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9年
王小团分享的第114篇原创文章
本文由普洱茶堂原创,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1》
貌似娱乐圈里的人都讲保鲜。
要是被冠以冻龄男神,冻龄女神,又或者是不老男神,不老女神,将是一特别令人骄傲的事儿。
怕老,仿佛成了灵长类动物的共同天敌。
服老,成了人类最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然,在茶圈却不一样。
有种茶,它是最不怕老的。
毫无疑问,主角就是普洱茶。
普洱茶的老,体现在两方面:树龄、茶龄。
树龄,很好理解,即这棵茶树存活了多少年。典型代表就是市面上风靡的古树茶,老树茶。
茶龄,团子将其定义为藏茶的年龄,即这款普洱茶存了多少年。
现在有个现象——喝普洱茶,越老越好。
《2》
普洱茶,树龄为王!
古树茶,通常指的是树龄不低于100年的茶树,年龄越老,资历越深。
论资排辈,在茶界同样适用。
若是实地走访过布朗山、易武等山头,你就会发现:云南,真的不缺古树茶。甚至于有的茶农就与古树茶为邻,生活在于同一片土地上。
抬头不见低头见,古树茶是自己的资产,并没啥大惊小怪的。
若是家里有棵茶王树……
得儿,子孙后代可以不用愁,只要这棵茶王树健在,还能继续存在,那就相当于种下了一棵摇钱树。然,总能听闻XX的茶树王衰亡的消失,令人心痛。
茶王树衰亡的背后,不仅令人反思:树龄老的普洱茶,真的就这么好吗?
答曰:在壮年时期,普洱茶树自然是越老越好。
老,意味着茶树的身体机能已经发育成熟,茶树的根系通过多年的生长,已经逐步壮大,牢牢地吸附在泥土里。四通八达的根系,成了最好的吸收工具,因此,茶树能够朝着更深、更广的土地中吸收养分,能比更年轻的茶树吸收更多倍的养分、水分。
是以,树龄大的茶树,在口感上会更加的饱满,甘醇,圆润,滋味更充足,能够让人感受到浓郁的风味。
这也是爱茶人士,孜孜不倦追求树龄老的原因之一。
树龄老,拥有年轻茶树所没有的口感。
但,茶树并非越老越好。
茶树乃植物,属于生物,都有自己的自然周期。它也像人类一样,有青壮年时期,也有老年时期。
那些垂垂老矣的普洱茶树,即便被捧上天,吹嘘它有近千年的树龄,它也只能成为观赏性植物。
这些树龄太老的茶树,并不能像正值壮年的茶树一样,拥有良好的修复力,采摘后,将元气大伤,就像耄耋老人,若是摔了一跤,这就不只是伤筋动骨一百天这么简单了。
修复力差,这才有了许多接近千年的老树死亡的消息。
在易武的一户茶农家里,就见到了一株被做成标本的茶王树,它被人为地锯掉了根部,采取了一系列的防腐措施,用铁架支撑成,被框在了一方小小的空间里,成了摆设,成了景点。
望着高耸的茶王树,忽而觉得心疼,还活着茶树,为什么要遭受如此酷刑,被做成标本?
茶农倒很淡定:“它太老了,茶树中间已经有蛀虫的症状,要是不砍了,它也会被死,倒不如趁它没彻底蛀虫前,做成标本,还有个念想。”
追求树龄,不过分。但重要的是我们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追求。
百年的古树茶,不妨试试,年份尚且靠谱,不算夸张。
市面上所谓的千年古树茶,咱们听听就好,理性对待,别真的掏腰包给谎言买单。
《3》
藏茶,年份越老越值钱!
说“老”,普洱茶不带怕,并且要能遇上越老的茶,越好。甚至有人将遇上老茶视为骄傲,若是手中有“大白菜”、“88青”等茶在手,又或者是任何一饼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茶,这将成为镇店之宝。
要是你是开店的,卖的又正好是普洱茶,倘若没点能够镇的住场面的普洱茶,将会被人质疑专业性。
这种心理,大致就像是卖岩茶的要是店里没有牛栏坑肉桂,会觉得你好逊色,有点菜,怎么连大名鼎鼎的牛肉都搞不到。
事实上,这有些病态。
全中国,满大街的茶叶店,要是每家卖岩茶的都有牛栏坑肉桂,那才反常。
牛栏坑,就是有一条狭长的坑,据专业人士透露的可靠数据,这条坑里,肉桂的年产量不过一千多斤,和普洱茶动辄以吨计算的产量相比,那就是九牛一毛中的九牛一毛,还指望每家店都有牛栏坑肉桂?
这不是在逼人卖假货吗?
同样,我们也要放下对普洱茶老茶的执念。
老茶自有它的风骨,但我们也没必要盲目追求,非那类三五十年的老茶不喝。这三五十年的老茶,要是人人都能喝上,反而显得不够珍贵。
更可况,这些三五十年的老茶能不能喝,值不值得喝,还要看普洱茶的仓储情况。
要是普洱茶仓储条件差,年份也只能成为摆设。
比如,普洱茶在存放时,吸收了大量的异味,各类奇怪的味道充斥,喝茶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呢,对老茶的追求,也要合理,一切要基于品质好,仓储好的前提下,再去追求年份。
否则,纵使这饼茶有个三五十年,它也只能看看而已,喝起来到底还是不咋滴。
《4》
普洱茶越老越好?
未必。
对待“老”,讲的还是一个理性,不可片面追求。
普洱茶说树龄,不假。树龄老的普洱茶独具风味,也是事实。但普洱茶的树龄,却要在一个合理范畴内。
若是树龄太老,于普洱茶而言,未必是好事,它的身体机能以及修复力早已跟不上步调。
老,只能成为摆设。
存放年份,同样不可苛求。
追求老茶,是好。但这一切要基于茶叶保存到位的前提条件下。
若是保存不到位,老茶只能成为一个身份,于实际喝茶而言,并无裨益。
是以,普洱茶的老,需理智对待。
全文完!
本文归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