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人流、市场物价、延迟开学…珠海疫情防控第二场网络发布会权威回应

2020-02-05     金湾发布

为及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回复市民网民及媒体的关注,同时减少人员集聚,提高发布效率,珠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今天下午举办了珠海市第二场疫情防控工作网络发布会,介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

相关负责人就市民关注的“节后返程人流管控”、“医疗救治保障”、“延迟开学期间的教学安排”、“市场价格秩序维护”、“复工人员应注意事项”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观海APP进行了全程直播。

一起看看发布会的具体内容吧~

01

中新社记者:目前已经进入节后返程阶段了,珠海是个移民城市,来珠务工人员也较多,对节后返程人流带来的疫情防控压力有无什么具体的举措?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感谢媒体朋友的关注,这个问题确实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也明显感受到了这两天珠海人口流动性增大。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截至2月3日24时,我市累计报告了64例确诊病例,其中58例分布在香洲区(37例)、横琴新区(6例)、斗门区(5例)、高新区(5例)、金湾区(4例)和高栏港区(1例),另有6例来自中山市。64例确诊病例年龄最小的10个月,最大的78岁,78%病例分布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共50例,家庭聚集性是指2例及以上有关联病例),家庭聚集性病例分布在17个家庭,其中珠海15个,中山2个。

64例确诊病例主要为输入性病例(共50例,占比78%),输入我市46例,输入中山4例。输入性病例中主要来自湖北武汉(86%,43例),其次还有来自湖北黄冈、荆州、孝感等地区。

输入性病例输入本市的途径主要通过高铁城轨、大巴、自驾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珠海本地病例主要因密切接触武汉回来的亲戚感染的。随着我市节后湖北回珠人群增加,输入病例数可能进一步上升。

其实针对节后返工人流带来的防控压力,珠海市已提前进行部署。从珠海的城市特点分析,节后人流主要有返珠工作人员和高校老师学生,还有赴澳门工作的人员,这些入珠人流的叠加势必给珠海的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压力。我们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工作预案,同时发动各重点部门的党员和干部职工积极投入防控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根据广东省的要求,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名义向全社会发出公告,对已经前往疫情发生地的人员一律暂缓回珠,对于疫情发生地的来珠人员一律实行居家隔离观察,对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一律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从源头减少输入。

二是把牢几个“口”,严防死守。

做好高铁站、汽车客运站、机场和赴澳关口等重点场所所有来往人员的体温监测。做好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国道、省道、县道公路路口的联合检疫工作,对疫情发生地及防控重点地区来粤车辆人员加强检查。对体温检查发现的发热病人使用救护车转运到定点医院进行排查,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三是重点强化社区防控。

继续做好疫情发布的社区公开,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防范意识,从思想意识上强化不可松懈;进一步强化“属地为主,牵头单位负主体责任,联防联控部门形成合力”的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以街道(社区)、村(居)为主的网格化管理。继续要求各社区重点做好环境和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环境就是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社区环境卫生;服务到人就是要加强健康宣教,严控群众聚集并加强社区关爱,提升市民主动防病的意识和能力。为了让居民安心在家,我市开通了网络问诊平台,方便有就医需求的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寻医问药;开通了心理服务热线,让需要心理疏导的市民有排解的渠道。

四是进一步做好“三大筛查”。

严格落实“集中隔离留验场所大检查、社区防控大排查、发热门诊大筛查”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五是进一步做好重点单位的防控指导。

指导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做好返珠人员管理,要求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协助和督促返珠人员做好个人信息申报。指导企事业单位、学校做好单位内部防控措施的开展,减少人群密集活动,做好健康宣教,并要求各单位做好防控应急措施,以备发生内部疫情后能迅速处置。

六是做好防控救治各项储备工作。

进一步设置后备场所,以备发现更多密切接触者后能最快做好隔离观察工作;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提升筛查效率;进一步提高救治能力,做好医疗救治床位、设备、人员的准备,确保确诊患者都能得到救治。

02

羊城晚报记者:珠海作为一个百万人口城市,目前确诊病例已超过60个了,特别是随着节后流动人口返珠,可能出现患者数量继续上升的情况,珠海的救治能力能应对吗?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谢谢媒体朋友的关注,珠海确实是省内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城市体量小本地人口少,但因为与港澳频繁密切的联系,人员流动性非常大。

对于珠海这样一个常住人口仅有不到200万、实际管理人口300多万的城市来说,目前确诊病例已超过60个,确实引人注意。从目前我市发现的确诊病例来看,主要表现为输入性病例和输入性病例引起的家庭聚集性病例。这与我市旅游城市的特点相关,流动人口居多,又恰逢春节探亲、来珠赴澳旅游高峰,所以导致我市确诊病例数量上升较快。但并不能单纯以病例数量来评判现阶段我市疫情的严重程度。

在积极应对当前疫情同时,我市一直强调要强化底线思维,做好最充分的医疗资源和救治力量的准备。

一方面,我们进一步提升检测和筛查能力,优化流程,提高排查效率,及时将非新冠病例进行分类管理,不占用定点收治床位。另一方面,为了尽力做好集中收治,我们对中大五院医院的医疗资源进行了分析和盘点,随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腾挪出其他科别病床,还有很大的挖潜空间。

此外,我们对全市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合理安排,为应对可能在未来出现的疫情情况,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后备方案和预案,根据需要将适时启动备用定点收治医院,已做好第一、第二和第三预备梯队准备,已做好800多张床位储备和2000多名医生、护士、医技人员预备。近日大家也应该关注到了,我市斗门区36个小时就完成了84间临时病房、医务室,共计120多个床位的临时隔离区的建设。我们在床位、设备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已做了充足的准备,将全力做好珠海的医疗救治保障。

03

南方日报记者:根据有关通知,企业将推迟复工,针对返程务工人员,请问我市对此做了哪些部署?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局长劳志伟:针对返程务工人员,目前我们开展了以下部署:

一是加强企业湖北籍务工人员排查和疫情防控。

加强来自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企业员工节后入珠返岗情况检测,收集企业湖北籍员工入珠返岗信息,实行“一天一报”;发布《致全市企业和员工的倡议书》,倡议企业和员工积极做好各项防护措施。严格落实、积极宣传《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时间的通知》,做好企业复工(不早于2月9日24时)的宣传引导工作。

协同相关部门,共同指导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做好技工院校和各类人才活动、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定等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暂停相关人才服务活动,取消现阶段的现场招聘会活动,组织举办网络招聘,暂停组织企业赴省外市外地区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减少人员集聚。

二是加强建筑业湖北籍从业人员排查和疫情防控。

施工企业要告知已返乡的湖北籍员工一律暂停返珠,对已返回的人员一律严格按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指引,先自行隔离14天,每天做好体温监测并配合防疫部门进行调查、消毒、医学观察等措施。各工程项目复工前要明确开工时间及用工人数,在工地设置体温监测点及专门观察室,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方可向属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复工;全市237个物业管理公司的772个物业项目对服务项目采取了“限制车辆出入,加强人员管控”的措施,以最大的努力控制病毒传播。

三是加强企业复工复产指导。

组织摸查全市工业企业复工计划安排,建立复工复产情况台账,实时掌握企业复工复产动态;

推动建立工业企业复工报备制度,明确了复工企业范围、条件、报备程序和企业的主体责任,指导企业按照“八个一”要求,做好节后返工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

对涉及疫情防控必需、保障城乡运行必需、群众生活必需、重要国计民生、供港供澳的防疫物资保障企业,在确保企业采取相应的观察和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积极配合企业出具证明,促进保生产所需人员尽快返岗,投入防疫保障物资生产。

四是加强大数据手段服务疫情防控力度。

利用公安大数据资源,协助市卫健部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及密切接触者等人员的核查、隔离、监测工作;

利用公安数据优势,协助各区、镇街掌握返珠人员尤其是从湖北返回人员的相关信息,配合做好监测隔离工作;

督促全市出租屋、旅业式出租屋管理人员做好从业人员和来访、住宿人员的信息登记及上报工作。

五是加强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力度。

根据国务院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和省政府关于企业复工不早于2月9日24时的通知要求,指导用人单位按规定落实受疫情影响职工劳动合同、工资报酬、工伤认定、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待遇。

妥善处理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及时消除劳资矛盾隐患,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04

珠海传媒集团记者:目前我市学校将延迟开学,请问教育部门有什么部署?

市教育局局长林日团:珠海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中央、省、市有关部署要求,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延迟开学期间普通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一是做足宣传文章,形成疫情防控共识。

运用珠海特区教育微信公众号平台向广大师生家长不间断地推送多条疫情防控有关知识及守则。其中包括推送广东教育系统疫情防护八条举措,发布小学及托幼机构、大专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及初高等中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指引等。推送“致全市师生及家长朋友的一封信”,特别提醒学生不参加任何线下培训和聚集性活动。

第一时间转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企业复工和学校开学时间的通知,强调2月17日前不开学。此外,密切关注系统整理广大师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形成“十问十答”进行回复,让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广大师生家长的内心,形成疫情防控共识。

二是做到“停课不停学”,建立“空中课堂”。

市教育局在2月1日印发了《珠海市普通中小学防控疫情开展网络教学实施方案通知》,组织网络教学,满足全市中小学师生在家授课和学习的需求。

根据方案,我市教育系统将借助网络授课系统,打造“空中课堂”,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展网络教学活动。采取“全市统筹、分区实施、学校组织、班级管理”的组织方式,各区教育部门以区为单位开展网络教学,做到“一区一策”,各市直属普通中小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网络教学,做到“一校一案”。

同时根据非毕业班和毕业班不同的教学需求,采用不同的网络教学模式,非毕业班采用集中授课模式,毕业班(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采用行政班教学模式。通过开展网络教学,真正实现全市教育系统“线上课堂补不足,防疫教学两不误”。

三是精心做好开学准备,回应社会关切。

市教育局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情况,科学研判后确定具体开学时间,正式开学时间将会至少提前一周左右告知。

2月2日,珠海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全力防控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通知,对各单位和各级各类学校提出十项具体要求,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及时修订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校一策”制定好开学疫情防控方案,建立健全晨检报告、值班值守、信息报送、应急处置等各项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培训,做好必要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组织开展校园集中消毒,精心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同时,市教育局将分若干个督查工作小组于2月5日至7日前往全市各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督查督办工作,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压紧压实,做好开学前的万全准备,确保开学万无一失。

四是围绕“四精准”战“疫”,守护师生健康安全。

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市教育局研究制定“四精准”开学方案、建立教职员工和学生假期行踪和健康监测机制,仔细摸排我市教育系统所有教职工、学生及其他人员的假期动向,充分用好寒假这一关键期,切实做好疫情源头管控。

加强与重点疫情防控地区有来往师生的精准掌握,逐一摸排、逐一筛查,准确掌握其返校行程。对于假期留校人员进行精准摸排,并实行每日健康监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精准安排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教职员工、学生,分院系、分年级、分班级、分省份、分期、分批有序返校,确保返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能够得到全覆盖的健康监测、健康保护。

05

南方都市报记者:当前珠海市场价格秩序如何?疫情防控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石学斌:生活必需品市场方面,年前我市各类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年后由于开市商家少,蔬菜等部分农产品供应量少,进货价较高,导致我市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偏高。随着供应量增加,我市各类生活必需品价格将趋于平稳。防疫用品和药品市场方面,自2020年1月21日开始,口罩、医用酒精和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市场需求量大增,全市大部分药店暂时断货。板蓝根等抗病毒药品销量增加,但货源充足,价格总体平稳。

为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价格秩序,我局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

一是及时对商家进行提醒告诫。

针对防控肺炎药品、口罩等医疗用品热销,群众对粮油、蔬菜、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需求增加的情况,我局及时在网站及媒体上向全市有关业界发出2封《价格提醒告诫书》,要求各医疗药品经营者、商超、农贸市场等恪守商业道德、积极履行社会职责,采取多种措施保障供应,加强价格自律,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公众利益。

二是迅速部署各区局强化价格监管工作。

我局于2020年1月21日开始组织全系统执法力量加大对口罩等防疫用品和药品市场价格的巡查力度,每日对辖区内口罩等防疫用品药品价格行为进行专项检查,坚决打击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截至2月3日,全系统共出动检查人员2409人次,检查组515组,检查市场主体(含药店)5396家,立案20宗。

三是加强对重要商品价格监测。

我局实地调查我市较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铭海、和平批发市场,深入了解蔬菜供货和价格情况,疫情期间每天收集批发市场主要菜品价格,据此研判和查处大幅涨价行为,确保蔬菜价格稳定。

从对全市各类固定监测点(农贸市场、超市、药店)27个重要商品品类进行价格监测的监测数据看,目前我市大部分商品价格平稳下降。

四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截至2月3日,共立案查处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案件20宗。我局将依据价格法律法规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价格违法案件,并将及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提升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力度,密切关注全市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医药用品及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秩序。继续加强对经营者的引导,加大价格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广泛采取提醒告诫、行政处罚等措施促进经营者价格自律,推进价格监管关口前移。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06

珠海传媒集团记者:各个单位陆续开始复工了,对已经或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市民,在安全防疫上有什么提醒?

市卫生健康局局长徐超龙: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我们建议走向工作岗位的市民要注意做好六方面的防护:

一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上班途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需乘坐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二是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若发现发热等异常症状,要及时佩戴口罩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三是进入电梯最好全程佩戴口罩,乘坐电梯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接触脏物后都应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并及时进行消毒,办公室要开窗通风,暂停使用中央空调系统,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

四是在单位饭堂就餐时要戴口罩,在坐下吃饭的最后一刻才脱口罩。避免面对面就餐,就餐时少交流。

五是参加会议时佩戴口罩、开窗通风,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

六是下班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先洗手,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与聚会。合理适度锻炼身体,保证充足和规律的睡眠,保持身心愉快。

最后,提醒大家,留在家里就是为防疫做贡献,戴上口罩也是为防疫做贡献。

来源 | 珠海发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boKFnABgx9BqZZIAwQ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