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村巡了10多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这个答案,大概只有网格员陈桃朱能给你。
杨俊峰(左)、陈桃朱(右)
从03年成为综治队员,至今已是第16个年头。这么多年,早已熟稔的村民街坊总喜欢在他来的时候,亲切地喊他一声“肥仔”。
穿着网格背心,穿梭于热闹的街道、清静的小巷、人来人往的市场。小林每一条路,陈桃朱闭着眼睛都知道在哪该转弯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小林人,他的根一直就扎在这里。
“刚开始做的时候,可吃了不少亏。”
小林不大,但要街头巷尾的来来回回走遍,也有五六公里,这里生活气息浓厚,又靠近工业园区,周边企业密布,因此吸引越来越多外来务工者在此地租住生活,人一多,案件也就跟着来了,社会问题一度复杂突出。
小林的街道
2015年进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以来,陈桃朱和杨俊峰等小林网格员队友们加强每日不间断的巡查。三年多大家走遍了小林村的每一户居民,每一处企业,对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情况了如指掌。
但是巡查只是最最基础的一环,网格员是平息纠纷的调解员,平安建设的组织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民情信息的收集员……心连着千家,事连着百姓,工作平凡且繁琐。
租客与房东的纠纷、小孩打架、打牌输钱、盖房的邻里纠纷……遇见本地人与外地人起矛盾纠纷的时候,因为公正处理,惹得乡亲一时不开心,指着骂怎么帮着外地人。
让居民消除火灾隐患
要做事,总会有误解,做了这么久的村居工作,他们心态却很好。“最重要是坚持,始终公正,久了乡亲们就理解了接受了,生气只是一时,第二天吃早餐碰见还会好好打招呼,冰释前嫌。”
“村民啥事找我们,我们都会去。”
网格化久了,纠纷也减少了些,因为大家知道,有事可以找肥仔。居民们哪里会想,哪些事情该找网格员,哪些事情该找村委会,眼熟谁就找谁。
陈桃朱和杨俊峰这些网格员们天天在街头巷尾的巡,隔壁建房子,堆了垃圾影响生活,找网格!发现有人打架了,找网格!孩子老人不见了,找网格!租客拖欠房租,找网格!
一张“网”,不打渔;
网来尽是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琐碎事。
密密“格”,不写字;
记满了村居每个角落的所需与所盼。
“被骂也庆幸,平安就好!”
在他们的朋友圈里,除了网格的大小事,很多就是找家人或是寻人启事,圈子里日积月累连接了金湾许许多多的居民,也能及时的将走失的老人和孩子找回来。
“5月份,又‘捡’到孩子了,那天上午10点半,和杨俊峰在小林村巡逻时,发现这个孩子哭着找父母,路人说这孩子哭了有半个多小时了,后来我们报警求助,在微信发信息寻找家长,终于找到他奶奶。奶奶说孩子的父母找得急死了,我们也对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
“有次一家村民孩子不见了,我们一群网格员,从白天找到深夜,越找越心寒,害怕孩子回不来,后来亲戚打电话来,说孩子在他那。我们无奈提醒家长管好孩子,反而被孩子母亲怼回来,心情是郁闷的,但是也庆幸,还好平安!”
“每一次,能帮走失的老人孩子找回,那种轻松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也希望这样的案情可以少一些,因为每一次寻找,大伙都悬着一颗心。”
“暑假到了,得多多照顾孩子,别人的!”
到了暑假,小林村孩子多起来了。除了本地的孩子,外来租户的孩子们也来到了父母身边。
为了防止孩子们在马路上玩闹,去河边游泳,或是迷路走丢,陈桃朱和这群网格员巡逻得更勤更久了,周边的河流、有大车经过的马路、建筑工地旁、工厂周边……都要去看一看,巡一巡,尽管他们自己的孩子也正放假在家,也需要陪伴。
“创建平安金湾,每个网格在努力!”
村居是个小社会,除了村民的大小事情,工作之余网格员还要做好防火防盗防溺水防诈骗的宣传工作。登门送传单,张贴海报、通知,增强村民的安全意识。
陈桃朱说,现在盗窃的案子变得更少了,最近几个月也没有案情发生。
“记得有一次正拿着手机拍现场,村民好奇凑上来问我天天都在拍什么。知道我们每天要各地巡逻,实拍照片去定位上报后,他点头称好!因为我们实实在在做事,村民更踏实。”
“我们天天看村民监督群、治安联防群的消息,有情况村民也会发,小林是共同的家园,平安也是大家的。群里也会经常分享防骗的案例出来。违法行为没有数据跑的快。有时候我们会换一换班,让别的网格员过来突击检查,因为连小偷都认识我们了!”
没错,对于每一名网格员来说,金湾就是共同的家园。我们由衷地希望它更美好,更自豪这美好的一部分,也有网格员的力量!
有了网格员以后,生活正悄悄变得更美好。感谢你们的付出!服务小网格,共筑大平安!
来源:和金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