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于是就出现了,姓辽的要打我,行,给钱让他消停。
姓金的也要打我,行,给钱让他消停。
糟糕,半壁江山都被抢了。没事,我们在江南照样过得好。
没错,宋朝就是这么佛系。只要有钱,还有搞不定?好好休养生息才是王道呀!
大宋时期,国家有多繁荣呢?
在宋朝,他们的财政收入远远超过之前的唐朝,北宋时期更达到了恐怖的一亿六千万贯!对着全世界喊弟弟!
而在宋之后的大明,终其一朝,财政收入也只达到了北宋巅峰时期的四十分之一,南宋的二十五分之一。尽管明朝的国土比宋朝大那么多。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说: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
根据他的测算,按1990年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后(赵匡胤建立宋朝),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末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
宋朝时期,光开封的人口就超过了一百万,而同时期欧洲的城市人口也只有十几万。而且,宋朝的城市化率也很高,达到了22%,民国才10%。
在当时的宋朝首都开封,除了缺少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外,可以说已经具备一个现代化城市所具备的一切。
比如,他们拥有商业街、连锁店、24小时营业的商店。还有分类的商业片区,像是专门贩卖宠物的潘楼南街,专门服装的潘楼东街,茶坊一条街,医药一条街,马市等等。其中身为服装一条街的潘楼东街最繁华,24小时营业,宋时称之为“鬼市子”。
所以, 开封的商业活动十分频繁,“每一交易,动即千万”。
除了这些商业店铺,宋朝还建立了消防队、养老院,廉租房等一批非盈利的官方机构。
望火楼
所以,如果你穿越到宋朝,你会发现:哟呵,你看这条gai,又大又宽!你看这慈善机构,宽敞好用!你看这娱乐场所,包罗万象!
不过,做建设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那请问,宋朝为什么这么有钱呢?
宋朝的财政收入,除了农业税,就是工商税。其中,宋朝的工商税也是首次超过农业税。
看《清明上河图》就知道,宋朝的商业街有多热闹。
由于商业发达,北宋政府对商税特别重视。在全国各地设置场、务等机构,专门征税。
熙宁10年(1077)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则有4911万贯。
在很多朝代,统治者大多都重农抑商。但在宋朝,非但没有重农抑商,还大力推行农商并举。这让手工业,纺织业,造纸业等都得到大幅发展。以致于很多农民都放弃种田,跑到城市里干起了个体经商户。
那么问题来了,老百姓没有第一桶金搞创业怎么办?
好办!老百姓没有钱,但他们有地啊!于是很多没有创业成本的农民就拿自己的土地去还换钱。虽然很多朝代是都不允许拿土地做交易的,但刚好,宋朝允许土地交易和兼并。
于是,农民有了钱去创业。土地兼并现象变多,耕地面积变得集中。一来二去,工商业变得繁华,农村耕地面积变大,还集中耕种。一石二鸟啊!
而且,宋朝的户籍制度也很宽松。只要你在一个地方居住满一年,就能获得当地的户口。这不仅加强了跨区域之间的经济流通,还让更多渴望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贩卖土地来城市从事工商业。
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就会导致城市的人口变多,就会造成商业结构多样,不仅卖衣服卖小吃的网红店很多,就连像“天上人间”的这种风月会所也贼多。
后来这些风月场所甚至成为了宋朝税收的支柱产业,仅在首都就有近一万家这种会场。可见宋朝的人民有多富裕!你说要是吃吃喝喝都成问题的话,还哪来时间哪来闲钱去娱乐消费呢?
大宋之所以这么有钱,还源于有一颗会做生意的心。
由于西夏阻挡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宋朝一想:打架是不可能打架的,既然走不了陆地上的丝绸之路,那我就走海上的丝绸之路吧!
早在公元971年,太宗灭南汉时,就在广州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随后又在杭州、明州置市舶司,与广州合称“三司”。
于是,宋朝开始大力发展起了对外贸易,然后真的就赚得盆满钵满。连宋高宗都忍不住慨叹:“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朕所以留意于此,庶几可以少宽民力耳。”
意思就是,对外贸易如果好好经营的话,从中获利的钱可以用百万来计算。而且有了这个钱,就可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大家就有更多的钱来消费,绝对的良性循环啊!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仅对外出口,还大力招揽外国商人进行贸易往来。
宋朝曾发布政策,对招揽蕃商官员的成绩进行奖惩,还在港口附近设置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和办公的蕃坊。甚至还在外商居住的地方,为他们的子女建造蕃学。一般都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学校。
基本可以认为,只要你来和我做生意,你全家我都替你搞定!
宋与中南半岛、南海诸国、大食诸国、西亚诸国的贸易都比前朝更火,与高丽、日本的来往也比前朝更为密切。
宋光对外贸易的港口就有20多处,进出口的货物更是达到400多种。他们将国内用不完的瓷器、药材、茶叶等运到国外,将国外的真金白银换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发明了罗经盘,也就是指南针和方位盘结合的指南针,所以我国是最早将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的国家。
而且相比于前朝,宋朝造船的技术更加成熟。据吴自牧《梦梁录》记述,宋代海船可乘五六百人以上。而且像这样的海船很多,据《梦梁录》的说法,福州一地就有300余艘宽一丈二尺以上的海船。
1987年发现的沉船“南海一号”,就长41.8米,宽11米,高约4米,估计可达828吨。
“南海一号”上的文物
宋朝的对外贸易,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对外贸易的鼎盛时期。
宋朝廷为了鼓励人们进行海外贸易,还曾发布“饶税”政策:若在五月内回舶,与优饶抽税;如在一年内,不在饶税之限;满一年之上,许从本司根究。
在政府的鼓励政策下,宋朝通过市舶司获得了大量进口货物的税收。
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就达200万贯。而当时政府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也就是说每年仅从上面三个市舶司进口的纳税货物就达2000-3000万贯。
按这个估算,南宋人均进出口额就在1贯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贯或更多。
很多人都说,宋朝的经济外交是屈辱的。
实际上,就拿澶渊之盟来说。虽然每年都要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但不打仗节省下来的军费开支,以及每年从辽国赚回来的钱,就已经足够支付给辽的“保护费”了。
国家用看似憋屈的方法,换取了老百姓几百年的和平生活,谁也不能说他做得有什么不对。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中国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而且宋朝也并非没有气节。南宋末年,赵宋皇族八百余人集体跳海自尽;崖山海战,十余万人壮烈殉国。
所以,宋朝其实是一个人民幸福指数很高的朝代,也是被误会最深的朝代。
当事情能用钱解决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打架,铆足劲赚钱才是王道呀!