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很多炒股的人都有想过一个共同问题,那就是炒股亏的钱到哪里去了,又是谁赚了?表面来看,很多人都会想到是主力机构赚了,比如券商、私募机构、证金汇金、国家队等等,但事实不以为然,投资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不是一个百分百确定的事,除非搞内幕交易,所以机构也有亏损的时候,不是所有的机构都能百分百赚钱,踩雷割肉也是有的,只是机构懂得设置好止损目标,资金量大,在市场博弈中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导致一般散户博弈不赢机构的主要原因。
既然机构也有亏钱,亏的钱哪里去了?到底谁在赚?
经评媒君从网上整理了一个故事,看懂这个故事你也就知道你亏的钱去哪儿了。
有一个市场,有两个人在卖烧饼,有且只有两个人,我们称他们为烧饼甲、烧饼乙。 他们的烧饼价格没有物价局监管,他们每个烧饼卖一元钱就可以保本(包括他们的劳动力价值),并且他们的烧饼数量一样多。
这段时间,他们生意很不好,一个买烧饼的人都没有,甲说:"好无聊",乙说:"我也好无聊",此时看故事的你们也说:好无聊。
这个时候的市场,我们就称之为不活跃! 为了让大家不无聊,甲乙决定玩一个游戏。于是,真正的故事开始了。
甲花一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一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两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两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钱买乙一个烧饼,乙也花三元钱买甲一个烧饼,现金交付。
……
于是在整个市场的人看来(包括看故事的你)烧饼的价格飞涨,不一会儿就涨到了每个烧饼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烧饼数一样,那么谁都没有赚钱,谁也没有亏钱,但是他们重估以后的资产"增值"了!甲乙拥有高出过去很多倍的"财富",他们身价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这个时候有路人丙,一个小时前路过的时候知道烧饼是一元一个,现在发现是60元一个,他很惊讶。
一个小时后,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00元一个,他更惊讶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路人丙发现烧饼已经是120元一个了,他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因为他是个投资兼投机家,他确信烧饼价格还会涨,价格上还有上升空间,并且有人给出了超过200元的"目标价"。
在股票市场中,路人丙就是股民,给出目标价的人被称作研究员。
在烧饼甲、烧饼乙和路人丙"赚钱"的示范效应下,接下来的买烧饼的路人越来越多,参与买卖的人也越来越多,烧饼价格节节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兴,但是很奇怪:所有人都没有亏钱。
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见,甲和乙谁手上的烧饼少,即谁的资产少,谁就真正的赚钱了。参与购买的人,谁手上没烧饼了,谁就真正赚钱了!而且卖了的人都很后悔——因为烧饼价格还在飞快地涨。
那到底谁亏了钱呢? 答案是:谁也没有亏钱,因为很多出高价购买烧饼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认的优质等值资产,也就是烧饼。而烧饼显然比现金好,现金存进银行而获得的利息太少了,根本比不上价格飞涨的烧饼,甚至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烧饼供不应求,可不可以买烧饼期货啊?于是出现了认购权证。
有人问了:买烧饼永远不会亏钱吗?当然不是。那哪一天大家会亏钱呢? 比如市场上来了个物价部门,他认为烧饼的定价应该是每个一元——监管出现
也可能是市场出现了很多做烧饼的,而且价格就是每个一元——同样题材股票出现。 或者市场出现了很多可供玩这种游戏的商品——不同发行商出现。
亦或是大家突然发现这不过是个烧饼!——价值发现
也许是没有人再愿意玩互相买卖的游戏了!——真相大白
然而,如果有一天,任何一个假设出现了,那么这一天,有烧饼的人就亏钱了!那谁赚了钱?就是最少占有资产,也就是烧饼买的最少的人。
这个卖烧饼的故事非常简单,人人都觉得高价买烧饼的人是傻瓜,但当我们再回首看看我们所在的证券市场,这个市场的某些所谓的资产重估、资产注入何尝不是如此?在ROE高企,资产在高溢价下的资产注入,和卖烧饼的原理其实一样,最终谁最少地占有资产,谁就是赚钱的人,谁就是获得高收益的人。
整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投资者,应当理性地看待资产重估和资产注入,看到别人的忽悠要理性对待,且入市后要时刻务必保持理性,人一旦把钱放进去后,往往失去理性,接踵而至的是脾气上来了,此时不亏则已,一旦亏损气大伤身,炒股不成反而影响生活质量,尤其是资金小的散户们。
在金融市场中,很多投资者带着获取财富的梦想而来,却在痛苦和遗憾中离开。这其中也有不少在其他行业中非常优秀的人。是什么因素阻止了那么多优秀人士在市场中获得成功?在金融投资领域取得成功与在其他领域有什么不同的要求?或许,不能严守投资纪律是失败的关键。
人性中的“短视”行为
精神病学家告诉我们,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发现,正确的行为过程是一个最困难的行为过程,而错误的行为过程则是容易的行为过程。这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追求快乐,避免痛苦。但是事实是,痛苦经常伴随着正确的东西,而错误的东西通常则会产生暂时的舒适。一次错误的投资发生之后,最正确的行为是尽快止损,将自己的损失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这时候投资者面临两种选择:
一个是正确的行为,止损出场,但这种正确的行为却会产生暂时的痛苦,即实现了损失。它将在整个情绪和心理系统中发出一个尖锐的失败的信号,在整个过程中产生心理和生理的痛苦,尽管以这种短期的痛苦为代价形成的自律能力能保证长期稳定盈利。
另外一种是错误的行为,即不采取任何行动甚至在亏损的仓位上加仓。这种行为在短时间内会给投资者带来暂时的舒适,并且会给投资者带来一种可以产生想象的非常重要的希望,而希望则会带来轻松和舒适,实际上不采取行动往往是导致亏损继续扩大的关键原因,从长期来看必将导致投资的失败,这会产生长期的“痛苦”。但投资者在面临这两种选择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短视”行为,即更多地关心自己暂时和短期内的得失和情绪,往往为了换取暂时的舒适和希望,而牺牲了纪律性。丧失纪律性的投资必将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的盈利结果。
在做每一个投资决策时,我们应该提醒自己:每一笔交易都有两种可能的结果,盈利或者亏损。但盈利并不表示你正确了,亏损也并不表示你错误了。换句话说,盈利与亏损并不是非常重要,因为市场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决定了,你在你认为高胜率的进场点进场并不一定必然盈利,只是说盈利的概率较高而已。亏损是金融投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金融活动的成本,重要的是你盈利或者亏损后所采取的行动。你要做的是将盈利的单子保存好或者做好资金管理,同时将亏损的单子尽快出手,但投资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结合就在这出场的判断上,你需要做到一种平衡,坚持自己观点的信念和否定自己观点的勇气。实现上述的平衡,需要经验的帮助。
正确的事情并不一定代表盈利,错误的事情并不一定代表亏损。只是说正确的事情盈利的概率比较高,错误的事情亏损的概率比较高。做正确的事情有时不但不会盈利,而且还会带来亏损,例如进场后发现自己对行情判断的基本因素已经改变,所以你应该做的正确的行为就是截断亏损,认赔出局。但人性中的“短视”行为往往令我们倾向于选择短期的舒适与轻松,而放弃了长期的稳定的盈利。这是人本身的一种倾向性,或者说本能,这种本能在阻止着投资者采取积极的行动。
人总是容易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在人的心理倾向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对于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人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去证明它的可行性和存在。而对于自己不愿意相信的事情,则容易产生排斥和抵触的心理,即便是已成事实,仍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无法客观地去观察事务。
进场之后就发现市场朝自己预期相反的方向运行,账面上已经产生亏损,但侥幸心理的作用使我们没有及时行动,过了一会,虽然现在的损失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计划止损点位,但行情却突然逆转,账面上的亏损开始减少,甚至盈利出现。这种情况事实上是市场最有迷惑性的一面,我们事实上做了错误的事情:没有及时止损,但结果却是盈利的。这会给我们一个信号:不执行计划也是可以盈利的,至少有时候是这样的。这种观点从字面意思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也是正确的。但我们如果追求长期稳定的盈利,就决不能采纳这种做法。因为市场中任何投资决策都是概率行为,都不是绝对地准确。市场中充斥了大量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这些不确定的东西随时会对我们的交易计划产生迷惑和诱惑。你执行了你的计划,做了你应该做的事情,并不一定百分之百地盈利,一定会有亏损的可能;你不执行你的计划,做了不正确的事情,并不一定百分之百地亏损,也有盈利的可能。但如果你的交易策略是合理的,从长期来看,你做正确的事情一定能够带来稳定的盈利,而做错误的事情则很可能带来亏损或者是不稳定的盈利。
你很可能有不止一次没有执行计划却盈利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很让人感动兴奋和难忘的,你很愿意将自己的这次“成功”归结为自己准确的判断和耐心。事实上,准确的判断和耐心是投资盈利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可能你这样一次计划外的盈利仅仅是运气使然。而这种美好的回忆会在你今后的投资中不断地出现,你在下一次出现亏损时还会希望这种情况能够再次出现,你仍旧不行动,等待那一幕的出现……
成交量实战选股
1、底量超顶量
当股价到达阶段性底部后,成交量却突然异常地放大,同最近的时间段相比,该股的成交量放大速度往往高达几倍以上,与形成头部时成交量相比,也超过当时放量规模,这就是“底量超顶量”现象。
拥有这类个股的投资者应该静观其变,等待拉升便是,持币者则要及时跟进,不要错过机会。
(1)当发现底量远远超过顶量时可买入。
(2)当股价冲过前一头部的瞬间时,可迅速买入
2、后量超前量
后量超前量的出现表明主力建仓的态度,并且仓位不断增加;主力仓位越重那么今后股价上扬空间越大,否则不足以出货;随着股价缓慢上升,后面成交量实际支持的股价已经超过前面成交量所支持的股价,或者说,前面股价成交的量已经被后面更高价的成交量所消化,已消除套牢盘只剩下稳定的获利盘,这为股价今后上升减少了阻力;
随着股价的继续上升和成交量的继续放大,股价连续突破前颈线位,拓宽了上升空间。从此股价将一浪高过一浪!
3、缩量之后再放量
选股时剔除冷门股和下降通道的个股,选择那些曾经连续放量上涨,近日缩量回调的个股进行跟踪,待股价企稳、重新放量,且5日均线翘头和10日线形成金叉时,就可果断介入。通常此类股票的30日平均线必须仍维持向上的趋势。
4. 上升途中大阴量
这种方法应该与K线图结合运用。只有在大阴量所对应的K线为小阴线时,才可以放心介入。如果所对应的K线图为大阴线,则说明多方力量太小,此时就应该好好地注意防范风险
5、地量地价
地量地价是指股票在成交量非常少的情况下,其股价也创出了阶段性的新低。
地量,意味着成交量已是阶段性以来的最少成交量,地价亦指股票阶段性的新氏。
如果股价一直在持续下跌的过程中,没有再出现过持续的带量下跌或者阶段性的带量下跌过程,那么即使是出现了所谓的地量地价,也并不意味着市场出现了底部,因为空头的下跌能量还没有释放出来,市场后续下跌的可能性很大。
一般来说,市场要一直跌到多头彻底丧失信心,跌势才可能会停止,地量地价才会出现。地量出现后,可能出马上出现地价,也有可能在后续的时候再出现地价
6、低位放量涨停
放量总是有原因的,在高价区有些主力往往对外放量,常在一些价位上送上大卖单,然后将其吃掉,显示其跟风的魄力,如果某些位置放上大买单,显示护盘的决心,但是这些都是假象,重心真实的升降即可辨别,弱势低位出现对敲的放量,说明机构或者主力将要拉升一波行情,可择机跟进。
短线非常实用的选股技巧:
向上突破型缺口选股技巧:
我们这里将着重讲此类技术图形的介入点和止损点,以及技术判断标准。
不管哪种突破形态,判断的核心在于:缺口是否回补及成交量是否配合,故我们将忽略突破前的形态(突破前的形态,一种是持续下跌,持续缩量,形成近期的地量,一种是持续缩量下跌结束,然后是缓慢地温和放量,股价开始小幅上升,逐步接近压力位,表现为小阴小阳,震荡盘升),而关注突破后的形态演变。
当一只个股开始突破时,根据形态和位置的不同,大盘走势的不同,以及主力操盘手法和实力的不同,突破后的走势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形态,从大的标准来说,就2种:突破成功和突破失败,即突破是有失败率的,对于失败的,我们介入后要及时止损,对于成功的,我们要找寻买点介入。
而成功后的走势,也有很多种,K线的不同细节的变化我们不必深纠,只描述几种大致的突破后形态的介入点位和止损点位。
第一种:突破后继续向上,无回踩。
介入点1:当天向上跳空高开后立即介入:分集合竞价介入和开盘后半小时介入。
集合竞价介入:在集合竞价跳空高开时,等待集合竞价(9点24分不回落时介入(属于左侧买入)。
开盘半小时介入:在开盘后,观察分时的走势和量能,如果能够上涨放量,下跌缩量,不回补缺口,则可在分时回踩结束并越过开盘点位后,或者在5浪或7浪上升的回踩点位及越过前浪高点时介入(5浪或7浪上升的第3浪过第一浪高点时,第5浪过第第3浪高点时(右侧买入)。
介入点2:涨停板前介入:在开盘后,对于走势强势,分时价位和分时均线同步快速上升,快速冲击涨停板的,可在封板前涨停价位少于1000手卖单时介入。(右侧买入)。
注:涨停板在10:30之前的好于之后涨停的,底部涨停或上升趋势下牛回头涨停的,好于下降趋势下反弹涨停。前者可介入,后者待观察持续力。
介入点3:第二天开盘介入:当天突破后,第二天开盘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方,缩量上涨,半小时不跌破前一交易日收盘价,可介入。
止损点1:如果第二天开盘价跌破昨日开盘,并回补了缺口,则在缺口下沿处止损(大盘上升形态或平稳时)。
止损点2:如果第二天开盘价跌破昨日开盘,并回补了缺口,可观察,因为部分个股由于当天大盘实在不好,可能会瞬间回补缺口,但马上又能收回去,此种不算有效回补缺口,故可把止损线设在缺口下沿-3%处,即回补缺口后再下跌3%,则止损出局(大盘下跌或大幅震荡时)。
第二种:突破后回踩缺口再向上
介入点1:第二天或后面回踩缺口附近时介入,如果是第二天回踩,应是蜻蜓点水式,一般最多触及缺口上沿,或悬空踩,然后就往上,分时形态为低开高走。
介入点2:第二天回踩缺口附近后,过了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时介入。
介入点3:过了前一交易日收盘价+3%有效突破时介入。
注:强势的回踩是第二天早盘低开或高开后在半小时内回踩完毕,就再度起飞。弱势的回踩,可能由于大盘不好,导致抛压过大,主力趁机继续吸筹,则其回踩可能延续2-3天,缺口始终不回补,持续缩量。另外如果整理超过5天仍旧无法突破的,建议先减仓或出局观察,然后在出买点2或3时再介入更为稳妥,所谓久盘必跌,既然前面是强势的走法,向上跳空缺口上去,那么后面整理也应该强势才对。否则不如放弃,找其他更强的个股做。
选股原则:
当大盘还在延续着下跌趋势时,投资者应该开始积极选股,为将来大盘企稳时能及时参与炒作打下基矗这时要重点选择股价曾经大幅下跌,而现在又能领先于大盘止跌企稳的个股,将它们列为关注对象。
当大盘止跌企稳时,要对初选个股进行复眩选择能够在形态上成功构筑小型底部形态的个股。个股的企稳时间要明显长于大盘的企稳时间,而且在探底成功后,个股的走势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对复选后的股票再进一步选择其中那些底部的成交量能温和放大的个股。
确认。等待大盘已经确认止跌企稳并有转强迹象时,对于经过多重严格筛选的股票中,如果有个股能够出现放量的强势拉升行情,可以确认为短线买入信号,要及时跟进买入
均线空头排列,参数较小的短期均线在参数较大的长期均线的下方,并且均线向下发散。这种形态坚决不买,如果出现反弹信号,也不建议新手参与,对于空头排列的股票 止损要坚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交易贵在坚守
水滴石穿虽然平日看起来不起眼,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小流也将汇集成复利的海洋,因为只有时间才是真正成就复利可怕的力量!即使一生做的再成功,也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只能说明我坚持了交易的原则,仅此而已,失去原则,我将一文不值。顺势而为,止损也是如此,不要人为去设定在哪里止损!因为这样就违背了大道至简的原则,交易一定要力求简单,轻松,甚至是不需要大脑思考的地步。
大多数时候行情走势都是震荡行情,而震荡中出现利润回吐或连续亏损也是很正常的,不过有一个原则必须遵守,就是大赢小亏。而且善赢者必善亏,等你把亏损同赢利一样看的平常,同吃饭一样普通时,那么就不会有交易时的恐惧和贪婪了,剩下的就是100%的执行力!失去执行力,一切都将毫无意义。很多曾经用系统的人到最后不再相信系统时,系统却出现了大行情,不过大多数人重仓操作很难承受的住系统连续三次以上的打击。遇到这样的情形,震荡时间不会长久,因为物极必反,一切都存在规律。震荡后大都是相对很大的单边行情。但首先一点,在震荡行情结束前,你必须活着,而不是因为重仓操作,早已经爆仓。
只要不是盲目交易,那么即使是连续亏损十几次也是正常的,关键就在于如果真的出现连续十几次的交易亏损,你的资金管理系统是否能顶住不爆仓?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只要出现一次,足以致命!而且小概率时间是必然发生的!如果出现更极端的情况,或许有可能直接影响和结束你的交易生涯!一个人一时遵守交易原则很容易,但难就难在用一生去坚持原则,必须具备哪怕直到生命结束都坚持原则的信念。
资金管理是对付震荡、对付极端行情的护身符,因为几十年里,没有人知道最极端的行情什么时候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定会出现!而那时,要做就是必须在哪怕再极端的震荡行情里,也要活下来。极端行情是一定会出现的,而且重仓者在极端情况出现时,基本都将出现重亏或直接爆仓!不论曾经赢利多少倍,都不过是一场梦幻,自古创业容易,守业难。
如果顺势而为,很难出现连续吃三个反向板的可能,即使出现,也是10年难得一次,而且一旦出现,常常是在大趋势即将扭转的时刻,那就意味着同样级别的单边行情稍后开始的可能性很大。甚至到了最后,连心态都不是最关键的,而技术更是次要的东西,对于长期稳定赢利几乎不起作用,甚至很多时候是反作用。其实交易很简单,但要把这个简单的问题想明白,也许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而明白本身也并不太重要,因为明白了,未必能做到,即使一时做到了,也未必一生坚持去做。
任何时候都不要动用压力资金,参与交易的资金必须是没有压力的资金,否则注定失败,毫无例外。而且即使知道了也只是开始!就如很多人都知道有些事情是触犯法律的,但最终因为贪婪却屡次犯法,而交易亦是如此,难以抵抗诱惑。所以对于贪婪恐惧的克服与否,就俨然成为了胜败的分水岭。所以首先学会生存,只有保证生存了,才有发展的可能。交易的时刻按照原则做,跟随趋势,因为某一次的交易结果无法左右100次总的交易结局。
能否坚守不重仓、顺势,成为决定股市一生能否圆满结束的关键。
经受连续几次失败后,不要就认为没有希望了,只要交易方法正确,最终时间也将汇集成水滴石穿的复利海洋。最终完成积小流成江海的质变飞跃,不仅是资金上,更是人性上的彻底蜕变。几十年的时光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即使几十年坚守,也未必代表了成功,一生坚守了,这一生就圆满结束了。巴菲特之所以牛,不仅因为年轻的时候就领悟了正确的投资之道,而且关键是一生坚守。
关注笔者公众号,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探讨交易系统、分享盈利模式,追击热点龙头,干货不断!
微信公众号:财经大护法(ID:why2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