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街头出现的奇怪建筑,让路人都变成“偷窥狂”

2020-03-25     预制建筑网

来源:一起设计(ID:together-design)



音乐学院

The Ian Potter Southbank Centre


最近,我们发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市中心,出现了一栋特别的建筑,它的设计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显得非常独特



层层叠叠的外立面呈现出不规则的样子,很有韵律感。但光看外表却很难搞清楚这是一栋干什么的建筑



其实,这是一栋名为伊恩·波特南岸中心(The Ian Potter Southbank Centre,后称 IPSC)的建筑,是墨尔本大学专门建造的“音乐学院”



这栋大楼由建筑事务所 John Wardle Architects 设计,JWA 由设计师 John Wardle 创立,在澳大利亚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创始人 John Wardle


部分作品


那么说回 IPSC,我们发现它不仅外观奇特,在室内部分也别有洞天。接下来我们就从建筑到室内的空间顺序来介绍。


在外立面最吸引人眼球的,估计就是下图这个巨大的圆形窗户了,许多人经过这里都会驻足片刻



从这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管弦乐团在演奏



除了这扇巨大的窗户之外,其实在这栋楼的一层还分布了许多比较小的圆窗,行人同样可以从这些“洞”看到音乐学院里的风景



据说这样的设计灵感,是来源于英国著名艺术家威廉·贺加斯于 1741 年的文学作品《The Enraged Musician》。该作品中描述了上流社会在家演奏音乐和街道上平民演奏音乐时的冲突场景



设计师希望通过这样别出心裁的设计,打破冲突,增强音乐学院与周围社区街道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能看到在混凝土外立面上有一颗颗豆子搬的陶瓷颗粒,据说总共有 66000 个,按照独特的序列排序,并且也安置了凹洞。


这样让外立面同样具有层次感和韵律感,同时也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这些一颗颗的“小豆子”实际上也是音符元素的一种反映



外立面逐渐弯曲并凹陷,形成了 IPSC 的入口,据此还在入口的凹陷处设置了一条石凳



在进入室内之前,你可以透过剖面图和结构示意图了解整个 IPSC 空间的功能分布



接着我们进入大厅,一眼就能看到与外立面运用了相同元素的拱形结构



因为在扶手和栏杆采用了灯带的设计,使得整个空间的线条感非常强烈。而且内里面的设计与外立面相呼应,同样有着非常有代表性的韵律感,与其“音乐学院”的功能相匹配



演奏厅的大门还采用了感应式的自动门设计



除了大厅之外,IPSC 中还布置了许多休息空间、社交场所


澳大利亚街头出现的奇怪建筑,让路人都变成“偷窥狂”


这个看似简单的长条形台面设计,有着不规律的线条形状,这实际上是充分考虑到使用的场景,例如学生可以靠在上面休息,符合人体工学;或者可以将乐器暂时靠在上面;以及台面上还有充电口,非常的贴心、人性化



台面往里延伸会越来越宽,在这里摆放一个椅子就能用来工作学习;在末尾的窗边还能看到一张大桌子



这张大桌子可以用来作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窗户带有略微起伏的设计,让空间更加具有动感;同时窗外的光线以及街道景色也能进入室内



除此以外,IPSC 还有众多其他的休息空间



或者专门的练习室



这个钢琴的练习室带有一个全高的玻璃落地床,大小刚好能框住屋外的建筑物,形成别样的风景



屋外的走廊同样也有这么一个玻璃窗。走廊的设计采用了裸露的吊顶,灯具从天花板直接垂下



再来是整个 IPSC 最重要的演奏厅,这里最特别的就是与外界相连的圆形窗户



这扇巨型的窗户能够透过一个像是开关的圆形木盘来关上,同时可以注意到墙面的条纹状,这都是为了适应演奏厅的隔音设计



另外还有一个较小的室内音乐演奏厅,这里虽小,但依然用非常简约淳朴的设计来构造出了独特的空间感



灯光的设计算是空间的亮点,在舞台边上的扶手上都能看到灯带的设计



以及,演奏厅的两边、天花板,都采用了隔音材料,有着非常厉害的隔音效果



整个 IPSC 的设计充满了 JWA 对工艺和精致细节的追求,同时这样“感性”的建筑,在民众和城市之间搭建了一个独特的沟通桥梁,关系也就更加友善了。


本文图片来源于 JWA 官网

网址:https://johnwardlearchitects.com

版权归其所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eejD3EBfwtFQPkd4x6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