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千万别错过这个“黄金分水岭”,否则孩子会“长歪”了

2019-11-06     新恩诺教育

6岁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分水岭,很多心理学家或者心理书籍都提及到,在孩子六岁之前给他们立规矩。因为在六岁之前,父母的话就是圣旨,所以孩子会谨遵旨意,不敢忤逆。六岁之后,他们会把父母的话当成废话,还敢以下犯上,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行为。

我国著名的育儿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也曾指出:“孩子六岁之前,父母的唠叨和话语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话语就是垃圾。”因此,在孩子的接受期(6岁之前)、过渡期(6岁~12岁)和敏感期(12岁之后),父母都应该做好准备,最好是在接受期趁早教育,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那么,在6岁儿童之前,家长如何进行心理教育呢?

1.言传身教

在孩子的人生中,即使遇到过再好的老师也不如你,也只有你是从小陪伴他长大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的一言一行对他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他甚至会在不自觉中模仿你的所作所为,然后形成他自己的行为习惯。要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你就要摆正自己的姿态,向孩子言传身教,告诉他们正确的做人道理,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

2.不可强迫孩子

6岁的孩子尚小,你需要给予多些耐心去教育他与讲道理,而不是一味的威逼利诱,强迫他做任何事,这容易让他们压力暴增,逐渐失去快乐,也会对他们的斗志和自信心造成打击。

3.适度关心孩子

做父母的都爱孩子与关心孩子,但切忌过度关心,凡事都极易满足孩子,长久下去,这容易养成孩子自私、自大的心理,变得不懂尊重别人,认为世界唯我独尊,变得十分骄纵。

4.对待孩子不可喜怒无常

无论你处于任何的情绪,都请你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孩子,切勿将你在其他事情上的产生的负面情绪带到家庭中去,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喜怒无常。你可知你的喜怒无常会刺激到孩子敏感的内心,让他变得多疑、胆怯、情绪多变。

5.赏罚分明

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时,你该给予鼓励与支持,这会使孩子高兴,充满斗志。但当孩子做错了的时候,你可以给予适当的批评与纠正,但切忌表现得暴怒凶残,不顾后果地批评或者体罚孩子,这会令到孩子弱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从而引发自卑、胆小、逆反等等心理。

以上就是恩诺教育为大家指出的一些心理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最后强调:孩子就像是一个小树苗,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终会长大,但是是长成一个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还是一个盘根错节的“歪瓜裂枣”,全得仰仗成长过程中的“修剪”。因为如果没有及时的规避,及时的修剪,一些枝枝丫丫势必会无边界的蔓延,而后果就是导致他长歪。而长歪的树,一旦想要修正则很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T2GUQG4BMH2_cNUgrmn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