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疾病早期不易发现,发现就已是肾衰,关键还要提前进行透析

2019-08-12   走进医师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由于糖尿病过程中各种代谢异常,引起全身微血管病变,导致肾脏的损害,主要累及肾小球而出现结节性、弥漫性和渗出性肾小球硬化。糖尿病肾病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早期无临床症状,不易及早发现。

出现蛋白尿可为糖尿病肾病的唯一临床表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控制糖尿病肾病的肾功能损害具有重要意义。高血压是加速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蛋白尿伴轻度血尿和少量管型的提示为弥漫性肾小球硬化,这种蛋白尿预后较差。

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衰竭为何要提早开始透析?

糖尿病导致的慢性肾衰竭,一般主张开始透析的时机要早些,这是因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的速度较快,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患者,肾功能恶化更为迅速。

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常有视网膜病变和心脑血管疾病,一旦肌酐清除率<10~15毫升/分,高血压将难以控制,可导致眼底出血和致命性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时由于蛋白合成的障得,肌肉总量下降,血清肌酐水平往往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与非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相比,其水钠潴留、贫血和全身中毒症状更为明显。由于这些原因,糖尿病患者应该较早进行透析。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早期尿毒症症状,或有全身水肿、少尿、肌酸酐清除率降至15~20毫升/分时,应开始透析治疗;如果患者血压容易控制、营养状况良好,当肌酸酐清除率降至10~15毫升/分时开始透析比较合适;有顽固性水肿、严重高血压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尤其需要较早透析。

只要我们注意制订合理的透析方案、保证充分的透析和营养的供给、积极控制各种并发症、严格操作、避免和积极治疗合并症,就能使糖尿病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当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时,蛋白质限制应更加严格。临床采用部分小麦淀粉饮食作为主要热能来源,代替大米和面粉。因为大米和面粉等主食中含有较多量的非优质植物蛋白(每50g约含4g),而麦淀粉中植物蛋白含量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