从A股3600家股票选出黑马股
短线非常实用的选股技巧:
向上突破型缺口选股技巧:
我们这里将着重讲此类技术图形的介入点和止损点,以及技术判断标准。
不管哪种突破形态,判断的核心在于:缺口是否回补及成交量是否配合,故我们将忽略突破前的形态(突破前的形态,一种是持续下跌,持续缩量,形成近期的地量,一种是持续缩量下跌结束,然后是缓慢地温和放量,股价开始小幅上升,逐步接近压力位,表现为小阴小阳,震荡盘升),而关注突破后的形态演变。
当一只个股开始突破时,根据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大盘走势的不同,以及主力操盘手法和实力的不同,突破后的走势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从大的标准来说,就2种:突破成功和突破失败,即突破是有失败率的,对于失败的,我们介入后要及时止损,对于成功的,我们要找寻买点介入。
而成功后的走势,也有很多种,K线的不同细节的变化我们不必深究,只描述几种大致的突破后形态的介入点位和止损点位。
第一种:突破后继续向上,无回踩。
介入点1:当天向上跳空高开后立即介入:分集合竞价介入和开盘后半小时介入。
集合竞价介入:在集合竞价跳空高开时,等待集合竞价(9点24分不回落时介入(属于左侧买入)。
开盘半小时介入:在开盘后,观察分时的走势和量能,如果能够上涨放量,下跌缩量,不回补缺口,则可在分时回踩结束并越过开盘点位后,或者在5浪或7浪上升的回踩点位及越过前浪高点时介入(5浪或7浪上升的第3浪过第一浪高点时,第5浪过第第3浪高点时(右侧买入)。
介入点2:涨停板前介入:在开盘后,对于走势强势,分时价位和分时均线同步快速上升,快速冲击涨停板的,可在封板前涨停价位少于1000手卖单时介入。(右侧买入)。
注:涨停板在10:30之前的好于之后涨停的,底部涨停或上升趋势下牛回头涨停的,好于下降趋势下反弹涨停。前者可介入,后者待观察持续力。
介入点3:第二天开盘介入:当天突破后,第二天开盘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方,缩量上涨,半小时不跌破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可介入。
止损点1:如果第二天开盘价跌破昨日开盘,并回补了缺口,则在缺口下沿处止损(大盘上升形态或平稳时)。
止损点2:如果第二天开盘价跌破昨日开盘,并回补了缺口,可观察,因为部分个股由于当天大盘实在不好,可能会瞬间回补缺口,但马上又能收回去,此种不算有效回补缺口,故可把止损线设在缺口下沿-3%处,即回补缺口后再下跌3%,则止损出局(大盘下跌或大幅震荡时)。
第二种:突破后回踩缺口再向上
介入点1:第二天或后面回踩缺口附近时介入,如果是第二天回踩,应是蜻蜓点水式,一般最多触及缺口上沿,或悬空踩,然后就往上,分时形态为低开高走。
介入点2:第二天回踩缺口附近后,过了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时介入。
介入点3:过了前一交易日收盘价+3%有效突破时介入。
注:强势的回踩是第二天早盘低开或高开后在半小时内回踩完毕,就再度起飞。弱势的回踩,可能由于大盘不好,导致抛压过大,主力趁机继续吸筹,则其回踩可能延续2-3天,缺口始终不回补,持续缩量。另外如果整理超过5天仍旧无法突破的,建议先减仓或出局观察,然后在出买点2或3时再介入更为稳妥,所谓久盘必跌,既然前面是强势的走法,向上跳空缺口上去,那么后面整理也应该强势才对。否则不如放弃,找其他更强的个股做。
选股原则:
当大盘还在延续着下跌趋势时,投资者应该开始积极选股,为将来大盘企稳时能及时参与炒作打下基矗这时要重点选择股价曾经大幅下跌,而现在又能领先于大盘止跌企稳的个股,将它们列为关注对象。
当大盘止跌企稳时,要对初选个股进行复眩选择能够在形态上成功构筑小型底部形态的个股。个股的企稳时间要明显长于大盘的企稳时间,而且在探底成功后,个股的走势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对复选后的股票再进一步选择其中那些底部的成交量能温和放大的个股。
确认。等待大盘已经确认止跌企稳并有转强迹象时,对于经过多重严格筛选的股票中,如果有个股能够出现放量的强势拉升行情,可以确认为短线买入信号,要及时跟进买入
均线空头排列,参数较小的短期均线在参数较大的长期均线的下方,并且均线向下发散。这种形态坚决不买,如果出现反弹信号,也不建议新手参与,对于空头排列的股票 止损要坚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股市交易,追求的是利润,随行的是茫然,得到的大都是苦和难,得到财富与快乐的总是少数人。求之不得源于混乱的交易,混乱的交易源于茫然的判断,在迷惑不解时做出的判断,大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要想走出持续的亏损,就必须让自己摆脱迷茫,了悟交易之道。
走出茫然的最好途径,就是学习、反思、领悟。只有不断领悟市场反思自己,才能让自己的交易理念变得清晰,也才能在理念的指导下,找到深信不疑的交易方法。这一过程即使漫长,也必须亲自去做,就像取经一样,不经历一番磨难,不可能取得真经。在走出迷茫的路上,必须保持坚定的信念,因为途中的任何一种坎坷挫折都会让你产生放弃的冲动,并重新回到原地踏步。
迷茫常有,信念常无,这便是大部分交易者走不出来的原因。思考,坚持不断地思考,是交易者走出茫然必须要做的事情,懒于思考的交易者是不会有出路的。试想,做了10年股市的交易者,如果还是停留在5年前甚至7年前的水平,就要深刻反思自己是否从来就没有复盘思考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人,随着对市场和自己的不断领悟的积累,会经常迸发出一些新鲜的灵感和想法,这些灵感和想法会不断的帮助你改进和改良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同时摆脱迷茫的束缚。勤于思考,是克服迷茫的最大利器。
走向自信的交易者,往往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迷茫跋涉后,逐渐形成了自己成熟的交易理念和交易方法。此时的交易者大都意志坚定并善于思考,理性而又睿智,养成了良好的交易习惯和坦然面对的交易态度。交易的过程中虽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迷惑,此时的交易者更多是把它们当成一种激励自己进步的工具,而非困难,面对问题从来不会逃避,而是积极的想方设法去解决,正是这种不断解决问题的精神和毅力,才成就了自信,成就了交易。
坚定的信念,不懈的思考,积极的面对,是交易者走出迷茫、走向自信的必备条件。所谓知苦断集,慕灭修道,就是告诉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破除迷茫,苦尽甘来。
关注笔者公众号,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探讨交易系统、分享盈利模式,追击热点龙头,干货不断!
微信公众号:财经大护法(ID:why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