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边缘》:一个丧逼少女的抓马成长日记

2019-10-30     神的电视机

也许是因为亚洲和欧美在文化背景上存在差异性,所以观众在挑选影片时会有先入为主的印象,认为欧美国家的青春片会过于大胆外放,加之校园和青春的表现方式也各不相同,很难引起共鸣,从而优先考虑在日本、韩国寻找同类型的作品来代替。

其实不然,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就是一部2016年上映,来自美国的青春题材电影——

《成长边缘》

(The Edge of Seventeen)

这部电影也是美国青年导演凯莉·弗莱蒙·克雷格自编自导的处女作,一经上映就普遍受到好评。同年这位年轻的导演还凭借该作品荣获第82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的最佳处女作奖,而本片的女主角海莉·斯坦菲尔德也因为出演中的优秀表现获得第74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有人可能会好奇,这样一部没有撕逼也没有漫天的洒狗血,单单就只是讲一个孤僻不合群的女孩的成长故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以至于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女孩身上或多或少看见了曾经那个青春期里自卑又任性、叛逆又傻逼的自己

影片一开始以倒叙的手法进行,主角Nadine在午休时气喘吁吁冲进教室,坐下后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她对着自己班的那位正在享受午休阅读时光的中年男老师说:“我决定自杀了。”

让我们把指针拨到最初一切尚未开始时,从小Nadine就不擅长交际,因此在校并不合群,还经常被学校里其他小女孩欺负。

不止是学校,家庭同样带给她极大的压力,而那个让她觉得负担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的哥哥Darian。

在Nadine的认知中,世界上的人早已被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像她的哥哥Darian那样,天生能够散发自信,自发吸引身边所有人的瞩目,一出生就是人生赢家,而且自家老妈还是他的头号粉丝,眼里只有哥哥的存在。

另一种就是像她这样,孤僻古怪,长年被笼罩在阴影之下的loser,在她沉浸在负面情绪里自暴自弃时只有自己的父亲能够耐心理解她安慰她。

《成长边缘》:一个丧逼少女的抓马成长日记

某天,当她又一次因为被学校的同学欺负而自顾发泄时,一个手捧毛毛虫,穿着打扮像个小老头的“天使”出现在她的生活中,至此Nadine交到了她生命中第一个朋友——Krista。

她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所有一切不能说的秘密都可以向对方倾诉。

尤其在见证了Krista的家庭也并不算幸福,父母整天争吵之后,这愈发让Nadine觉得对方跟自己是同类,从而坚定要彼此陪伴、惺惺相惜。

生命里第一次重大的变故发生在Nadine13岁那年,父亲开车带她去吃芝士汉堡想要以此来安慰她,回程的途中却意外发病去世。

这件事造成的打击让Nadine变得更加自我封闭,不会恰当地处理正常交际,而她唯一和外界交流的出口就只剩下多年好友Krista。

可是,即便身边有好友的陪伴,但她的内心仍然无时无刻都感到强烈的不安与孤独。

某次在家放纵喝醉酒后,Nadine趴在马桶边大吐特吐,随后自暴自弃地问朋友Krista:“你怎么会喜欢我呢,你哪根弦不对?”

因为在她看来,自己全身上下都找不出一个优点,这个连她本人都喜欢不起来的自己,怎么可能会有人愿意去喜欢。

Nadine甚至觉得自己未来就只能落得孤独终老这样一个可悲的下场。

老天向来爱开玩笑,经常是在你以为已经很糟糕时再给你重重一击,告诉你刚才那不过只是小case罢了。

于是乎当酒醉第二天醒来,脑子昏昏沉沉的Nadine发现自己的世界再一次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与自己同属一个阵营的好友Krista竟然和她向来最讨厌的哥哥滚到了同一张床上,而且这两个人还打算正式交往将这段意外的恋情扶上正轨。

Nadine理所当然的把这一切视作一种背叛,抵触心理无限扩大到外星系

混乱纠结的她拒绝不了Krista的拜托,终于松口答应和他们一起去派对,试图去接受这一段新关系的改变。

可是在热闹的派对中看到Krista游刃有余的融入新环境后,越发觉得这个板着脸、不擅长社交的自己如同一个异类被孤立在外。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和别人搭话,却得知在别人眼里自己和哥哥Darian就是截然相反的两个种群,对方光芒四射,而自己则像老电影里那个滑稽的秃头小个子。

自尊心在此刻被摧毁,最终愤怒又伤心的她像个失败者从派对中逃离。

当然,即使内向如她,在这个躁动不安的青春期同样也会渴望一段与众不同的恋情。

在内心极度想要摆脱平庸日常生活的桎梏的驱使下,在学校里所暗恋的对象是穿着打扮痞里痞气的Nick。

但现实却是连社交软件上给Nick的一条好友申请都打打删删好几遍却没胆子发送出去。

这么怂的自己连她本人都大呼oh my god

其实Nadine也不乏追求者,比如同班的亚裔男生Erwin就有小心翼翼地向她表达好感,却被自命不凡的她一次次忽视看轻。

从来不会好好说话,连夸奖对方都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点评。

争吵时为了抢占上风全然不顾自己言辞会伤害到别人。

却又会在双方闹得不欢而散后的下一秒马上后悔起自己刚才所说的话。

失去了Krista这个朋友之后她发现自己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面对老师Max时为了掩饰脆弱的自尊心还故意装出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说着“我对交朋友没有兴趣”“我们这一代人全都是蠢货”之类的气话。

却在被Max用一句“也许是没人喜欢你”点破之后,瞬间情绪的小宇宙爆发。

下意识的开始用各种尖酸刻薄的话去攻击对方。

但其实思考过后发现Max所说的恰好是这一切的核心重点——

其实并非别人都不喜欢你,而是因为你先讨厌自己。

在质疑责怪别人为什么不喜欢自己时,却从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首先在周围以自我保护为名竖起了一座高墙,既不允许其他人走入自己的世界,与此同时自己也被关在了墙内无法迈出新的一步与人交流。

经过和闺蜜绝交,和哥哥斗气,和母亲争吵。

再到认清暗恋对象的真面目其实就是个约炮失败就没风度的渣男后,Nadine顿觉人生黯淡无光自己一无是处。

Nadine终于选择卸下多年的心防,不再作天作地,也不再浑身充满攻击性,而是开始将埋藏在心底的真实想法坦诚的向他人表露出来。

也是直到这时她才明白,原来很多事情其实就只差自己先主动迈出那一步而已。

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自己喜欢自己。

看到这里我知道她已经和自己、以及生活达成了和解,从那个生活里一遇到不顺心就嚷着要自杀的丧逼毕业,成长为崭新的十七岁少女Nadine。

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你很容易就能够奖自己去代入到Nadine的心境,你熟悉她,你理解她,你怀念她,甚至你曾经就是她本人。

可你同样也知道自己之后的生活不会再成为她

因为你明白当初那个稍纵即逝、躁动不安的青春期已经过去,而你也已经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人了。

至于温柔油菜又多金的Erwin最终是否和Nadine修成正果?

那就要等你自己去看电影揭晓这个谜底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iY0Hm4BMH2_cNUg0j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