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9年
王小团分享的第101篇原创文章
本文由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今天,来说说普洱茶的陈化。
江湖上传言,普洱茶的保存,很简单,随便放,不用密封。只要在家里随便找个地方放了,等到一段时间后,茶的品质就自然形成。
甚至还有说法:普洱茶适合存放在湿度超过80%的环境里,这样存出来的普洱茶,陈化快,效果好。茶汤才会橙红透亮的效果,茶才会好喝。
呃……
脑补了一下湿度超过80%的空气。
兴许,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朋友,感同身受。空气湿度超过80%,湿度相当大,墙面渗水,家具发霉,衣服有霉味。
长期生活在湿度如此高的环境下,人都会发霉。
更不必说茶。
如果将普洱茶存在湿度过高的环境下,茶可是很容易就变质。
那为什么还会有人提倡,要把普洱茶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
普洱茶,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是揠苗助长
普洱茶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其实是一大谬论,其心可居。
高温与高湿,从某些层面来说,的确可以加速普洱茶的陈化,想当年,香港茶商所使用的地仓陈化,正是借用了高温高湿的优势。
高温与高湿状态下,微生物能够大量生成,累积。这些微生物的存在,能加速普洱茶内在物质的分解、生成。
故而,原本味道比较刺激的茶,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变得会更加柔和,甘醇,顺滑,细腻。
并且,这些口感能够被大多数茶客接受。
在香甜顺口和稍有刺激感,微有苦涩味的茶汤之间,大家还是会趋向于选择前者。
这是味蕾的选择。
同时高温高湿的状态下,普洱茶的颜色还会快速发生变化。
茶黄素和茶红素,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积累,形成,普洱茶呢,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老茶的颜色与样貌。
然,高温与高湿的环境,也会带来诸多后遗症。
比如,因为环境湿度,温度过高,容易导致霉菌的生成。
这些霉菌,容易有异味,而普洱茶本身就有比较强烈的吸附性,将普洱茶长时间存放于此,与异味为伍,茶自然失去本身的香味,不再是那清爽,清纯的香味。
这对于品质而言,是一大损害。
与此同时,高温高湿下的普洱茶,可能会存在做旧的嫌疑。
比如溶洞做旧,就是业内公开的秘密。通过一个相对潮湿高温的环境,普洱茶的年份偷天换日。
原本的新茶,也能在短时间内,拥有比较老的年份。
此为做旧。
但这种茶,实则没有老茶的筋骨与风韵,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罢了。
说句真心话,普洱茶存放,真的不太适合温度与湿度过高的环境。
正常的普洱茶保存,该怎么做?
茶山实地走访,老班章、易武茶农的做法,可借鉴。
尤其是家庭存茶,没有特别专业的仓储设备,更要趋利避害,选择适合普洱茶的保存法。
普洱茶的保存,其实不难,也不必大费周章买紫砂罐、陶罐,纸箱和塑料袋密封好即可。
那些精美的紫砂罐、陶罐,多数是茶叶店里买来装饰门面用的,对于长期存茶而言,未必就一定比纸箱强。
可能紫砂罐和陶罐,还比不上纸箱实用。
厚实,干燥,无异味的纸箱,能轻松地堆叠在一起,互不影响。还能解决仓储空间的问题。若是用紫砂罐存放,容量有限,还要小心摆放,要是一不小心,打碎了,存茶又要从头来过。
其实我们把存普洱茶,都想的太复杂。
家庭存放普洱茶,纸箱、塑料袋即可。
散茶保存,将散茶装在塑料袋中,用绳子密封好袋口。
再将塑料袋放到纸箱里,用透明胶密封好,万事大吉。
存饼茶,则不必将外层的笋壳祛除,原样保留,将散茶保存法进行复制,塑料袋纸箱配合使用,密封好即可。
有的茶友问了:你用纸箱存茶,不是都没有空气了,这普洱茶,还怎么陈化?怎么会越存越香呢?
这又是一大误区。
纸箱存茶,其实也能给茶叶留下足够多的空气。
咱们也别把空气想的太脆弱,空气,那可是无孔不入,看似密封的纸箱,其实仍旧有空气能够进入。
要想彻底没有空气,那是真空状态。
当然,真空状态,并不是存茶的常态。
所以呢,完全不必担心纸箱里没空气,茶叶没法正常转化。
更何况,普洱茶越存越香,是基于茶叶没有变质的前提下。
要普洱茶不变质,水汽是头号敌人。
所谓的随便放在空气中就能陈化,完全是背离了茶叶存放的基本要求。
水汽,它就像是魔鬼的手,能够扼杀茶叶品质。
所谓的霉菌超标,其实就是因为没有注意水汽的控制,导致茶叶中吸收了过量的水分,这些水分残留在茶叶中,使得霉菌繁殖,破坏茶品质。
就连老班章的茶农都说,有霉味茶,我是不喝的。
茶农们自己存茶,长期存放的茶叶,纸箱的缝隙会用透明胶密密贴牢,不留一丝小口,不给水分一丝一毫进入的机会。
甚至于还会给茶叶找一个相对干燥的环境,不让水汽伤害茶叶品质。
故而,纸箱、塑料袋的密封保存,是万全之策。
茶叶的保存,殊途同归。
看似对存茶最不挑剔的普洱茶,其实也充满学问。
规避水汽,异味,光线,高温,强氧等,自古以来,就是存茶的要点。
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凉而恶蒸郁,宜清独而忌香臭。
存普洱茶,密封严实,并不影响它的陈化。
只要品质足够好,工艺没问题,普洱茶照样能实现越陈越香!
全文完!
本文归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