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英国小王子乔治参加小姨婚礼时,踩到婚纱,被妈妈拉到一旁训话。
其实,在一些特殊场合,这种方式无疑超赞:既照顾了孩子的尊严,也不会影响到其他人。
冷处理是一种谋略和智慧。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来适当使用,但是它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使用的,它不等于冷暴力。冷暴力,是一种用冷漠,冷淡对人施以的精神压力,在婚姻关系中常常出现。
那么,家长有哪些行为属于“冷暴力”呢?
1. 你很忙,当孩子呼唤你的时候,顾不上孩子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家长比较忙,或者自己正沉浸在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忽视孩子的呼唤,有的干脆就是对孩子不耐烦,故意装作不存在。
不良后果:
孩子受到忽视,会采用粘人,淘气和破坏性行为吸引家长的注意,或者放弃获得父母的关注,亲子关系走向疏远。
正确做法:
当你很忙,或者已经不耐烦的时候,孩子呼唤你,也请你做出及时响应,哪怕是这样回应:
爸爸/妈妈现在有点忙,稍后来陪你,好吗?
爸爸/妈妈有点手头的急事,稍微等我一下,可以吗?
请注意,回应孩子的时候请看着孩子,做出正面的回答。
孩子犯错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跟爸爸妈妈道歉或者间接表达歉意的时候,爸爸妈妈直接拒绝或者冷漠对待
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父母怒气没有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还想继续惩罚孩子的做法。
不良影响:
孩子就是孩子,犯错是正常的,完美才是不正常的。而且孩子能够认识错误,并且能够做到道歉,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因为孩子的认识能力有限,自控能力有限,自尊心很强。如果爸爸妈妈不能给出积极响应,孩子对于自己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的做法产生质疑,影响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或者导致孩子过于沉浸在自责和内疚情绪中不能自拔。影响身心健康。
正确做法: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应该及时给出正面的响应,告诉孩子犯错就改是很好的行为,能够用勇于对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和道歉是非常棒的。对孩子做出积极的鼓励和引导。
恩诺教育指出:长期遭受冷漠的孩子容易产生孤僻性格,不愿和别人交流沟通,心理不能健康地发展;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很冷漠,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有可能成为冷暴力这个“接力棒”的传递者,尤其是他们在处理自己家庭问题时也可能出现障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nRjTtG4BMH2_cNUgFOX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