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教育孩子与公婆起矛盾:如何避免老人过度娇惯孩子?

2020-03-16     喵姐早教说


还记得电视剧《安家》里买跑道房的宫蓓蓓吗?


随着她二胎生活的全面开启,一家6口人同一屋檐下的生活,诗与远方的日子还没持续几个月,家庭矛盾集中爆发了。

宫蓓蓓因与长辈的教育方式不同,经常发生矛盾,导致夫妻争执不断。


这不,因为老大的吃饭问题,她直接跟公婆吵了起来。

当宫蓓蓓看到爷爷正在给孩子喂饭。


宫蓓蓓说:“孩子都这么大了,都上中班了,不要再喂了。”


爷爷说:“我要是不喂他,他就不吃,孩子饿着怎么行呢。”


宫蓓蓓:“他不吃,你就让他不吃好了,他不吃的话,到最后饿了,他自己会吃的。”


这时婆婆接着说:“孩子身上这点肉啊,都是这么一口一口喂出来的,你们年轻人哪有这个耐心。”


宫蓓蓓:“妈,这不是耐心不耐心的问题,我们从小要给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还有他这样吃饭也容易不消化。”

孩子都精明着呢,看到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的矛盾,更不好好吃饭了。


于是爷爷给了他一个平板电脑,孩子一边看着平板电脑,爷爷一边喂着饭。


宫蓓蓓这时就再次提醒孩子,不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平板电脑。而孩子因为看动画片比较入迷,爷爷在一边喂饭吃的也比较多。爷爷奶奶反倒阻止宫蓓蓓,说孩子一边看着平板电脑,吃饭的时候还能消停一点,而且吃的也比较多。

老公看不下去了,出来和稀泥,反而把事情越搞越糟了。

按理说,两个人都是博士学历,受过高等教育,他怎么会不知道宫蓓蓓说的话都是对的呢?小孩子吃饭不能看电视,对专注力的培养不好,对孩子的视力也不好,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


但是他觉得父母帮着照顾孩子太辛苦了,心自然而然就偏向了父母。

海清真是把这个角色演出了众多妈妈的心酸与委屈啊!

说真的,宫蓓蓓太难了,生了两个孩子,老公不管不顾,还一直照顾公公婆婆。

一个屋檐下,明明自己是妇产科医生,照顾孩子肯定自己比较懂,但还是要听两个老人的。

跟老公说这些委屈,老公又不听。


所以宫蓓蓓才说出了那句:我觉得我们不用换房子,你换老婆吧!


本来隔代教育的矛盾,直接上升了夫妻矛盾。

所有的父母几乎都有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老人实在是太护着孙子了。


明明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家务,老人总要帮忙代替;想要纠正孩子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老人也说没关系;有时候觉得孩子做得不好想要教育孩子,老人还护着。你明明规定了一天只能看半个钟头的电视,可孩子一到爷爷奶奶家就能在电视前坐两个小时;你明明说了今天不可以再吃饼干,可是爷爷奶奶一来就给孩子吃了好几块……

为什么老人宠溺孩子?


你可能也会奇怪,明明小时候你爸妈对你很严厉,到了你的孩子,却这么宠溺。


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想要单纯享受养孩子的乐趣。


随着年龄的变老,智力和心理会童稚化,和最下一代有更多的接近性;对儿女的控制力减弱,共同语言也减少,对晚辈爱的表达在孙子辈身上较易实现,所谓含饴弄孙是也;孙子辈在得到爷爷奶奶的爱抚后,对爷爷奶奶的亲昵,会安抚爷爷奶奶的寂寞。


在你小时候,他们要担上父母的责任,怕宠坏你,现在做了祖父母,没有这个责任的压力了,


隔代的长辈潜意识认为教育孩子是孩子爸妈的事,自己们只要照顾好孩子,给孩子最好的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他们认为自己只有爱的权利,没有教育的义务,所以才会不计后果的表现爱。


这是父母和祖父母同样爱孩子、但行为方式往往很不一样的根源。


但是很多老人对孩子的宠爱已经达到溺爱的程度,“捧到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连正常的孩子教育批评都舍不得,甚至还充当了在孩子调皮犯错时的“保护伞”,这就不可取了。


那么如何避免老人过度娇惯孩子呢?


大原则就是爸爸妈妈要尽量创造机会多跟孩子在一起。

1

学会相互理解

在面对隔代亲问题上,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学会相互理解,千万不要多加的指责,要明白老人溺爱孩子的做法虽然不妥,但是老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能力,是我们做父母最应该培养的基础技能之一。当在这方面和家里的老人产生分歧时,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多一点耐心,和老人们好好沟通,让他们了解,科学的喂养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更有利的。

2

多沟通,言语尽可能委婉

父母正确的做法就是要和老人多加的交流,把溺爱孩子的利弊分析给他们听,相信老人们也一定可以理解,毕竟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让孩子能够在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下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


比如追着孩子喂饭这事,要是只说对孩子不好,很容易让老人产生逆反心理“难道我是故意对孩子不好吗?”


老幼兼顾的做法就是既为孩子着想又为老人考虑,就可以跟老人这样说:“妈/爸您看您这么大岁数了,还要追着孩子跑,太累了,万一磕着碰着,我们心里多过意不去啊,而且您每次喂完他自己也吃不好饭,时间长了胃该坏了,咱们还是锻炼孩子自己吃饭吧。孩子自己能吃饭了,这样上幼儿园咱们也能少操点心了。”


这样的话显然老人听了也会觉得有道理,就会更受用。

3

向老人推荐一些优秀的育儿文章

比如收集一些优秀的育儿课程,文章,讲座,大家一起学习。


有机会的话多带老人出去走走,多接触一些优秀的孩子、家长和老师,用更直观的结果帮助老人改变观念和态度。

4

一定要感恩和体贴

无论怎么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是爱孩子的,你把孩子交给他们,总比外人带着要放心吧?祖辈养大了自己的孩子,现在又要辛苦照料孙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要时常表示对他们的感谢,还应该多注意老人的身体和情绪状况,适当的为老人减轻负担。


所以,即使他们带娃的方法方式上有欠缺,我们应该给予更多宽容。就像我们自己也不希望有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希望有人能接纳理解自己的不足,认可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给自己试错改进的机会,提供帮助,让自己体会到小成就?

其实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都是很希望把孩子带好,自己的后代谁不希望他们好呢。与其因为教育孩子的分歧搞得家里鸡飞狗跳,还不如好好挣钱换个大房子,让大家彼此多点空间,或者干脆自己带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ist5nABBdL90C-ELrR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