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存在对中国有多重要?伊朗,中国在中东的“桥头堡”

2021-01-27     枕猫

原标题:伊朗的存在对中国有多重要?伊朗,中国在中东的“桥头堡”

“田中奏折”是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妄图征服世界的生动写照。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日本试图以东三省和蒙古为支点,撬动整个中国,继而左右世界格局的战略野心在这份“奏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时至今日,日本仍在否定“田中奏折”的真实性,但日本在侵华战争中一步步的战略部署却无一不在证明着这一点。

而无独有偶,近日,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罗伯特·法利就公开发表文章反对政府在中东地区的撤军行动。他认为,将中东兵力投入亚太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这是难以实现的,而想要征服中国就必须先掌握中东,第一步就是征服伊朗。

这一公开评论使得美国企图称霸全球的野心昭然若揭。

虽然从客观上来讲,美国全球霸主的地位始终存在。但多年来,美国一直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和平使者”的角色。而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中美关系的日益紧张,美国的真面目也逐渐开始显现。

美国全球霸主

从战略部署看“田中奏折”

罗伯特·法利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从地缘和中国近些年来的外交策略来看,法利的观点比霍利主张屯兵亚太,显然要全面通透一些。美国自金融危机以来,其经济的疲弱态势就始终难以真正恢复。而移民带来的种族问题、宗教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美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政府的不作为更是让全美甚至全世界都对美国政府产生了信任危机。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将矛盾转移到国外,尤其是转移到中国以激起美国普通民众的爱国之情,这显然是个很好且容易实现的策略。

因此,不论是从中东撤军重返亚太,还是继续驻守中东搅乱局势,美国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剑头直指中国。而法利以伊朗遏制中国的策略,不得不说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首先,自两伊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来,美国在中东直接下场,介入地区局势,便使得中东成为世界的火药桶,美伊之间的关系也迅速降至冰点。而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的大国之一,雄踞伊朗高原,向北直通俄罗斯,向南临波斯湾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其地域战略地位可见一般。

阿富汗战争

因此,就美国在中东的战略部署而言,遏制伊朗的发展也绝对是其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另外,美国从中东撤军,留给伊朗喘息之机,暂且不论对中国的影响,就对美国而言,也是难以实现的。

一方面,苏莱曼尼之死让整个伊朗陷入了剧烈的阵痛之中,一时的隐忍只是迫于无奈,但对于宗教狂热的阿拉伯国家来说,复仇行动势必会进行,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美国绝不会也不能给伊朗这样的机会,让其陷入未知的危机之中。

而另一方面,随着土耳其在埃尔多安上台后宗教主义再度兴起,中东三霸中,只有沙特还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伊朗历年来为抵抗美国在中东秘密推行的多支武装力量也如星星之火不断燃烧。

一旦土耳其倒向伊朗,以伊斯兰教义来对以色列进行全方面的包围,那美国在中东地区数十年的心血就会付之一炬。只要耶路撒冷仍然掌握在以色列手中,只要美国犹太裔财阀仍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中东地区以宗教为表象的冲突就绝不会停歇。而在这潭泥沼中,美国注定无法脱身。

土耳其

因此,从全球视角来看,驻兵中东是必然的,且难以避免。无论是对美国自身来讲,还是对其中东盟友以色列、沙特等国来说,遏制伊朗崛起,都是稳定世界局势的一个核心问题。

但被美国当作中国中东“桥头堡”的伊朗,真的这么不堪一击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一方面,被称为“西亚孤狼”的伊朗,不论是其波斯人种、还是其宗教信仰,都在整个中亚处于被隔绝孤立的地位,这既是被美国攻击的原因,也是其他大国能够争取的关键点。

美国希望通过伊朗控制整个石油市场,继而起到控制其他国家的目的,但这势必会引来中俄甚至欧洲的反对,因此伊朗国运不止关乎本国国民,更关乎着世界格局,是中东制衡的关键,绝非美国可以一手遮天。

另一方面,伊朗完备的工业体系、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在中东地区强大的军事实力,都是其立足的根本。美国要想像控制阿富汗、伊拉克一样左右伊朗,不能说是天方夜谭,但绝不会那么容易,稍有不慎便会囿于困局之中。所以,在中东伊朗问题上,美国实则面临的是二难局面。

伊朗与美国

伊朗与中国的密切关系

那为什么说法利的观点布局更长远、更透彻呢?

如果立足于中国的地缘以及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来看,答案还是很明显的。

美国自重返亚太以来就试图从地缘上对中国形成全包围,妄图使中国全境处于其军事打击的范围之内。在东北亚,有日本和韩国作为急先锋,两国的美军基地对于中国始终都是威胁。在南部沿海,菲律宾和台湾乃至新近的澳大利亚都能依靠美军太平洋舰队对我国的海上力量进行封锁,这也反映在近几年的南海争端上。

而在西南边陲,大国印度始终虎视眈眈,且越南时不时的反水更是让人焦头烂额。因此,在美国的布局之下,中国与邻国的关系并不乐观。而西部接壤的中亚及中东地区,就成了我国突破美国包围圈的关键。

针对美国的包围封锁,我国也适时地进行了回击部署。在东北地区,因为有朝鲜的存在,使得日韩不敢轻举妄动;南海问题上,无论是对菲律宾的怀柔政策还是台湾回归的势在必得,对于中国来说都是时间问题;西南印度与我国同属于发展中大国,双方和平相处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而巴铁与印度天然的敌对,一定程度上也能阻挠印度对我国的攻势。

巴铁与印度

因此,在中东乱成一锅粥的情况下,和伊朗建立起密切关系,甚至将俄罗斯也拉到这条大船上,实在是明智的选择。而这也是美国处心积虑要端掉伊朗遏制中国的关键原因。我国与伊朗结成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无论是对于中国、还是伊朗甚至是远端的俄罗斯都至关重要。

首先,伊朗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其出产的石油大部分都流入了我国,是我国除俄罗斯外最重要的能源贸易国家。伊朗只要一天没沦落到美国手中,我国的能源安全就能多一分保障。

相对于俄罗斯畸形的经济结构,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态势显然比俄罗斯更值得期待。而在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中国的资本和技术也会适当地流入伊朗,双方的合作也会日益密切,这对于伊朗打破美国的制裁至关重要。

其次,伊朗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关键节点。伊朗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打通中亚铁路网,并一直延续到欧洲至关重要,是中俄欧亚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枢纽。无论是铁路交通还是贸易往来,打通伊朗势必比绕道更为便捷。

伊朗石油

而一带一路的成功展开也势必会给伊朗的经济注入活力,有利于修复其工业结构,为国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缓和美国制裁下激烈的国内矛盾帮助很大。

除此之外,我国也有必要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对中东地区进行提前部署。在土耳其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俄罗斯掌控下的叙利亚已经失去战略价值的情况下。为了应对之后的危机,我国必须依靠伊朗来牵制美国的兵力部署,让美国不能腾出手在世界其他地方继续点火。

而困于中国的“不结盟”策略,我国在中东热战问题上完全插不进手。因此俄罗斯在这片土地上的老大哥地位和伊朗的大国势力都特别关键。不论是里海附近俄罗斯海军的军事部署,还是我国海军绕过印度直接在波斯湾和阿曼湾航行,都离不开伊朗的支持。只有三方达成协议,各司其职,才能共同抵御美国的压迫和制裁。

因此,从中国的战略部署来看,伊朗对于我国的意义至关重要,无论是与欧洲的贸易往来,还是和美国的相互制衡。伊朗都是中国在中东的“桥头堡”,失去了伊朗,中国在中东难寻这样的合作伙伴而拿下伊朗,美国势必能对中国进行精准打击。

一带一路

结语

美国版的“田中奏折”是否能够转变成美国实际的战略部署,这还要看拜登上台后的执政方略。但“田中奏折”背后绝不只是美国想要称霸世界的“雄心壮志”。

相反,更多的是美国国力乏力、矛盾重生的具体体现。其实力已经支撑不起它的全球争霸格局,所以无论在伊朗是进是退,美国都需要慎重考虑,而中国和伊朗也势必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而回过头来再看我国,美国此举意在通过打击伊朗来向全世界证明它“廉颇老矣,尚能饭之”,并起到震慑我国的目的。但对于我国来说,伊朗固然重要,但却不是不容有失的一环。中国自近代屈辱历史以来,靠的不是盟友的支持,而是自己民族和人民的齐心协力。

困难只是暂时的,但胜利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和伊朗一样,也是一匹“孤狼”,我们只有依靠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才能将危险和屈辱抵御于国门之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oMdsQ3cBDlXMa8eq0sy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