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寿之乡——湖北省钟祥市

2019-07-20   湖北胶带批发

钟祥,湖北省直辖、荆门市代管县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北接宜城、随州,南邻天门市、沙洋县,东靠京山市,西连东宝区、掇刀区,介于北纬30°42’-31°36’、东经112°07’-113°00’之间,境内有207国道、焦枝铁路、长荆铁路、襄荆高速公路、武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钟祥市版图总面积4488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下辖1个街道、15个镇、1个乡,设有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8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亿元,比2017年增长8% 。钟祥地处鄂中低山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等特点。

钟祥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2700多年 ,在春秋战国时称郊郢,系楚国陪都,后期曾为楚国国都。公元1531年,明朝嘉靖帝以自己出生、发迹于此,取“风水宝地、祥瑞所钟”之意,赐县名“钟祥”,升安陆府为承天府,为明朝三大直辖府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县名仍为钟祥。1992年5月,国务院批准钟祥撤县设市。

钟祥境内长寿人口众多,是联合国老龄所认证的“世界长寿之乡”,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全国文化先进县市 。钟祥还造就了明代帝王朱厚熜、楚辞文学家宋玉、楚歌舞艺术家莫愁女等一批历史名人,诞生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历史典故。 2019年7月,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今钟祥为楚国别邑郊郢。

秦时属南郡。

西汉沿秦制,设郢县,钟祥设县自此始,仍属南郡。

东汉初,废郢县。

三国吴于郊郢置牙门戍,依山垒石筑城,名石城。

西晋惠帝元康九年(299年),置竟陵郡,治石城(今钟祥)。

南朝刘宋泰始六年(470年),立苌寿县,为竟陵郡治。

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苌寿县为长寿县;同年置郢州,治长寿。

元改郢州为安陆府,治长寿。

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安陆府为安陆州,省长寿县,并入州;嘉靖十年(1531年),升安陆州为承天府;同年复立县,取“祥瑞钟聚”之意,命名钟祥,承天府治钟祥。

清顺治三年(1646年),改承天府为安陆府,仍治钟祥。

民国元年(1912年),废安陆府,钟祥县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二十一年(1932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1936年),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三十七年(1948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名仍为钟祥,属湖北省荆州地区行政公署。

199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钟祥县,设立钟祥市(县级),仍属荆州地区行政公署。

1996年12月,改属湖北省荆门市代管。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末,钟祥市下辖1个街道(郢中街道)、1个原种场(南湖棉花原种场)、1个乡(九里回族乡)和15个镇(洋梓镇、长寿镇、丰乐镇、胡集镇、双河镇、磷矿镇、文集镇、冷水镇、石牌镇、旧口镇、柴湖镇、长滩镇、东桥镇、客店镇、张集镇),钟祥市政府驻郢中街道石城大道中路12号。

地理环境

钟祥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北接宜城、随州,南邻天门市、沙洋县,东靠京山市,西连东宝区、掇刀区,南北最大纵距100.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3.5公里,全市总面积4488平方公里,介于北纬30°42’-31°36’、东经112°07’-113°00’之间。

地质地貌

钟祥位于扬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和淮阳山字型构造地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是汉江平原的中部。全境地势呈东西部多山,两侧高,中部平展,从北向南倾斜平缓下降。境内最高海拔1051米(客店斋公岩),最低海拔32米(舒家台),最大高差达1019米。山地面积91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0.4%,丘陵面积为2234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9.8%,平原面积133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9.8%。

气候

钟祥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辐射总量112.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823~1978小时,日照率为41%~44%,年均气温16.2℃,无霜期250-267天,年降水量1100~1300毫米左右。

水文

钟祥境内水域面积广阔,库、堰、河流、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有知名河流23条,主要有汉江干流及其支流蛮河、利河、竹陂河、丰乐河、直河、敖河、长寿河、长滩河等;大小湖泊35处,大多分布在汉江两岸平原湖区。

文化艺术

2015年,钟祥市先后举办紫薇花文化旅游节,抗战胜利70周年晚会“文化力量·民间精彩”全市第二届群众广场舞展演,社区纳凉晚会,组织开展“走进新农村,惠民到基层”送戏下乡等文体活动。市《舞动中国》和《梨园情韵》节目参加荆门市群众广场舞展演分获一、二等奖,《舞动中国》参加全省广场舞展演获街道·青年组二等奖。

截至2016年,钟祥市建成了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7个文化信息资源乡镇服务点和495个村级服务点,“农家书屋”569个,村(社区)合格文化活动中心360个。

体育事业

2015年,钟祥市组织队伍参加湖北省青少年男子足球选拔赛获冠军,有6名队员被省足球学校选拔录取;参加全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甲、乙、丙、丁四个组别分获第7、第4、第5、第7名;参加全省青少年女子足球U12选拔赛获第9名。钟祥特校学生在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夺得铜牌1枚,第五名、第六名各2项。

截至2016年,钟祥市有体育馆1个,内设室内篮球场、羽毛球场、游泳馆、健身房各一处,室外网球场3片、全民健身广场1个。全市有体育设施场地1412处,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15个,有健身器材的社区8个。

教育事业

2015年,钟祥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17所,其中教育部门办112所,民办4所,其他部门办1所。其中,中学46所(高中8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初级中学26所)、小学67所(不含不计校数的教学点56个)、职业中学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另有幼儿园64所(民办5所)。在校学生83577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66234人(小学45488 人、初中20616人、特校130人),普通高中13305人,职业中学4038人。在园幼儿21565人。有教职工7924人,其中教育部门7415人,其他部门26人,民办学校483人。有专任教师6632人,其中小学3271人,初中2123人,普通高中3066人,职业中学264人,特校31人,幼儿园422人。

文化遗存

钟祥于1994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经1958年、1982年、2010年三次文物普查,全市共发现文物点千余处。截至2016年,全市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96处,按其级别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湖北省文保单位20处,钟祥市级保护单位436处;按其类别分有古遗址89处、古墓葬308处、古建筑54处、石窟寺及石刻19处、革命遗址、烈士陵墓1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0处。通过第三次文物普查拟报了善化公主墓等4处为湖北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16年,钟祥市共有《梁山调》等6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阳春白雪典故》、《莫愁女的传说》等14个项目被列入荆门市级非遗名录,公布钟祥市级非遗名录26个,有省级非遗传承人3人,荆门市级11人,钟祥级29人。

长寿文化

钟祥古称郢县、石城县。南北朝时,南朝刘宋明帝泰始六年(公元470年)称苌寿县,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去苌字草头,称长寿县。在古时“苌”与“长”曾经通用。而当时取县名为“苌寿”,一是因为“苌”(即苌楚)是一种经济价值、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植物,能让人延年益寿。当时,在钟祥“苌楚”是一种常见的水果。所以取其能让人健康长寿之意,将县名定为苌寿县。定此县名的第二层含义,是因为当时的石城,今钟祥,不仅人们迫切追求健康长寿,而且那里长寿人口确实众多。明帝泰始年间,曾进行过一次人口普查,全县长寿老人占了县内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长寿地区。至于后来又将“苌”字去草头改为“长”,只是为了去繁就简而已。除了县名的历史渊源外,钟祥历代有关长寿文化的记载也很多,有书法、篆刻、诗词、史志等等。收藏在钟祥市博物馆的《百寿印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作。《百寿印谱》亦名《花甲重周》,系清代钟祥人杨延珍潜心研修长寿秘复治印精品之作。

钟祥在久远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特有的长寿文化,其中民间长寿文化形式多样。钟祥民间长寿文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以长寿命名地名。在钟祥市内有长寿店(今长寿镇)、长寿村、长寿河、万寿岩、胡子山、九华寨、百岁桥等等,每一个地名,都有一个故事。如位于旧口镇的“百岁桥气传说明朝时,村里有位姓王的婆婆,贤德善良、尊老爱幼,仁、义、礼、智、信,五德俱全,深受人们的尊重,活到105岁,无疾而终。村里人就在村边的河上修了一座桥,命名“百岁王母桥”,以此来纪念这位长寿老人。

第二,以动植物作为福寿象征。在钟祥,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挂上松鹤图,取“松鹤延年,健康长寿”之意。在那里,养猫养龟的风气也很盛,因为龟是长寿动物,而猫与“耄”同音,也象征长寿。在钟祥农村,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松竹、桃李,一方面美化环境,另一方面也表示了对长寿的祈求。

其三,祝寿的礼仪。钟祥人历代都有为长者祝寿的习惯,且有一套十分讲究的礼仪。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礼仪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按照传统礼仪,祝寿前,老人的子女、孙子女、重孙子女们就忙碌了几天。先是布置寿堂。将亲朋友人送来的寿匾、寿联、寿画、寿嶂等按长幼顺序,悬挂起来:将寿果、寿糕摆在供桌上,一间堂屋,俨然是一处小小的长寿文化展览馆。祝寿这天,先点上寿烛,让老寿星穿上专门制作的寿服,坐在堂屋的上首。子孙们按长幼顺序,一一拜寿。成了家的夫妻双双同拜,没成家的可以一个人拜,也可兄弟姐妹同拜.一边拜寿,一边说上吉祥的话语,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爷爷(太爷爷)健康长寿”等等。拜寿结束后是长寿宴,开宴前,来宾致词,主人答谢。

2014年初,钟祥市百岁老人增加到109人,90岁以上长寿老人3200人。80岁以上高龄人口21000余人,人口预期寿命提高到78.92岁。2008年,钟祥市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2015年5月,钟祥被联合国老龄所和世界老龄化长寿专家委员会认证为“世界长寿之乡”。

钟祥市代表景点

明显陵、黄仙洞、彭墩乡村世界、莫愁湖、大口国家森林公园、元佑宫等。

钟祥市名优特产

蟠龙菜、米茶、野生葛粉、旧口砂梨、石牌香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